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35篇
综合类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煤中低分子化合物生烃意义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2.
吐哈盆地煤成烃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生物标记物及碳同位素等地化参数对吐鲁番 -哈密盆地的原油及其源岩进行了油源对比 |结果将该区原油分为三类 :第一类原油 |根据生标特征分析其具有显著的淡水环境、藻含量低、细菌影响大、C29甾烷含量高、C304α- 甲基甾烷低、C24 四环烷和C19三环烷含量高和碳同位素偏重 (δ13C为 - 25‰~ - 27‰ )的特点 |初步对比结果 |本区西山窑组的煤是该类原油的主要源岩;第二类原油 |富含藻类物质(C27甾烷与C304α-甲基甾烷含量较高 ) |该类原油可能来自侏罗系的富藻湖相泥岩;第三类原油 |全油碳同位素δ13C为 - 30‰~ - 32‰ |这类原油的生标反映出其源岩相的特征为缺氧、咸水、中等含藻的湖相沉积 (高含量的伽玛蜡烷和 β-胡萝卜烷|C35/C34藿烷比值大等 )。  相似文献   
13.
瓦窑堡煤系有机岩石学特征及煤成烃潜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瓦窑堡煤系是我国重要的含煤岩系之一,陆相生油的观点最早可能源于瓦窑堡煤系含油性特征。通过对瓦窑堡煤系煤和暗色泥岩有机质的显微岩石学和宏观煤岩学特征的分析,提出了瓦窑堡煤系煤主要形成于深覆水森林泥炭沼泽相,类脂组含量高,且镜质组的主要类型为富氢的基质镜质体,有机地球化学结果表明瓦窑堡煤系煤具有Ⅱ型有机质的特征,处于低熟-成熟阶段,热模拟实验证明其具有良好的油气生成潜力。但由于瓦窑堡煤系规模小,煤层厚度薄,煤系泥岩有机质类型偏差,且煤中主要生油显微组分尚末进入大量生油期,因此难以形成油藏。  相似文献   
14.
华北晚古生代煤二次生烃的动力学模式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邹艳荣  杨起  刘大锰 《地球科学》1999,24(2):189-192
通过对不同成熟度煤样(0.53-2.11%)的动力学研究,展示了华北晚古生代煤动力学参数随成熟度由高而低,从低到高的动态演化规律,提出了煤的二次生烃动力学模式,依据该模式,华北晚古生代煤的二次生烃具有一定的阶段性,不同的演化阶段其二次生烃模式不同,初镒生烃以后,当煤的镜质组反射率为0.7-0.9%时,二次生烃高峰提前;若反射率为0.9-1.3%时,二次生烃高峰滞后,而反射率〉1.3%以后,二次生  相似文献   
15.
用数理统计相关分析法研究了渭北中阶煤中微量元素和残留烃的有机亲和性,提出了亲和系数的重要概念。发现微量元素在煤中有机质和矿物质中以及不同有机质之间有明显的分配规律。还阐释了渭北中阶煤中微量元素表现出不同于准噶尔低阶煤的和有机碳、S1高度关联的现象。认为这与不同成煤环境中微量元素不同的生烃催化效应有关,也与煤变质中其大分子结构中的芳香核缩合、官能团脱落以及成烃过程中微量元素在不同有机质中的重新“分配”、“迁移”有关,还与微量元素对不同成熟度的干酪根和轻重组分不同的烃类选择性富集有关。  相似文献   
16.
鄂尔多斯盆地煤成烃潜力与成气热模拟实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刘大锰  杨起 《现代地质》1997,11(3):322-329
鄂尔多斯盆地煤的Rock Eval分析结果表明,在肥煤—焦煤阶段,S1+S2达最大值,随后生烃潜力减弱。煤的Py GC分析及热模拟成气实验结果证实煤成气具有3个生气高峰,分别相应于Ro,m05%~07%、10%~14%及25%,表明煤成气具多阶段性的特点。这一规律性的认识有助于煤成气的勘探和开发。同时,随煤级增高,煤成烃特征亦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异构烃减少,正构烃增加;类异戊二烯烷烃分布亦存在多变性或多阶段的演化特点;苯系化合物具波动性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广西百色盆地煤系地层油砂及下层褐煤中饱和烃、芳烃生物标志物鉴定及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两者生物标志物分布特征极为相似。结合有机岩石学研究成果,作者认为油砂中的烃类大部分就是源于这种褐煤。本文通过对百色盆地煤系地层油砂生物标志物进行研究,以对本地区煤系地层油气勘探提供更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新疆侏罗系煤基质镜质体的岩石学特征及成烃性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运用有机岩石学和有机地球化学理论对新疆伯罗系煤中基质交易质体的岩石学特征及生烃性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基质镜质体按成因和生烃性可分成三种不同的亚型,并讨论了不同类型的基质镜质体在煤成烃作用中的意义和热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19.
孙永革  盛国英 《沉积学报》1995,13(2):120-127
本文运用热解气相色谱(PY-GC)技术探讨了我国一些含煤油气盆地中煤系源岩热解产物的组成特征及意义。研究表明,不同盆地煤系源岩热解产物的差异主要表现在C+5正构烷烃+正构烯烃含量和芳环化合物的组成上,利用热解产物C1-C5、C6-C14正构烷烃+正构烯烃和C+15正构烷烃+正构烯烃三个端元组分的相对含量可有效地判识煤系地层源岩有机质的产烃类型,研究表明PY-GC技术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煤成烃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20.
讨论了串联式振动压路机振动频率和振幅的调整模式,并提出了振动系统主要参数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