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7篇
  免费   914篇
  国内免费   1745篇
测绘学   41篇
大气科学   51篇
地球物理   1795篇
地质学   2954篇
海洋学   280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194篇
自然地理   26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118篇
  2022年   152篇
  2021年   141篇
  2020年   135篇
  2019年   175篇
  2018年   171篇
  2017年   176篇
  2016年   172篇
  2015年   191篇
  2014年   227篇
  2013年   189篇
  2012年   225篇
  2011年   232篇
  2010年   209篇
  2009年   229篇
  2008年   208篇
  2007年   202篇
  2006年   218篇
  2005年   173篇
  2004年   172篇
  2003年   159篇
  2002年   148篇
  2001年   137篇
  2000年   138篇
  1999年   102篇
  1998年   113篇
  1997年   84篇
  1996年   92篇
  1995年   86篇
  1994年   78篇
  1993年   76篇
  1992年   69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60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4篇
  1979年   16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5篇
  1973年   3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南海海面风应力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2.
塔里木盆地的构造演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地震大剖面显示,塔里木盆地发育为手风琴式的演化史。大体上形成有3层“断-坳”结构:①震旦系的“断”,古生界-三叠系的“坳”;②侏罗系的“断”,上白垩系的“坳”;③古近系的“断”,新近系的“坳”。断陷与坳陷分别由拉张与挤压应力场所致,这种应力场的变化是由相邻洋壳板块俯冲倾角由小到大的变化所引起的。由于地壳的多旋回运动,多次发生构造沉积演变,构成了多套生储盖组合,多领域、多种圈闭类型的油气藏,从震旦系-古生界-中生界-新生界,各断陷-坳陷结构的盆地都有可能形成油气藏的地质条件。  相似文献   
23.
Experimental studies on the fric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concrete and the top surface of a rubble mound foundation in China are reviewed. Through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test results,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research is comprehensively analyzed. An experiment is carried out in the condition similar to prototype. The process curve of friction coefficient with the test block sliding is analyzed and a standard for determination of the friction coetfficient is defined. The variation features of the friction coefficient are analyzed on the basis of the present experimental results and other studies in China. It is shown that the friction coettfficient between concrete and the top surface of a rubble mound foundation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foundation pressure, and the friction coettqcient for a very fine leveling bed is smaller than that for a fine leveling bed.  相似文献   
24.
土工布充砂袋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张文斌  谭家华 《海洋工程》2004,22(2):98-104
对土工布充砂袋技术和国内外的应用进行了介绍。鉴于土工布充砂袋属于一种新兴起的土工新材料和新技术,在设计和工程实际中还存在着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着重对各种典型状态和典型环境下的土工布充砂袋的变形、应力和土工布充砂袋堆的稳定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最后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思路。  相似文献   
25.
东亚岛弧地形横剖面与板块运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通过对东亚岛弧横剖面形态的系统分析,并结合弧前的构造应力的分析,作者认为,东亚岛弧形成于板块东移的构造环境中,横剖面形态存在两种基本类型即内缓外陡型和内陡外缓型,这两种不同的横剖面具有不同的弧前应力,前者表现弧前挤压,后者表现弧前引张,这反映地貌形态与构造应力之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6.
陈水明 《海洋与湖沼》1994,25(4):399-407
针对常垂直湍流系数和变垂直湍流系数两种情况,给出了开阔静止海面对风应力的非定常响应的解析表达式,并讨论了水深,风应力强弱对响应过程的影响,尽管没有考虑风场的非定常性,但本文的结果对理解海洋对风应力的非定常响应过程具有一定的帮助,对分析海面停风后的消衰过程也具有实际意义。通过与实测资料比较,认为垂直湍流系数模式要比常垂直湍流系数模式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27.
多年来,很多国内外学者对东中国海环流的机理进行了研究。近几年,奚盘根等(1980)和冯士筰等(1981)基于f-坐标系的风涡度一热盐梯度全流方程分别数值地模拟了冬、夏季东中国海环流。他们指出,控制东中国海环流主要因子是边界力(黑潮)、热盐力和底形分布。袁耀初等(1982)也数值地模拟了东中国海环流结构,  相似文献   
28.
胶南晚中生代大珠花岗岩岩体的脆性变形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长期变化的构造应力作用下,胶南大珠山花岗岩岩体自早白垩世冷凝冷却以来发生强烈的脆性破裂变形,形成了多样的破裂类型如岩脉、节理和断层。在该岩体冷凝冷却早期侵入的细晶花岗岩脉和稍后形成的N-S向节理组反映出与同期区域构造应力场协调的N-S向挤压作用,而后伴随着揭顶剥蚀,出现了交替变化的构造应力场形成了岩体内主导的NW-NNW向和NE向节理组。整体上,恢复出的岩体内构造应力场发生顺时针方向旋转,最大水平挤压由早期的N-S向偏转为晚期的近E-W向。构造应力场的长期变化、平行节理作用和节理断层化作用造成了研究区复杂的破裂型式和破裂序列。  相似文献   
29.
煤体变形程度控制着煤与瓦斯突出和煤层气的可开发性,煤体结构空间展布预测是人们长期关注的焦点。以岩体力学和分形几何学基本理论为指导,以安阳矿区双全井田为例,通过计算岩体强度因子和分形维数,系统探讨了岩性结构对煤体变形的影响。研究表明,岩体强度因子和分形维数与断层和测井曲线判识的煤体结构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低强度因子和分形维数区,煤体易发生韧性变形,软煤发育;高强度因子和分形维数区,煤体(和岩体)以脆性变形为主,以断层发育为特征。这一结论为井田构造发育特征和软煤空间展布所证实。岩体力学和分形几何学的引入,为煤体结构空间展布区域预测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30.
余成伟  刘星 《云南地质》2008,27(4):509-513
隧道断层(F2)为张性正断层,破坏原岩中较为对称的应力平衡,加之带内岩石破碎,节理裂隙发育,使得断层更加容易坍塌和涌水。建议采用稳定掌子面法和专门支护保证硐室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