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95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210篇
地球物理   15篇
地质学   48篇
海洋学   55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24篇
自然地理   31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71.
姚兰昌 《高原气象》1990,9(3):265-276
本文利用1986年10—12月西太平洋的考察资料和世界月平均气候资料详细地计算了西太平洋、太平洋中部热带及其邻近地区整层气柱的辐射和热量收支。主要结果是:(1)西太平洋和太平洋中部赤道及其热带海域10—12月整层气柱是一个范围很大的强热源区,而与之相邻的赤道南北两侧的副热带海域则是较强的冷源区。我国南海也有独立的热、冷源中心。(2)上述热源区主要是降水潜热很大造成的,而冷源则是由于整层气柱辐射支出多形成的。(3)热源区的月际变化明显。  相似文献   
372.
本书参阅了近20多年来有关的教科书、研究论文的成果,并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编写而成,所阐述的主要内容包括下垫面的辐射传输与能量平衡、土壤热量传输及温湿度变化、近地层的湍流交换、植被微气象和城市微气象等方面。编书过程中,力求对涉及的基本概念、规律、方法等基础知识做到深入浅出的阐述,并融入近年来的关注热点和研究成果,达到可读性、学术性和应用性的统一。本书不仅适用于应用气象学、气候学等专业本科生的教材用书,亦对大气科学、生态、环境、农学、林学、地学等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73.
敦煌地区荒漠戈壁地表热量和辐射平衡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79,自引:4,他引:79  
张强  曹晓彦 《大气科学》2003,27(2):245-254
利用2000年5月25日~6月17日"敦煌试验"在戈壁的微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极端干旱地区晴天、阴天和降水等天气条件下的地表辐射平衡、热量平衡和土壤温度等微气象特征的日变化规律.发现在不同天气条件微气象特征有很大变化.但观测期间的平均微气象特征与晴天比较接近,天气过程的影响不是很大,平均的总辐射、净辐射和感热通量与晴天的比值在白天基本大于0.8.观测期间的平均Bowen比全天大于1,在白天都在10以上,最大超过100.  相似文献   
374.
“97.12”高原暴雪过程中尺度热量和水汽收支诊断   总被引:17,自引:6,他引:17  
刘建军  程麟生 《气象》2002,28(6):16-22
应用非静力模式MM5V2对1997年12月(简称:97.12”)一交高原暴雪过程进行控制模拟试验。利用其输出资料以及热量和水汽收支方程,对这次暴雪过程进行了热量及水汽收支诊断。视热源(Q1)和视水汽汇(Q2)的诊断结果表明:Q1和Q2垂直积分的正值区分布形势相似且较强,并与地面降雪带的分布一致,因而,此次过程的Q1、Q2主要是由水汽凝结和潜热解释决定的。Q1在对流层为加热层,对流层上层相对为冷层,是暴雪发生发展的主要热力机制。Q1、Q2区域平均的垂直廓线峰值非常相近,该峰值区正是水汽凝结层,它与水汽输送带的水汽凝结变干有关。视水汽汇Q2与视热源Q1具有相近的垂直廓线,表明“97.12”暴雪过程中非对流性凝结降水起决定因素。这些结果为改进和发展用于模拟和预报高原暴雪的中尺度数值模式模拟系统提供了一些物理依据。  相似文献   
375.
通过分析不同气候年型温度、光照、降水等气象因子对棉花发育期及产量因素的影响,得出在棉花关键发育期和产量因素形成期,温度条件对棉花产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76.
根据日光温室内外土壤温度的实测资料,计算了温室内外土壤热量垂直通量的平均日变化;利用热量平衡方程探讨了温室内土壤的增温效应,为推广和应用温室蔬菜栽培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77.
Continuous observation data collected over the whole year of 2004 on a cropland surtace m Tongyu, a senti-arid area of northeastern China (44°25'N, 122°52'E), have been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variations of surface albedo and soil thermal parameters, including heat capacity, thermal conductivity and thermal diffusivity,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to soil moisture. The diurnal variation of surface albedo appears as a U shape curve on sunny days. Surface albedo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solar elevation angle, and it tends to be a constant when solar elevation angle is larger than 40°. So the daily average surface albedo was computed using the data when solar elevation angle is larger than 40° Mean daily surface albedo is found to de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soil moisture, showing an exponential dependence on soil moisture. The variations of soil heat capacity are small during Julian days 90 300. Compared with the heat capacity, soil thermal conductivity has very gentle variations during this period, but the soil thermal diffusivity has wide variations during the same period. The soil thermal conductivity is found to increase as a power function of soil moisture. The soil thermal diffusivity increases firstly and then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soil moisture.  相似文献   
378.
本文使用1961~1995年逐月青藏高原地区大气机热量源汇<Q1>资料、1961~1990年青藏高原地区积雪日数和积雪深度资料、美国NCEP/ NCAR的再分析资料以及1975~1994年全球OLR资料,讨论了高原大气热状况年际变化及其与大气环流的关系,发现:高原地区大气热源年际变化明显,其中春季和秋季高原地区<Q1>的变率最大,并且水平分布很不均匀;当冬季高原冷源弱(或强)时,东亚大槽位置偏东(或西),对应着东亚强(或弱)的冬季风;夏季高原热源强(或弱)的年份,在高原及其邻近地区的对流层中、低层为偏差气旋环流(或反气旋环流),在中国长江流域低层为异常的西南风(或东北风),对应着东亚强(或弱)的夏季风,夏季高原热源强度还与南亚高压的强度和位置有关;春季4月的积雪状况与夏季高原大气热源强度有明显关系;夏季高原热源与同期青藏高原东南部、孟加拉湾、中南半岛、东南亚、中国西南部、长江流域和从黄海到到日本海一带对流有明显正相关。  相似文献   
379.
全球变暖趋缓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近十几年来,全球年平均表面温度上升趋势显示出停滞状态,即全球变暖趋缓,这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同时也引发了对全球变暖的质疑,各国气候学家正努力就全球变暖趋缓的事实、原因及其可能影响展开研究。本文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对全球变暖趋缓的研究结果。多数科学家认可近十几年来全球变暖停滞的事实,并认为太阳活动处于低位相、大气气溶胶(自然和人为)增加以及海洋吸收热量是变暖停滞的可能影响因子,其中海洋(尤其是700米以下的深海)对热量的储存可能是变暖停滞的关键。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5阶段中的模式并未精确地描述各种有利降温影响因子的近期位相演变,因而其模拟的近期增暖趋势较观测偏强。由此推断,变暖停滞主要是自然因素造成的,并且预测变暖趋缓将在近几年或几十年内结束(依赖于太平洋年代际振荡的位相转变),未来气温将仍主要受到温室气体增加的影响而表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因此,目前的全球变暖趋缓不大可能改变到本世纪末全球大幅度变暖带来的风险。本综述展望未来的研究热点包括:精确估算全球气温和海洋热含量的变率及其不确定性,海洋年代际信号(太平洋以及大西洋的年代际振荡)的转型机制,存储在深海的热量将在何时返回海洋表面及其对区域气候的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380.
In this paper a thermogravimetry-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 method coupled with chromatography (TG-DTA-GC) has been adopted to simulate the generation of gaseous hydrocarbons from different hydrocarbon source rocks such as coals, mudstones, and carbonate rocks with different maturities. The temperature programming for thermal simulation experiment is 20℃/min from ambient temperature to 700℃. As viewed from the quantities and composition of generated gaseous hydrocarbon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it is shown that low-mature coal has experienced the strongest exothermic reaction and the highest loss of weight in which the first exothermic peak is relatively low. Low-mature coal samples have stronger capability of generating gaseous hydrocarbons than high-mature samples. The amounts and composition of gaseous hydrocarbons generated are closely related not only to the abundance of organic carbon in source rocks, but also to the type of kerogen in the source rocks, and their thermal maturity. In the present highly mature and over-mature rock samples organic carbon, probably, has already been exhausted, so the production of gaseous hydrocarbons in large amounts is impossible. The contents of heavy components in gaseous hydrocarbons from the source rocks containing type- Ⅰ and - Ⅱ kerogens are generally high ; those of light components such as methane and ethane in gaseous hydrocarbons from the source rocks with Ⅲ-type kerogens are high as well. In the course of thermal simulation of carbonate rock samples, large amounts of gaseous hydrocarbons were produced in a high temperature rang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