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9篇
  免费   590篇
  国内免费   1532篇
测绘学   29篇
大气科学   2861篇
地球物理   103篇
地质学   102篇
海洋学   877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58篇
自然地理   250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87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130篇
  2020年   132篇
  2019年   120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91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189篇
  2013年   172篇
  2012年   152篇
  2011年   189篇
  2010年   201篇
  2009年   196篇
  2008年   169篇
  2007年   220篇
  2006年   174篇
  2005年   155篇
  2004年   126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111篇
  2000年   99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94篇
  1997年   97篇
  1996年   99篇
  1995年   94篇
  1994年   85篇
  1993年   95篇
  1992年   112篇
  1991年   74篇
  1990年   61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2年   1篇
  194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641.
热带气旋"蒲公英"两次登陆过程的灾害与结构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4年7月1~3日,热带气旋“蒲公英”自生成到影响浙江沿海地区期间,不仅持续时间长、强度大,移动路径长、变化较复杂,而且创下了近3年来台湾风灾损失的最高纪录,同时也给浙江等沿海地区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作者主要利用卫星云图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从宏观上对热带气旋“蒲公英”两次登陆过程中的强度及其引发的风雨灾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蒲公英”登陆台湾期间,东亚环流形势呈典型的鞍形场分布,有利于处于两高之间热带气旋“蒲公英”的维持和北上转向。而在其登陆浙江沿海地区后,浙江沿海地区处于较强的偏东气流中,“蒲公英”中心处于高空槽后,气流下沉以及缺少水汽和能量充沛供应使得其减弱为热带风暴。无论是其登陆台湾还是浙江沿海地区,台风垂直方向始终呈深厚气旋性涡柱结构,但中心附近低层辐散,中层辐合,不利于中心附近的对流发展。相反,台风外围螺旋云带内不仅中低层辐合,高层辐散,辐合层较深厚,且存在高湿和强上升运动,因而有利于对流云团的发展。对流云团发展强度的不同使得“蒲公英”两次登陆期间引发的风雨灾害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642.
利用中国台风年鉴资料、地面及探空观测资料、NCEP/NCAR再分析数据以及NERA-GOOS海温数据,首先分析了1949-2019年在青岛登陆的四个热带气旋特征,然后对1909号台风“利奇马”对山东半岛造成的降水强度差异进行对比研究.分析表明:1)1949年以来有4个台风于8月以登陆北上和登陆转向路径在青岛登陆,其在中...  相似文献   
643.
热带气旋信息管理系统的初步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热带气旋信息提供一个更好更方便的查询、管理平台,设计并建立了热带气旋信息管理系统.系统使用VISUAL BASIC 6.0作为前端应用程序开发工具,并以Access 2000作为后台数据库,利用VB提供的各种面向对象的开发工具,如数据环境,动态的与数据库连接,达到查询、添加、修改、删除数据记录的功能.查询的内容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对我国影响简表、中心位置资料表、路径图以及海平面气压图.系统不仅收录了<台风年鉴>资料.并利用1950~2003年的NCEP/NCAR每日四次2.5°×2.5°资料,绘制了热带气旋的海平面气压图;利用世界台风组织的BEST TRACK资料,绘制了热带气旋路径图.系统可以提供比<台风年鉴>更丰富的信息,这也是该系统的鲜明特点.  相似文献   
644.
通过Ontong-Java海台KX97322-4孔沉积物中浮游有孔虫表层种Globigerinoides ruber的Mg/Ca海表温度(SST)并结合其δ18O得到过去约200ka B.P.以来当地水文(盐度和降雨)指标,结果表明从MIS 6期以来,热带太平洋暖池区温度变化存在明显的冰期-间冰期波动,降温幅度超过3℃.通过与赤道东太平洋对比表明热带太平洋在过去冰消期和冰期中的升温阶段呈现出类El Ni(n)o的状态,向两极输送水汽和热量.在冰消期,热带太平洋纬向温度梯度降低,全球升温,全球冰量下降.在冰期中升温阶段(MIS 6)热带太平洋纬向温度梯度降低时全球冰量却持续增加,可能此时输送热量不足以使两极冰川融化,带来的水汽又促进了两极冰川的形成.通过与中国石笋记录和热带降雨记录对比,表明热带太平洋纬向温度梯度的变化与热带辐合带(ITCZ)的移动密切相关,并且影响到东亚夏季风的降雨状况,热带太平洋类ENSO过程可能对ITCZ的变化存在内部系统调谐的作用.  相似文献   
645.
本文的工作源于我们在以宽频数字地震计和倾斜、重力仪开展对"慢地震"、"前驱波"等信号连续观测和分析的过程中,观测到不少异常的波动信号.在探讨这些异常信号的产生原因的研究中,发现其中一部分由热带气旋(台风)产生.  相似文献   
646.
影响丽水的热带气旋降水气候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水文雨量站的日雨量以及热带气旋路径等历史资料,对1950~2005年间影响丽水的109个热带气旋的若干特征,以及不同月份、不同路径降水的时空分布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56年中影响丽水的热带气旋发生频数为1.95个/年。8月个数最多、影响最大。登陆福州南到厦门之间的数量最多、影响最严重。5月和登陆椒江南到福鼎之间的降水分布比较均匀,影响面最广。热带气旋降水在空间分布上呈现比较明显的自东向西逐渐减小,东西之间差异明显的特点,降水中心主要位于青田的东南部。  相似文献   
647.
李永振  李薇  孙海燕  刘岩  崔莲 《气象科学》2008,28(1):105-108
本文对2005年6月10日受东北冷涡影响所发生的吉林省南部大范围降雹雷暴天气,利用CINRAD/CC若干产品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飑线上,雷暴单体在南部新生、中部成熟、在北部消散,整个生命期长达5 h;在飑线的成熟期中低层至中上层可观测到中气旋(M),并伴随着大范围雷雨大风和降雹天气.  相似文献   
648.
热带、亚热带作物引种气候咨询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建立大型品种、气候及农业气候指标数据库的基础上,依据农业气候相似原理,即采用对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有决定意义的关键气候要素,开发出“热带、亚热带作物引种气候咨询系统”。该系统可迅速查询26000多个热带、亚热带作物品种的信息,世界20000多个站点的气候资料,计算针对某品种而言,广东86个站点与世界各地的农业气候相似程度,并输出农业气候相似专用地图。  相似文献   
649.
本文讨论了以热带森林植被为主体的再生资源的面积动态变化监测。研究中包括两个部分。首先,我们利用多时相遥感图像对大面积的西双版纳州进行地类判读,系统地分析了森林植被的动态变化。其次,利用Landsat MSS和TM数据对自然保护区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包含无监督分类和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分析的数字图像处理,变化分类也相当符合实际。总的实验结果表明,这种监测方法是很有效的,可在再生资源监测中特别是在森林植被监测中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50.
热带印度洋海温与西北地区东部降水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西北地区东部1961 2009年99个气象测站逐月降水量资料,以及Hardley中心逐月海表面温度(SST)资料,采用最大协方差分析(MCA)、相关、回归等统计方法,考虑扣除ENSO(El Ni珘noSouthern Oscillation)影响后,分析了西北地区东部降水量和热带印度洋SST之间年际、年代际变化关系。结果表明:前期冬、春季持续异常的热带印度洋海盆模与西北地区东部5月降水异常主模态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通常超前1~2个季节的暖(冷)海盆模对应5月西北地区东部降水偏多(少),并且这种显著关系存在年代际差异,20世纪70年代中期之前两者关系不显著,之后两者关系加强,通过了0.05显著性水平检验。热带印度洋海盆模对西北地区东部5月降水的影响可能是热带印度洋海盆模"电容器"效应的一种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