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1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177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371篇
地球物理   31篇
地质学   163篇
海洋学   58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5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01.
本文从土的压实原理阐述了含水量与密实度的关系,提出了如何确定最优含水量,以及在施工中严格控制含水量来提高回填土的密实度,保证热力工程中混凝土小室的抗滑移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2.
低空急流在四川“9.18”大暴雨中的触发作用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陈静  李川  谌贵珣 《气象》2002,28(8):24-29
利用2001年9月17-21日T106客观分析资料,较详细地分析了“9.18”四川盆地西北部大暴雨过程的物理条件和可能机制,发现向北推进的低空偏南风急流促使川西北形成有利于暴雨的热力、水汽和动力条件。低空急流最大风速出口辐合上升区与地形抬升作用共同造成盆地西北强烈的垂直上升运动,激发对流云团强烈发展,是本次暴雨的触发条件。局地地形的强烈抬升作用增强了上升运动和水汽辐合,对暴雨产生了较强的增幅作用。  相似文献   
203.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紫金山岩体SHRIMP测年地质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东部晋西挠褶带紫金山碱性杂岩体的地质特征、岩石学特征、岩石地球化学、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分析及U-Pb同位素SHRIMP测年等研究发现:该碱性杂岩体作为鄂尔多斯盆地东部燕山期岩浆侵入热力作用的代表,具有富碱、较富铁、贫镁,钙,SiO2不饱和或极不饱和,属碱性-过碱性系列.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富碱、铁、贫镁;稀土元素含量高,无铕异常;岩浆侵入表现出明显的方向和多阶段性,可侵入二叠纪-三叠纪地层中.盆地东部火成岩同位素测年数据表明岩浆-热力作用高峰期在110Ma~150 Ma.测试样品中有21组锆石样品年龄介于125 Ma~132 Ma之间,说明主期岩浆活动热力事件时代为早白垩世,是盆地形成演化的中晚期发生构造转换(深部的隆升)相对应,与华北地区较普遍的早白垩世构造热事件一致.早白垩世强烈的构造热力变动导致该盆地东翼大面积的抬升隆起、吕粱软流圈上涌和晋西挠褶带的形成.SHRIMP测年还发现,除主期125 Ma~132 Ma岩浆热力事件外,有捕获的早期岩浆锆石反映的热力活动事件,构造演化分析显示多阶段热力作用特点.  相似文献   
204.
205.
【目的】综述前人对青藏高原大气热源的研究成果,探究大气热源与南海夏季风的关系。【方法】归纳高原大气热源研究进展,采用诊断分析方法探究高原热源的时空分布及与南海夏季风的关系。【结果】1)青藏高原夏季(冬季)大气是热(冷)源,冷热源的季节转换发生在3月,热源强度7月达到最大;2)热源中潜热贡献最大;3)不同资料和方法在描述热源时空分布时存在一定不确定性;4)高原夏季大气热源与南海夏季风呈明显负相关。基于大气热源,构造南海-青藏高原夏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指数,该指数显示1980―2016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有年代际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6.
海水热力性质是计算海水作为冷源换热设备的热力性能的必要参数。本文通过对海水热力性质相关计算方程梳理,总结给出当前海水热力性质的简化计算方案,方便在工程计算中实现海水热力性质计算,提高工程计算的精度。  相似文献   
207.
水下采油设施下放是海上油气工程开发中的重要环节。经过长期发展,人们已研究出多种下放方法,但如何优选恰当的下放方法是尚待解决的问题。考虑海洋环境中可供数据源的复杂性、不确定性与不完整性,多目标、主客观要素并重是优选方法设计的重要准则。针对水下下放方法优选特点,建立对应评价指标体系。考虑评价指标体系多目标优选决策的特点,提出多目标非均一化灰色关联度模型;为更好地体现主客观要素并重并辩证表达决策者的主客观偏好,在非均一化处理中,运用回归原理与靶向偏差评价思想,提出变系数主客观权值修正模型。最后结合具体案例验证模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结果表明,模型能够满足优选对象要求,对类似多目标主客观评价优选模型的建立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8.
西北太平洋温带气旋爆发性发展的热力-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利用天气、位涡分析和导出的Lagrangian型广义Z-O发展方程的诊断分析,考查了两个西北太平洋温带气旋爆发件发展的主要强迫机制和热力一动力空;司结构。结果表明,热力强迫对爆发性气旋发展起主要控制作用,当反映大气斜乐性的Laplacian温度平流、积云对流和湍流加热为主的热力强迫共同作用使地转相对涡度急剧增长时,气旋便出现了爆发性发展,其中积二尺度的对流加热贡献更大。Laplacian绝热冷却、大气向海洋的感热输送和摩擦效应起阻滞发展的作用,也是控制气旋衰亡的主要过程。爆发性发展启动同子因例而异,涡度平流、Laplacian温度平流和Laplacian大尺度加热均可成为主要启动因子。垂直积分平均分布和垂直结构考查进一步佐证了诊断分析的结果,并揭示了气旋爆发性发展过程中一些重要的热力-动力学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209.
千岛湖水温垂直分层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泊热力分层及热力循环深刻影响深水湖泊生态系统。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湖泊热力过程会发生显著变化。作为深水水库型湖泊,千岛湖的热力过程与水环境的变化紧密相连,为了分析千岛湖水体水温、湖泊热力分层参数(温跃层深度、厚度和强度)的分布,探讨温跃层深度与水温、水体透明度以及水深之间的关系,本文根据2014年7月份与2015年5月份对千岛湖全湖60个采样点的水体理化指标的垂向分布调查数据,计算得到千岛湖热力分层参数,进而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千岛湖水体水温垂直分布呈现正温分布,春夏季全湖范围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温度分层现象,温跃层深度、厚度和强度均从上游河口向下游敞水区逐步增大,这种空间变化的趋势在7月份比5月份更显著。水温、透明度和水深是影响温跃层深度的主要因素。夏季湖泊热力分层稳定期温跃层深度与表层水温(0—2m)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与透明度和水深存在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10.
本文分析了热力、动力环境因子对与百年一遇超强台风“海燕”有相似路径的热带气旋的强度的影响。为了定量分析环境因子的相对重要性,将相似路径下的台风分为超强台风和一般台风两类。结果表明,相较于动力因子,热力因子对生成超强台风更为重要。根据BDI(Box Difference Index)指数的排序,选择925 hPa湿静力能MSE(Moist Static Energy)、950 hPa比湿、900 hPa温度作为重要预测因子来判断是否生成超强台风。此外,海洋热容量和台风移动速度在两类台风中有着明显差异,也可以作为辅助预测因子。最后,用WRF模式(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设计理想数值试验,揭示环境温度和水汽垂直剖面对台风强度影响的相对重要性。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环境水汽和温度的相对贡献比约为1∶4,它们的共同作用使得相似路径下的一般台风可以发展成为超强台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