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1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177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371篇
地球物理   31篇
地质学   163篇
海洋学   58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5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91.
对影响集中暴雨发生的主要系统,如副热带高压、冷涡、西风槽、中低以切变进行描述并从热力因素、动力因素两方面对其特征予以剖析,找出集中暴雨预报的着眼点。  相似文献   
192.
南极地区的大气环流流体物理实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李国庆  谷修涵 《气象学报》1997,55(2):163-173
通过流体物理实验,研究南极地形及冷源对大气环流的影响。正压流体实验表明,由于地形动力强迫,在南极大陆沿岸及以北地区生成气旋性涡旋带,有3个低压中心。在地形上空生成巨大的反气旋。斜压流体实验表明,东移“行星波”的波数及波形有准周期低频振荡,其振荡周期相当于地球大气系统中的21d。东移的槽在110°E以东逐渐发展,在160°W的罗斯海附近发展得最深,再往东则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193.
194.
固井是一口井的关键性工程,为了下步便于打井和节省钢材等诸多因素,目前在深井中多采用尾管固井,由于尾管悬挂器的结构及工艺复杂,固井质量往往不够理想,本文介绍的尾管悬挂方法,是在全面剖析现有尾管悬挂器的优缺点后,针对军工燃爆技术在油井套管修复工程中的成功应用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文中介绍了燃爆式尾管悬挂器的设计原则及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95.
根据示踪剂的理论性质、室内试验和经济效益的分析,确定了以甲醛作为单2块蒸汽驱动态监测示踪剂。经过现场实施、在各采油井上监测到了不同的示踪剂产出量和持续时间,明确了蒸汽的主要驱替方向,对蒸汽推进速度和各向的驱替量也有了定量的认识:蒸汽推进速度为10m/d,而80%-90%的蒸汽向蒸汽突破井和受效井驱替。从而加深和完善了动态研究认识。甲醛作为蒸汽驱动示踪剂在单2块试验取具成功,且具有代表性,可以在蒸汽  相似文献   
196.
197.
198.
MM5对南海一次特大暴雨过程的模拟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天富 《气象》2003,29(1):3-6
利用MM5数值模式模拟了2000年10月发生在海南岛的特大暴雨天气过程。结果指出,这次特大暴雨发生在南海低压和大陆冷空气的交汇区上,交汇区的东西长度约为800km,冷暖空气的交汇产生了持续的上升运动,交汇区内产生了大范围的特大暴雨,海南岛的陆地降水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交汇区具有弱冷锋的热力结构。  相似文献   
199.
对湖北省2002年一次秋季暴雨天气过程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琪  谌伟 《湖北气象》2003,22(3):20-23
对湖北省2002年11月13~15日发生的一次秋季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进行了分析,同时从水汽、热办、动力等物理量特征对其作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秋季暴雨是在东亚大陆“两槽一脊”的环流背景、高低空急流的配合、北方有冷空气南侵以及深厚的水汽辐合等条件下发生的。  相似文献   
200.
对2002年7月23日信阳大暴雨过程诊断分析表明:降水开始前,稳定的环流背景、充沛的水汽输送、不稳定能量的缓慢释放及上游中低层有正涡度平流促使了强降水的产生;动力和热力条件相互作用使降水得以加强和维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