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4篇
  免费   241篇
  国内免费   394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78篇
地质学   1750篇
海洋学   212篇
综合类   84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彩虹地区存在两类烃源岩,一类形成于深水高盐蒸发环境,另一类形成于较浅水碳酸盐环境。采用多元统计方法对本区来自不同油蘸的26个油样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并研究其空间变化规律及其与地质控制因素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油样成分特征和空间展布的两分性明显。油样成分两分主要是由于母源的差别所致。而油气特征在空间上的两分则可能反映盆地演化过程中构造作用对沉积环境和礁体空间展布的控制。礁间盐层的存在限制礁体间的横向连通性。石油就近聚集的结果导致在空间上原油特征沿袭了母岩的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32.
The bulk composition of organic matter and saturated and aromatic hydrocarbons extracted from 16 samples collected from two Kuperschiefer profiles in the Rudna mine,Southwest Poland has been analyzed to study the role of organic matter during base metal enrichment in the Kupferschiefer shale.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extract yields and saturated hydrocarbon yields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base metal contents.GC and GC/MS analyses indicated that n -alkanes and alkylated aromatic compounds were depleted and may have served as hydrogen donators for thermochemical sulfate reduction.The enrichment of base metal is closely connected with the destruction of hydrocarbons.  相似文献   
33.
第四纪沉积物天然热释光测量是一种累积间接油气勘查新方法。文中给出了首次系统研究的成果 ,从数百个样品中总结出的适用油气勘探的预热线形升温、恒温最佳加热程序 ,升温速率以 β=6℃ /s为宜 ,恒温温度 40 0℃ ,40 0℃恒温时间为 12s。在沉积物辐射剂量响应及日光晒退实验数据的基础上 ,总结了样品采集、预处理及测量方法。通过对山东草桥油田第四纪沉积物天然热释光与游离气烃野外实测资料的分析 ,发现天然热释光异常与气烃异常完全吻合 ,在油水边界上方 ,热释光、甲烷、乙烷出现高值异常 ,油田上方是低值带 ,为串珠状异常模式。热释光最大值为 2 0 4.2 μGy ,平均值为 79.45μGy ,标准差为 3 4 .14 μGy ;甲烷浓度异常下限为 2 5μL/L ,乙烷浓度异常下限为 4.4μL/L。  相似文献   
34.
付广  吕延防  付晓飞 《地质科学》2003,38(2):165-171
在研究泥岩盖层浓度封闭机理及形成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抑制和替代两种浓度封闭作用。通过其形成及演化过程分析,研究了不同类型泥岩盖层浓度封闭性的演化特征。通过泥岩盖层浓度封闭形成期与气源岩大量排气期的匹配关系分析,探讨了研究泥岩盖层浓度封闭演化特征的意义。以松辽盆地三肇凹陷下白垩统青山口组和登娄库组二段泥岩盖层为例,研究了其浓度封闭演化特征及其在气藏形成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5.
虽然层序地层学与含油气系统理论的各自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不同,但由于层序地层学研究对象(沉积岩)是含油气系统研究对象(油气)的载体,二者可以由含油气盆地分析有机的结合起来。层序地层分析包含了对含油气系统的地质要素及成藏作用载体的分析,因而沉积层序的组成单元与含油气系统的地质要素有必然的联系:在一个沉积盆地的数个沉积层序中,成熟烃源岩往往是地史中具一定埋深、分布广、厚度大、有机质含量高的凝缩层,这个凝缩层往往是一个构造超层序的最大海(湖)泛面;储集岩往往是成熟烃源岩之上层序的低水位体系域或紧邻成熟烃源岩的高水位体系域;有效盖层为储集岩之上层序的水进体系域及凝缩层;成熟烃源岩之上的沉积层序为上覆岩层;低水位体系域储集岩有可能沿上倾方向尖灭,被层序界面及其上层序的水进体系域岩性圈闭;除构造裂缝外,低水位体系域下切谷可作为油气向上运移通道;一个含油气系统往往跨越不同的沉积层序甚至构造超层序。  相似文献   
36.
千米桥潜山构造高蜡凝析油气藏的蜡质来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千米桥古潜山奥陶系凝析油以高含蜡为特征。为探讨凝析油气藏中的高蜡成图机理,对黄骅坳陷近30年来3300多个第三系原油油样含蜡量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发现原油含蜡量的垂向分布主要受自下而上运移过程中的“地色层效应”所控制,对最接近油藏原始蜡质保存条件的试油含蜡量的层位分布统计研究也支持上述观点,说明无论是初次运移还是二次运移,随距离的增加含蜡量逐渐降低,赤即含蜡量较高的原油更靠近烃源岩。板桥油田和港东部分地区沙三段产层(凝析油烃源层)的含蜡量平面分布研究,表明千米桥古潜山奥陶系高蜡凝析油的蜡质来源于歧口凹陷方向的白水头地区,与白水头地区原油高分子量蜡姻分的指纹对比及含氮化合物、成熟度等多项指标也证实了上述结论。  相似文献   
37.
孙虎地区烃源岩生排烃史模拟及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排烃史是研究成藏过程的关键环节,本文在恢复埋藏史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生排烃史模型,模拟并编制各时期的生排烃强度等值线图并分析其生排烃史。结果表明,孙虎地区存在持续沉降型、早期沉降型和二次沉降型三种生排烃类型。沙三段至东营组沉积末期只在北区和前磨头洼陷中心有少量的烃生成排出;孔二段在沙一段沉积末期生排烃范围有所扩大,东营组沉积末期几乎扩展到全区。本区生排烃总量较少,属贫油区块。  相似文献   
38.
39.
中国古大陆的地质构造演化、盆地性质和盆山转换过程以及资源分布,决定了我国油气勘探战略方针应为两个并举:海域区勘探和陆上区勘探同时并举;陆上区应为古生代海相盆地和陆相盆地同时并举。中国陆地上的海相油气盆地主要分布在特提斯构造域中,具克拉通基底的塔里木、鄂尔多斯和四川盆地三大海相盆地是当前我国油气资源重要勘探开发区,具有巨大的资源潜力。中国古大陆发育有两个构造层次的海相盆地,早古生代海相盆地沉积了海侵和海退序列两套烃源岩。晚古生代一早印支期的早期海侵序列以储集层为主、烃源岩次之;海平面下降期的盆地具生储双重性。油气勘探开发的实践证明,三大海相盆地在生烃、储集、成藏上具有三个共性:(1)原型盆地演化和沉积序列相同,具五个层系的烃源岩;(2)加里东构造运动形成夭折前陆盆地,造就了古隆起和构造掀斜,形成浅海深水盆和古暴露面;(3)古岩溶碳酸盐岩与上覆晚古生代海侵地层组成了储集成藏体系。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