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13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28篇
地质学   23篇
海洋学   20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奇云 《海洋世界》2004,(8):31-33
看繁华如伺毁于一旦电影《后天》英文原名为《The Day AfterTomorrow》,也译为《明日之后》、《末日浩劫》和《劫世惊魂》,是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今年投放市场的科幻灾难巨片,5月28日全球同步上映。该片投资达1.25亿美元,由曾经执导《独立日》、《爱国者》等片的著名导演罗兰德·埃米里奇执导,由丹尼斯·奎德、杰克·吉伦哈尔、艾米·罗森、沙拉·沃德等大牌明星主演。  相似文献   
12.
《地理教学》2007,(5):46-46
地热可作为清洁能源来利用,但开发地热不当也会引发灾难。最近,瑞士巴塞尔在钻井开采地热过程中引发了里氏3.4级的地震,造成了当地居民的恐慌。  相似文献   
13.
奇云 《海洋世界》2005,(4):14-16
兰德尔说:“这听上去有些悲观,气候变化给国家安全带来的威胁十分特殊,因为没有一个具体的敌人拿枪指着你。所以我们非常被动,我们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走向灾难的道路上所处的具体位置。”  相似文献   
14.
《海洋世界》2009,(9):7-7
自然大灾难,如行星撞击、火山爆发和大规模的森林大火,有可能暂时将地球推入一片黑暗之中。没有了太阳的照射,地球上的生命将如何生存?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微生物是黑暗中的“勇士”。为了研究微生物是如何度过黑暗期的,英国科学家查尔斯·科克尔和他的团队将淡水微生物和海洋微生物置于黑暗中长达6个月——这个时间长度与自然灾难所导致的大黑暗的时间长度类似。  相似文献   
15.
林景星 《地球》2010,(5):12-13
舟曲,这个过去没有听说过的地名。现在已深深地印在世人的心中。在2010年8月7日22时,这里被史无前例的特大泥石流冲毁,上千位同胞遇难,村庄、道路和房屋都毁于一旦。  相似文献   
16.
利用基于字节指纹极值特征的数据分块算法,设计并实现了一种灾备数据恢复方法.该方法对源数据和备份数据进行可变长数据分块,计算并比较对应数据块摘要值,确定源数据和备份数据的差异数据,采用差异数据拷贝的方法完成数据恢复.实现了对重复数据的有效检测,比完全数据拷贝节省32.79%-85.36%的网络带宽.  相似文献   
17.
姬玮 《地球》2011,(4):46-48
提及火山,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喷薄而出的岩浆、炽热滚烫的空气、弥漫天空的火山灰?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火山犹如一个脾气暴烈的人,跳着脚、喷着浓重的带着怒火的鼻息。  相似文献   
18.
《河南地质》2011,(10):F0002-F0002
本刊讯今年9月份以来.我省遭遇异常秋汛持续降雨.地质灾害频频发生.部、省、厅领导高度重视。9月19日.省厅及地质灾害应急中心迅速组织有关人员.赴三门峡、洛阳、济源等市地质灾害现场进行应急调查,指导各地救灾工作。  相似文献   
19.
吴善亮 《地理教学》2000,(11):27-27
火山爆发是一种自然现象.它既能给人类带来灾难,也能为人类提供多种资源。人们在对火山爆发的利害进行评价时,往往更多的是关注火山的灾害及其防治.而对于火山资源的开发利用却常常忽视了。我们应该本着一分为二的态度客观地评价火山爆发。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社交媒体多层次信息流”为概念框架,分析了四川九寨沟7.0级地震发生后,个人、当地的组织、宏观层面的主流媒体使用社交媒体所发挥的作用。通过对微博的数据进行挖掘分析,总结出地震灾害发生后社交媒体所具有的5项功能:人际之间的交流,地方政府、本土组织以及当地媒体的传播渠道,大众传媒信息发布的渠道,信息的收集和分享,微观、中观以及宏观各主体间沟通的渠道。在强震发生后社交媒体有巨大的传播潜力,本文的研究成果对未来大震发生后如何利用社交媒体来应对灾害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