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171篇 |
免费 | 3728篇 |
国内免费 | 410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8064篇 |
大气科学 | 2198篇 |
地球物理 | 4124篇 |
地质学 | 9021篇 |
海洋学 | 2499篇 |
天文学 | 434篇 |
综合类 | 1998篇 |
自然地理 | 367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47篇 |
2023年 | 1160篇 |
2022年 | 1345篇 |
2021年 | 1466篇 |
2020年 | 1103篇 |
2019年 | 1395篇 |
2018年 | 1079篇 |
2017年 | 1068篇 |
2016年 | 1123篇 |
2015年 | 1206篇 |
2014年 | 1569篇 |
2013年 | 1259篇 |
2012年 | 1406篇 |
2011年 | 1387篇 |
2010年 | 1325篇 |
2009年 | 1367篇 |
2008年 | 1311篇 |
2007年 | 1123篇 |
2006年 | 1029篇 |
2005年 | 963篇 |
2004年 | 902篇 |
2003年 | 891篇 |
2002年 | 808篇 |
2001年 | 747篇 |
2000年 | 602篇 |
1999年 | 489篇 |
1998年 | 460篇 |
1997年 | 388篇 |
1996年 | 406篇 |
1995年 | 435篇 |
1994年 | 348篇 |
1993年 | 293篇 |
1992年 | 260篇 |
1991年 | 250篇 |
1990年 | 219篇 |
1989年 | 197篇 |
1988年 | 49篇 |
1987年 | 39篇 |
1986年 | 20篇 |
1985年 | 34篇 |
1984年 | 13篇 |
1983年 | 12篇 |
1982年 | 20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10篇 |
1964年 | 17篇 |
1963年 | 4篇 |
1962年 | 4篇 |
1957年 | 10篇 |
1954年 | 1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 2000)在我国的启用,使得许多测绘成果面临坐标转换问题.在进行我国天文大地网向高精度地心坐标系坐标转换时,如果仅使用Bursa模型,转换完成后仍剩余较大的残差,分别采用基于最小曲率、协方差推估、多元同归、加权平均、多面甬数五种模型的格网坐标转换方法进行坐标转换,并通过试验比较,结果表明,这几种方法都具有较高的转换精度,而基于多而函数模型和多元回归模型的格网坐标转换推估精度更高一些.从实用性方面考虑,多面函数模型和多元回归模型应该作为格网坐标转换中优先选择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32.
基于时间序列分析卵论,提出以统一的AR模型对平稳可逆的随机时间序列建模的新方法.结合桥梁沉降监测的具体实例应用AR模型进行预报.结果表明,应用AR模型预报桥梁变形,具有模型形式简单、计算量和存储量较小、便于上机实现、模型顶测精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3.
134.
135.
刘恩信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9,32(3):198-201
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有关技术文件的要求,各地汇总和提交的成果资料的数学基础必须是1980西安坐标系,而当前许多城市的土地调查工作是基于地方坐标系进行的.本文以厦门市为例,从技术路线、实现方法、精度检查等方面就地方坐标系下的调查成果如何转换为西安坐标系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讨,为其他地区的类似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6.
简要分析了最新的国际地球参考框架ITRF2005实现的基本情况及其相对于ITRF2000的改进,以ITRF2005为参考框架建立了新的全球板块运动模型ITRF2005VEL。建模时,首先根据测站的分布和速度场的精度对测站进行初步剔除,然后采用相似变换的方法对全球ITRF2005测站的速度场数据再进行第2次筛选。根据筛选结果利用最小二乘方法建立了全球板块运动背景场及其运动模型,给出了全球11个主要块体的运动参数。此结果与其他学者建立的模型相比,总体上有很好的一致性,但在个别块体上也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37.
138.
三维城市模型的研究与实践(英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he way we interact with spatial data has been changed from 2D map to 3D Virtual Geographic Environment (VGE). Three-dimensional
representations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on a computer are known as VGE, and in particular 3D city models provide an efficient
way to integrate massive, heterogenous geospatial information and georeferenced information in urban areas. 3D city modeling
(3DCM) is an active research and practice topic in distinct application areas. This paper introduces different modeling paradigms
employed in 3D GIS, virtual environment, and AEC/FM. Up-to-date 3DCM technologies are evolving into a data integration and
collaborative approach to represent the full spatial coverage of a city, to model both aboveground and underground, outdoor
and indoor environments including man-made objects and natural features with 3D geometry, appearance, topology and semantics.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 No. 40871212, No. 40671158), the Leading Academic Discipline
Project of Shanghai Educational Committee( No.J50104). 相似文献
139.
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