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1篇
  免费   200篇
  国内免费   154篇
测绘学   35篇
大气科学   66篇
地球物理   281篇
地质学   660篇
海洋学   101篇
综合类   70篇
自然地理   242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49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6年   1篇
  1944年   1篇
  1941年   1篇
  193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气象因子是影响湖泊富营养化的重要因素,而湖泊富营养化对人群健康、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等均有负面影响.本文基于统计资料及遥感数据,结合Morlet小波分析和BP多层前馈神经网络(BP神经网络)构建了不同时间尺度下的小波神经网络耦合模型,分析了19862011年云南星云湖水华强度变化与月降雨量、月平均气温、月平均风速、月日照...  相似文献   
42.
《山东国土资源》2009,25(12):67-67
贝加尔湖位于布里亚特共和国和俄罗斯伊尔库次克州境内,是世界上容量最大,最深的淡水湖。湖型狭长弯曲,宛如一弯新月,所以又有“月亮湖”之称。它长636km,平均宽48km,最宽79.4km,面积31500km^2,平均深度744m,最深点1680m,湖面海拔456m。贝加尔湖湖水澄澈清冽,且稳定透明(透明度达40.8m),为世界第二。其总蓄水量23600m^3。  相似文献   
43.
东湖作为我国乃至世界第二大城中湖承载着武汉城市发展的历史脉络与精神内涵.本文从地质构造、气候演化、江湖相互作用和人类活动等方面对东湖的成因和演化进行了研究,认为东湖既是一个"构造湖",又是一个"壅塞湖",它的形成受多期构造运动叠加影响,印支运动至喜马拉雅运动过程中引起的褶皱变形、盆岭构造、凹陷盆地、大别山隆升等为东湖形...  相似文献   
44.
华南海岸沙坝湖型潮汐汊道主要分布在小潮差岬湾海岸段。汊道口门基本地貌单元有口门深槽、落潮三角洲、涨潮三角洲、内弯沙嘴等,其形态特征与海岸动力及泥沙条件有关。汊道口门迁移、落潮主水道迁移、冲流坝和水道边缘坝向岸迁移和并岸,是汊道口门地貌演变的主要模式并具周期性特点。 湖港湾大规模围垦堵海或注入港湾的河流改道直接入海,这些人类活动可能导致汊道口门急剧变化和航行条件恶化而必须进行整治。  相似文献   
45.
为深入理解热喀斯特湖与多年冻土间的相互作用,本文以青藏高原北麓河盆地典型热喀斯特湖区域为例,构建考虑热传导和热对流过程的水-冰-热耦合模型,对热喀斯特湖作用下的多年冻土退化特征及热喀斯特湖的水均衡进行模拟,计算地质环境和气候变暖对热喀斯特湖水均衡和冻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热喀斯特湖周围冻土逐步退化并形成贯穿融区,导致地下水循环模式发生改变;在地表温度作用下,形成的活动层厚度为3.35 m;热喀斯特湖在整个模拟时段内表现为负均衡,其排泄量在285~388 a间显著增加;地层渗透性能决定了热喀斯特湖和生态环境的发展方向;气候变暖加速多年冻土向季节冻土转变。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认识寒旱区生态水文过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6.
可可西里地区乌兰乌拉湖湖泊环境变迁及古人类活动遗迹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对可可西里地区及在乌兰乌拉湖所发现古人类活动遗迹的综合研究,认为乌兰乌拉湖地区自晚更新世末期以来,湖泊环境发生了由湿润(3×104aB.P.以前)──温暖(2×104aB.P.前后)──干暖(1×104aB.P.以前)──冷干(1×104aB.P.以来)的变化,湖水也产生了多次进退变化,与之相适应的古人类活动也发生了迁徒变化。  相似文献   
47.
博斯腾湖流域气候及湖陆风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容  杜勇 《干旱区地理》1994,17(3):90-94
通过流域多个气象站的资料,分析了流域气候条件,并通过对湖区测点的气象观测资料与陆区测点- 焉耆站的同步资料对比分析,讨论了博斯腾湖区域小气候其湖陆风特征。  相似文献   
48.
柴达木盆地阿尔金山前西段第三纪湖盆边缘斜坡带的渐新统和中新统表现为扇三角洲-湖泊与冲积扇-湖泊两种沉积体系的交替叠复。其形成归因于湖平面的周期性升降变化。沉积层序分析表明,湖平面变化控制了两种层序,湖面高位层序由扇三角洲—湖泊体系各序列组成;湖面低位层序则包含了冲积扇—湖泊体系各序列的内容。作者分析了在湖平面升降控制下湖泊边缘碎屑沉积体系的特点。  相似文献   
49.
滆湖沉积物理化特征及磷释放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滆湖表层底泥、柱状层祥和间隙水进行理化分析,模拟不同条件下的沉积物磷释放。结果表明,0~20cm深度范围内,各项理化指标变化较大;大于2cm后差异较小。当提高沉积物-水体系温度、降低氧含量(或Eh),提高pH及施以水动力作用时,可促进沉积物磷释放进程。无菌条件对磷释放有抑制作用。采用实验室模拟和间隙水浓度扩散模型计算得到的磷总释放量分别为10.65t/a和9.40t/a,其中湖面网围区释放量占全湖总量的28.2~35.4%。建议适度控制网围养殖规模,以减少内源磷污染。  相似文献   
50.
2001年11月14日青新交界MS8.1地震地表破裂带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初步的野外调查表明,2001年11月14日青新交界8.1级地震的地表破裂带位于昆仑山南麓,西端可能终止于布喀达坂峰,东端点距青藏公路以东70km.主破裂带总长度可达350km,总体走向N80°~85°W.具明显的左旋水平走滑运动性质,最大左错量为6m.宏观震中初步定在库赛湖东约30km一带,震中区烈度定为Ⅺ度根据初定宏观震中的位置,建议将该地震命名为库赛湖地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