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8797篇 |
免费 | 7059篇 |
国内免费 | 4431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5308篇 |
大气科学 | 8705篇 |
地球物理 | 5127篇 |
地质学 | 11767篇 |
海洋学 | 3583篇 |
天文学 | 244篇 |
综合类 | 2319篇 |
自然地理 | 323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6篇 |
2024年 | 653篇 |
2023年 | 1113篇 |
2022年 | 1328篇 |
2021年 | 1501篇 |
2020年 | 1368篇 |
2019年 | 1412篇 |
2018年 | 980篇 |
2017年 | 1063篇 |
2016年 | 1059篇 |
2015年 | 1234篇 |
2014年 | 1905篇 |
2013年 | 1647篇 |
2012年 | 1805篇 |
2011年 | 1830篇 |
2010年 | 1787篇 |
2009年 | 1842篇 |
2008年 | 2046篇 |
2007年 | 1707篇 |
2006年 | 1586篇 |
2005年 | 1478篇 |
2004年 | 1266篇 |
2003年 | 1229篇 |
2002年 | 981篇 |
2001年 | 937篇 |
2000年 | 811篇 |
1999年 | 673篇 |
1998年 | 721篇 |
1997年 | 672篇 |
1996年 | 639篇 |
1995年 | 609篇 |
1994年 | 495篇 |
1993年 | 390篇 |
1992年 | 411篇 |
1991年 | 305篇 |
1990年 | 244篇 |
1989年 | 233篇 |
1988年 | 54篇 |
1987年 | 43篇 |
1986年 | 33篇 |
1985年 | 34篇 |
1984年 | 22篇 |
1983年 | 11篇 |
1982年 | 13篇 |
1981年 | 19篇 |
1980年 | 13篇 |
1979年 | 5篇 |
1974年 | 5篇 |
1955年 | 5篇 |
1954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102.
103.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分析仪Inductively CoupledPlasma 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y(ICP—AES)是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实验测试中心于2005年引进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分析是一种新型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它是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源代替经典的激发光源(电弧、火花)。目前ICP—AES主要用于溶液分析,因其检出限低、精密度好、动态范围宽、基体效应小和无电极污染等特点,而获得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4.
正课堂上经常会产生一些让我们意想不到的问题,正是这些"意料之外",使得教学过程充满生命的气息,让课堂变得美丽、灵动。只有教师善于挖掘、捕捉这些动态生成,才会产生令人叫绝的"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效果。地理课上,我们正在学习"滔滔黄河"一节,接近尾声时,课堂上传来不协调的窃窃私语声,寻声望 相似文献
105.
马莲泉-小泉井断裂带是天山-阴山纬向构造带北山西段的一条重要的近东西向断裂带,呈波状缠绕于北东东向和北西西向两组断裂的相邻交汇点之间,其成因广为地学工作者所关注。文章通过卫星影像分析和野外地质调查,对马莲泉-小泉井断裂带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认为它是由北西西向博罗霍洛断裂带的近东西向次级压扭性断裂不断吸收主断裂的水平位移演化而成,主要形成和活动时期为中新生代,成因与中生代以来博罗霍洛断裂带的大规模右行走滑构造背景密切相关。这一研究成果对探讨天山-阴山纬向构造带北山段的成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6.
通过实况场分析表明:能量的积累和位势不稳定层结的建立是产生本次过程的基础,低空急流为本次过程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条件,而水汽条件的突变、上升是产生本次过程的根本原因.将上述结论和具有预报时效的数值预报释用产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连续几日数值预报比较稳定的情况下,形势场、要素场、变量场可信度高,可以作为预报的重要依据.数值预报要素场的突变是产生转折性天气的先兆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107.
软土地下工程抗震数值模拟的若干关键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地下工程建设项目抗震安全性能设计和评估的需求,并基于目前缺少完善的地下结构抗震分析方法和专门的地下结构抗震设计规范的现状,重点阐述了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地下工程数值模拟和分析时需要特别关注的三方面问题:计算范围、土一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和边界条件。着重分析了有限元网格的划分、土一结非线性接触问题和不同边界条件的适用性,以及这些建模条件对计算结果可靠性的影响。对基于数值手段开展地下工程抗震安全性能的计算、分析和评价,制定地下结构抗震设计规范或规程,可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08.
109.
用解析分析、时域有限差分、时-频分析的方法,以地面中心回线装置和阶跃脉冲激励源为例,分析讨论了瞬变电磁测深法的勘探深度问题,以便为野外勘探工作设计提供依据,达到预期的探测目的.解析计算证实了瞬变场在地下以有限速度传播,数值模拟表示出了准静态条件下瞬变场的反射.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时间域电磁场遵循因果律,瞬变电磁法的探测深度主要由观测时间决定. 瞬变电磁场的初始传播速度与大地电阻率无关,继后在大地色散作用下,阶跃脉冲前沿逐渐变得平缓,各频率分量的传播速度与电阻率有关,在低阻地层中探测同样的深度需要较长的观测时间. 最大探测深度是在给定时间内电磁波往返地下某一深度的单程距离,最小探测深度受仪器性能的限制,但是埋藏较浅的异常体也有可能在晚时段被观测到.从时-频密度谱中可得到瞬变电磁场信号时间与频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