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98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38篇
地质学   280篇
海洋学   59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38篇
自然地理   3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103.
详细分析了温州市永嘉县屿塘山东侧滑坡产生的原因,并列举各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治理措施采用截排水沟与抗滑桩相结合,并介绍了施工中应注意的几个关键事项。  相似文献   
104.
取三江平原沼泽湿地漂筏苔草(Carexpseudocuraica)无性系种群在生长季(5~9月)进行桶栽实验,设计了6个水分梯度,即持续干旱(土壤含水量S1和S2分别为20%和50%)和持续淹水(S3、S4、S5、和S6的淹水深度分别为0cm、10cm、30cm和50cm)6个水分处理水平,研究了漂筏苔草株高生长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6月末以前,各水分处理(S1~S6)下株高呈单峰曲线变化,高峰值分别出现在S3、S4和S5处理下。从7月份开始直到生长季末,随着生长时期的延续、土壤湿度的增大和水位的加深株高值不断增加,即株高在S6处理下最大,S1处理下最小。到8月末以后,深水处理S6的株高远远高于其它处理。生长季各水分处理下(S1~S5)的株高增长量均呈单峰曲线变化;在S6状态下株高增长量呈双峰曲线变化。处理S1、S2、S3和S4的植株高度绝对增长速率(HAGR)随着植物生长呈逐渐降低趋势;S5和S6状态下HAGR呈单峰曲线变化。随着水分含量的增加和水位的提高(6~9月),植株高度相对增长速率(HRGR)不断增加,S1处理下最小,S6处理下最大;5月份的HRGR值呈单峰曲线变化。随着植物的生长各水分处理下植株HRGR5月时最大,6~9月依次减小。综合分析认为,漂筏苔草对水分条件的适应性较强,无论是缺水(土壤20%含水量)或淹水环境下均可生长,淹水50cm时更有利于株高的增长,不同水分条件下株高及增长速率变化幅度较大。  相似文献   
105.
笔者系统研究了广西六景中泥盆统民塘组底部的硅化腕足化石,描述了31个属种,其中新属、新亚属各1个,新种20个,划分出Geranocephalus-Pentamerela(下部)动物群和Stringocephalus-Changtanela(上部)两个动物群。着重对Geranocephalus-Pentamerela动物群的特征与时代进行了讨论,其时代具浓厚的艾菲尔晚期的色彩。该动物群属老世界区的一部分,与美国内华达同期动物群有密切的亲缘关系,同时与欧洲(如德国、捷克以及乌拉尔地区)也有一定相似性,然而从种群而言,它是一个斩新的动物群。提出Geranocephalus不是Subrensel-landia与Stingocephalus之间的中间形态,而是Renselandia与Stingocephalus之间的中间形态,很可能Geranocephalus就是Stingocephalus的先躯,它代表Rensselandia向Stingocephalus演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相似文献   
106.
康玉地区中、晚侏罗世发育一套非同寻常的重力流沉积(拉贡塘组),主要有颗粒流、泥石流及浊流沉积三种类型。属次深海—深海(斜坡—盆底)环境,由断裂活动引起的岩崩、滑塌、块体流、浊流等的沉积产物。  相似文献   
107.
108.
中国中东部白垩纪沙漠的时空分布及其气候意义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介绍了中国中东部白垩纪沙漠沉积的时空分布,探讨了时空分布规律,认为:(1)中东部白垩纪沙漠分布严格受气候带控制,其实际分布限于北纬20—40°的干旱带(横跨当时的副热高压带),主要分布于鄂尔多斯盆地、四川盆地、江汉盆地和苏北盆地之中;(2)各盆地沙漠发生的时间不同,鄂尔多斯盆地为早白垩世,四川盆地为中白垩世晚期,江汉盆地为晚白垩世早期,苏北盆地为晚白垩世中期,(3)沙漠发生的穿时性反映了各盆地进入干旱带的顺序,由北到南,由西及东;(4)造成这种顺序的原因是由于亚洲在白垩纪时其总体为顺时针旋转,因而使西北部鄂尔多斯盆地率先进入干旱带,其次是西南部的四川盆地,然后是中部的江汉盆地。晚白垩世的降温事件迫使干旱带南移而使其滞后的最东部的苏北盆地进入干旱带,(5)中国白垩纪沙漠的存在说明处于“温室效应”的大气环流不仅不会“呆滞”而且还有所增强,季风的存在也说明当时的气候并不均一。本文提出了气候带漂变(climaticzonedrift)的概念,认为气候变化的表现形式为气候带漂变。漂变既有长周期和短周期漂变之分,又有相对和绝对漂变之别。中国中东部白垩纪沙漠的时空变迁就是干旱气候带漂变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9.
吴开滨  代国忠 《探矿工程》2004,31(12):12-13
结合长春市轻轨工程斜拉桥钻孔灌注桩施工实例,介绍了大漂石地层的筒钻法钻进原理、潜孔锤钻进工艺、岩心聚能爆破工艺及筒钻回转切石工艺等,为该类地层的顺利成孔成桩总结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10.
介绍一种用于微机多道伽马能谱仪的稳谱装置及稳谱方法,该装置采用新型非易失性数字电位器、89C52控制器等大规模集成电路,具有集成度高、功耗低、可靠性高等优点.文中详细介绍了有关软硬件、稳谱方法及实际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对102道微机伽马能谱仪在-5~5 ℃的工作环境下,其特征峰漂移≤±1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