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3篇
  免费   138篇
  国内免费   175篇
测绘学   79篇
大气科学   221篇
地球物理   234篇
地质学   318篇
海洋学   111篇
天文学   67篇
综合类   148篇
自然地理   19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115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49年   2篇
  1948年   1篇
  1947年   2篇
  1946年   1篇
  1945年   1篇
  1943年   1篇
  1941年   1篇
  1938年   1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降水天气现象自动化观测是实现地面自动化观测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克服人工观测的主观性,提高降水现象观测资料的完整性和实时性,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遴选了6家厂家18台雨滴谱降水现象仪分别在北京站和长沙站进行为期3个月的降水天气现象仪对比试验。主要从试验的选址、原理、标准、方法及参试设备的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参试设备对雨强大于0.1mm/h的平均捕获率不低于97%,对雨强小于0.1mm/h的平均捕获率不低于84%;各参试设备吻合率随着降水强度的逐渐增大,经历了一个先升后降的过程;参试设备对冰雹现象观测结果较为理想,所有参试设备对冰雹现象平均错报率均低于0.5%,而对毛毛雨和未知现象的观测仍需改进;参试设备的漏报率与雨强大小呈负相关,雨强越小,漏报率越高。  相似文献   
992.
多项式分布滞后模型在地面沉降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凌胜任 《测绘工程》2016,25(3):64-67
介绍多项式分布滞后模型(PDL模型)建立过程,针对地面沉降相对于地下水水位变化的滞后作用,建立考虑滞后作用的多项式分布滞后预测模型,应用该模型对某地区地面沉降实测数据进行模拟预测,并评价模型各项指标。实例分析表明,PDL模型应用到地面沉降变形趋势具有预测精度高、拟合效果好的特点,可以有效实现地下水水位变化导致地面滞后性沉降的定量模拟和预测。  相似文献   
993.
北京市居住用地出让价格的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崔娜娜  冯长春  宋煜 《地理学报》2017,72(6):1049-1062
以2004-2015年北京市六环内居住用地的交易样本为基本数据,借助ArcGIS、GS+、Surfer和Geoda软件,采用空间趋势面分析、最近邻指数(NNI)、探索性空间分析(ESDA)探讨居住用地出让和居住地价的空间格局特征,并对比OLS和空间回归模型(SLM和SEM)进一步探讨居住地价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 北京市居住用地出让数量和出让面积不均衡,五六环间出让的居住用地最多。② 出让地块沿主要道路(如京石高速、京开高速、京沪高速及京藏高速)、地铁线(如地铁1号线、5号线、6号线、15号线、房山线、大兴线及亦庄线)呈轴线扩散,其中远郊区域这一特征更加明显。③ 居住地价从中心向外围总体表现“倒U型”趋势,且呈多中心圈层递减结构。④ 呈集聚分布模式,存在空间自相关,低值集聚区和高值集聚区明显。⑤ 模型对比方面,SLM>SEM>OLS,说明北京市居住地价存在实质性的空间依赖,而非干扰性的空间依赖。周边居住地块的价格、公交站、地铁站、重点小学、占地面积、容积率和出让方式对居住地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94.
王林  陈正洪  汤阳 《气象科技》2016,44(3):463-467
根据武汉市2004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每日居民死亡资料和同期气象指标及大气污染指标,采用非线性分布滞后模型,在控制季节趋势和其他混杂因素后,研究日均气温与心脑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武汉市日均气温对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效应和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效应曲线均为J形。冷效应具有延迟性,心脑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死亡效应均在低温滞后1天开始出现,4天达到最高,并持续8~20天。热效应表现为急性效应,两种疾病死亡效应均以当天最高,持续2天,呈现出明显的收获效应,随时间的延长而减小。由此可知,高温和低温均是武汉市居民心脑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每日死亡的危险因素,存在滞后效应。两种疾病低温效应的滞后时间长于高温效应。  相似文献   
995.
在1996年8月5日——1997年5月15日对Hale-Bopp彗星进行了照相观测,多次观测到Hale-Bopp彗星彗核的小规模分裂,喷流,壳层结构及彗发的膨胀现象。  相似文献   
996.
随着非线性科学研究的进展,可利用表征太阳活动的太阳活动指数组成的时间序列来寻找或许存在的太阳混沌吸引子,并计算其关联维数、最大Lyapunov指数以及其它特征量.文中综述了用非线性科学的某些概念来研究太阳活动的进展及其在太阳活动预报方面的一些应用.  相似文献   
997.
查明浅表部地层地质条件,对多层及高层建筑均至关重要。针对目前上海地区,在运用小螺纹钻孔进行浅表部工程勘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就其如何合理使用,作了若干方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998.
井水位的“记忆”滞后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昭栋  张华 《地震》1998,18(1):21-27
观测资料表明,井水位对信息响应存在的“记忆”滞后现象,它与一般的位相滞后不同,在鲁29井现场试验也证明了井水位对井吕空气压力变化的响应存在的“记忆”滞后现象。利用水平层状承压含水层模式,从理论上解释了井水位对井口空气压力变化响应“记忆”滞后现象,认为这种现象与水井含水层的导水系数有关,含水层导不系数越小,这种现象越明显,用一般多元回归方法无法较好地扣除井水位中“记忆”滞后影响,作给出了一种可以扣  相似文献   
999.
中国四川地区地球磁场强度的长期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 Thellier 逐步热退磁法,主要测定了我国四川一些地区新石器时期至明、清各朝代的地球磁场总强度值。本文结果表明,在过去5000多年里,该地区地球磁场的总强度随时间呈较大幅度的变化。将该地区与我国其它相关地区地球磁场总强度的长期变化曲线进行对比研究的结果表明:变化的总趋势大致可比,但最高值出现的时间不同.从过去四千年间,新疆、四川、广东、福建及洛阳一些地区的地球磁场强度变化曲线中最高峰和跨时千余年的"M"型变化中低峰出现的时间推得的滞后速度在0.01°-0.03°/a 之间。  相似文献   
1000.
电提取过程中极化现象的讨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占元  崔爱明 《物探与化探》1998,22(3):211-215,210
用测定资料对极化现象在电提取过程中的影响程度给出定量的估计办法,以及在寻找消除极化影响途径方面所作的考虑和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