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6篇
测绘学   10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77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01.
长江新滩滑坡体的力学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新滩滑坡机制和评价滑坡体的稳定性,笔者对新滩滑坡体开展现场和室内的一系列力学试验,确定出新滩滑坡前后的C、ψ值,供稳定性计算使用。实践表明,推荐的力学参数合理,获得的结论正确。同时也说明,原位力学试验最佳。  相似文献   
102.
滑坡体位移的不等时距灰色预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根据需要,提出了不等时距的灰色预测GM(1,1)模型,它克服了等时距GM(1,1)预测模型要求原始数据列连续的缺陷。用提出的模型对碧口水电站右坝肩滑坡体从1982年到1989年(1987年空缺)的实际观测资料进行预测,所得结果与实测值误差均在5 mm以下,并用此模型预测了1990年到2005年三个监测点的水平位移年平均累计值及相应的年均速率,指出了该滑坡体可能滑动的年限,为工程实际提供依据,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3.
104.
华建军 《地下水》2013,(3):142-144
对金盆水库大坝右岸放水洞进口新滑坡体的工程地质特征、变形原因、发展趋势及稳定性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滑坡体属于初具雏形正在发展的浅层推移式覆盖层滑坡,现状处于滑坡体发展的初始蠕变拉裂变形过程,根据新滑坡体的结构及变形特征,提出采用坡面及坡体排水、坡体加固、坡脚支档加固综合方法,进行滑坡体治理。  相似文献   
105.
文章通过对青海省某区滑坡体、工作基准区及抗滑桩设置“强制对中底座和棱镜”监测点、“强制观测墩”工作基点,进行电子全站仪周期性观测,利用极坐标法、三角高程法测量原理,进一步论证了抗滑桩在此滑坡体中的积极作用;阐述了滑坡监测中“曲线波动”的定性分析和对滑坡体及抗滑桩稳定性的判断.  相似文献   
106.
张硕  郑畅 《城市地质》2015,(Z2):113-117
西久公路是青海省南部的一条重要省道公路,是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通往省会西宁的唯一通道。本文针对西久公路K359处军功镇山体滑坡原治理方案采用渗水隧道方式处理地下水遇到的施工风险大、进度缓慢等问题,从安全、进度、经济等各方面比选渗水隧道与辐射井两种不同方式控制滑坡体内地下水的效果,并通过实践检验了辐射井结合水平井技术治理地质灾害的效果。应用辐射井技术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时确保了滑坡体安全、节省了工程投资并减少了公路隐患,具有现实的工程指导意义,为公路边坡治理工程提供了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107.
土石混合滑坡体地表地形复杂,土、石混杂堆积,结构松散,探测难度大,目前尚缺乏有效的物探手段.本文首次尝试将小台阵二维微动剖面探测技术应用于衡阳市拜殿乡的土石混合滑坡体探测.探测结果揭示,该滑坡体上部为砂质黏性土层,含块石较多;下为全风化花岗岩层,岩性较为均匀,块石含量少,其顶部为该滑坡体潜在的滑动面.滑动面在滑坡体后缘较陡、中部较为平缓,从而后缘的重力失稳、滑动风险更大.滑坡体的滑床(中-强风化花岗岩、微-未风化花岗岩)埋深在10 m以下,起伏变化较大,但岩体相对致密、完整,稳定性好,不易滑动.探测结果与钻探资料较为吻合,为评价滑坡体稳定性、设计合理的治理方案提供了地球物理依据.  相似文献   
108.
三峡地区石柱县陶家坝滑坡体物性特征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付治国  靳拥护 《华北地质》2005,28(3):168-173
对三峡库区石柱县陶家坝滑坡体的物性特征及稳定性的研究,目的是为库区三期地质灾害的勘察与治理提供参考依据。通过对该滑坡体的工程地质勘察(以钻探手段为主),取得了滑坡体的各种岩性物理学性质的一系列参数。同时采用传递系数法,分不同类型的工况条件进行稳定性系数和推力计算。具体分下面几种情况:1)天然状态下;2)连续高强度降雨状态下;3)降雨加地震作用状态下。研究上述三种情况在库区二期蓄水将滑坡体部分淹没状态下所引起的变化情况,得出的结论是:天然状态下,滑坡体稳定系数为1.58~1.65,为稳定状态;但在出现连续高强度降雨情况下,滑坡体稳定系数为1.03~106,滑坡欠稳定;若形成暴雨与地震的叠加作用,滑坡体稳定系数变为1.02,滑坡体处于不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09.
北川震后滑坡体表层土壤颗粒组成及团聚体空间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滑坡作为西南地区常见的地质灾害,对坡面土壤结构和植被扰动极大。本文以北川擂鼓镇凤凰山震后滑坡体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选取滑坡区(Ⅰ)、过渡区(Ⅱ)和未破坏区(Ⅲ) 3个样地,结合网格取样和室内分析,运用地统计学和经典统计学方法对其颗粒组成和土壤团聚体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 3样地的土壤颗粒组成均以砂粒为主,显著大于黏粒和粉粒。土壤颗粒组成分形维数与砂粒含量呈极显著性负相关,与黏粒和粉粒含量均呈极显著性正相关。(2)Ⅰ样地中>5 mm的风干性团聚体含量最低,Ⅲ最高。3样地的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均以>2 mm的粒径为主,总体上呈现出团聚体数量随粒径的减小而减小的趋势。风干和水稳性土壤团聚体的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值均表现为Ⅰ样地<Ⅱ样地<Ⅲ样地,风干性团聚体分形维数表现为Ⅰ样地≈Ⅱ样地>Ⅲ样地,水稳性团聚体分形维数表现为Ⅰ样地>Ⅱ样地>Ⅲ样地。(3)风干和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性参数和土壤颗粒组成的半方差函数理论模型拟合程度均较好。除水稳性土壤团聚体MWD表现为中等强度空间自相关外,其他团聚体稳定性参数均表现为强烈空间自相关性;黏粒表现为中等空间自相关性,粉粒和砂粒表现为强烈的空间自相关。(4)风干和水稳性土壤团聚体MWD和GMD值从Ⅰ样地至Ⅲ样地大致呈逐渐增加趋势,而土壤团聚体分形维数则呈相反分布规律;土壤颗粒组成从Ⅰ样地至Ⅲ样地呈砂粒含量逐渐减少而黏粒含量逐渐增加的规律。综上,滑坡体表层黏粒土壤大量流失后,表层土壤沙砾化,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降低,表现出较强的结构性空间自相关。  相似文献   
110.
滑坡位于柑子沟西,前后缘高程为135/380m,滑坡体呈缓坡状地貌,主滑方向210°。滑体两侧界限基岩出露,为粉砂岩。滑体物质以粉质粘土夹碎石为主,局部夹碎块石。滑体中部有复建公路通过,人为改造作用强烈。该滑坡坡体结构较完整,坡度在29°~31°,近期无明显变形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