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891篇 |
免费 | 2394篇 |
国内免费 | 2961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39篇 |
大气科学 | 1448篇 |
地球物理 | 2151篇 |
地质学 | 10370篇 |
海洋学 | 442篇 |
天文学 | 48篇 |
综合类 | 1257篇 |
自然地理 | 209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56篇 |
2023年 | 509篇 |
2022年 | 612篇 |
2021年 | 670篇 |
2020年 | 549篇 |
2019年 | 626篇 |
2018年 | 435篇 |
2017年 | 447篇 |
2016年 | 509篇 |
2015年 | 546篇 |
2014年 | 945篇 |
2013年 | 686篇 |
2012年 | 838篇 |
2011年 | 933篇 |
2010年 | 813篇 |
2009年 | 818篇 |
2008年 | 848篇 |
2007年 | 644篇 |
2006年 | 669篇 |
2005年 | 598篇 |
2004年 | 502篇 |
2003年 | 607篇 |
2002年 | 543篇 |
2001年 | 483篇 |
2000年 | 363篇 |
1999年 | 362篇 |
1998年 | 358篇 |
1997年 | 284篇 |
1996年 | 359篇 |
1995年 | 330篇 |
1994年 | 266篇 |
1993年 | 199篇 |
1992年 | 184篇 |
1991年 | 129篇 |
1990年 | 117篇 |
1989年 | 92篇 |
1988年 | 23篇 |
1987年 | 26篇 |
1986年 | 23篇 |
1985年 | 14篇 |
1984年 | 12篇 |
1983年 | 18篇 |
1982年 | 18篇 |
1981年 | 11篇 |
1980年 | 6篇 |
1979年 | 6篇 |
1976年 | 12篇 |
1975年 | 10篇 |
1974年 | 8篇 |
1965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在中国北方发现的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多位于河谷两侧的阶地上。这种地方取水近而又不卑湿,较适于人类居住,因此这些遗址的分布,明显地受到地质条件的控制。当文明社会兴起后,中国人就开始把这些经验整理起来,记入典籍。成书于两千多年前的《管子》一书中,就有了这样的概括:"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勿近旱,而水用足;下勿近水,而沟防省"。 相似文献
92.
《青海气象》2016,(2)
利用常规地面、探空、卫星云图、各物理量场以及各数值模式资料,对玉树州南部地区一次降水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500h Pa高空中高纬度形势为两槽一脊型,北部下滑的冷空气和南支槽前的西南暖湿气流汇合在玉树南部区域时,容易触发玉树州南部地区大降水过程;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对大降水过程的发生起了重要作用;水汽条件充足是此次大雨天气出现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当水汽通量散度中心值A-16 g/(h Pa×cm2×s)时,有利于降水天气出现;玉树南部地区处在假相当位温(总温度)密集带,且其值大于80℃(76℃),并存在高能舌,可以作为未来24小时玉树地区出现强降水的预报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3.
黄石市罗桥地区土壤镉污染的环境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黄石市罗桥地区土壤中镉元素污染的环境地球化学调查研究表明:1)罗桥地区土壤Cd的背景值为0.068×10-6. 2)不同性质的土壤中,Cd的全量及有效态含量也有差异.其含量大小依次为:排放污水水沟污泥 > 水稻土 > 岗地土. 3)距污染源不同距离、不同深度的土壤样品中Cd的污染程度也不同.Cd污染主要集中于土壤的表面,很少向下迁移.污水样品中的Cd含量也随着排污上游到下游因污水的净化能力增强而降低. 4)对于各污染土壤样品,土壤中各形态Cd含量关系依次为:残余态 > 交换态 > 铁锰氧化物结合态 > 水溶态 > 有机态.5)因污水排放及污水灌溉引起的水型污染是罗桥地区土壤Cd污染的直接来源.大冶有色金属冶炼厂废气排放也是罗桥地区土壤Cd污染的另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94.
选取云南省区域台网46个地震台从2007年11月—2009年10月的宽频带噪声数据, 通过互相关方法获得经验格林函数, 采用自适应时频分析方法获取相速度频散曲线, 并且反演得到8—40 s的相速度分布图. 研究结果表明: 云南地区短周期相速度低速异常与地表断裂带分布和沉积层厚度密切相关; 在短周期相速度分布图上, 红河断裂南北段呈现差异, 表明红河断裂南北段周边介质存在物性差异, 这可能是造成地震活动南北差异的主要原因; 长周期相速度分布图显示, 红河断裂和小江断裂带存在低速异常, 可能是切穿地壳的超壳断裂, 该低速异常可能与深部热作用有关; 红河断裂和小江断裂带交汇地区存在高速异常, 该高速异常体对川滇块体深部介质向南运动可能起到了阻挡的作用. 本文结果为下一步反演云南地区的三维剪切波速度结构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5.
选取内蒙古中部地区定点形变观测中受降雨、大风、气压干扰以及地震波影响的典型数据,采用S变换,对该地区形变观测中4种主要干扰信号的时频响应特征进行分析与讨论。结果表明,降雨干扰信号主要集中在低频区域,其频率先增大后减小;大风干扰表现为高频干扰,时频域能量强度与观测曲线受风扰影响变化幅度成正比;气压干扰信号的优势频率分布在低频段内;地震波影响中VP垂直摆和JCZ地震计记录的地震波较为相似,但VP垂直摆记录的频段要小于JCZ地震计,VP垂直摆主要记录的是低频地震波。同时,4种干扰信号的时频域频率、能量强度随时间变化趋势与数据观测时域变化趋势相一致。 相似文献
96.
苏皖地区大陆岩石圈地幔的长时性--地幔橄榄岩捕虏体的锇同位素模式年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中国(USTC)和法国(CRPG)两个实验室测定了苏皖地区地幔橄榄岩捕虏体全岩的锇同位素组成,结果187Os/188Os=0.119~0.129(USTC,n=25,n为样品数,下同)和0.117~0.131(CRPG,n=17).大部分样品的Os同位素组成(<0.1290)呈亏损特征,Os同位素组成与主量成分之间有线性相关性.用187Os/188Os-Al2O3代用等时线法获得的模式年龄为(2.5±0.1)Ga(USTC)和(1.9±0.1)Ga(CRPG),为晚太古代-早元古代.样品组中最低的187Os/188Os比值为0.119(USTC)和0.117(CRPG),相应的Re亏损模式年龄为1.1Ga(USTC)和1.4Ga(CRPG),为中元古代.锇同位素模式年龄表明苏皖地区新生代玄武岩中包含的地幔橄榄岩捕虏体具有古老的形成年龄(早元古-中元古代),它们是经过显生宙岩石圈地幔减薄作用后的残余地幔的碎片,而不是显生宙"置换作用"中产生的新生地幔. 相似文献
97.
通过对桂东县流源地区的成矿规律与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区内矿脉主要受NE向断裂控制,地球化学异常有效地反映了各矿床点的分布.根据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控矿规律,分析了异常区的预测矿种及找矿意义,预测了两个多金属矿远景区,为区内找矿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98.
通过对黔东北松桃-江口地区寒武系牛蹄塘组调查研究及系统的样品控制,以岩石学、层序地层学、微量元素地球化学为技术手段,研究发现该组地层岩石主要为富含炭质细碎屑岩组合,沉积构造丰富,识别出该地层组为完整的三级层序,自下而上可进一步划分为盆地-大陆斜坡-深水陆棚相沉积。微量元素总体上富亲铜、亲铁元素,贫亲石元素;以V、Ni、Mo、Re、As、Cd、U元素丰度及U/Th、δU、V/(V+Ni)、V/Cr、Ni/Co比值指标证实研究区牛蹄塘组中下部沉积条件均位于氧化界以下,属于贫氧-厌氧还原环境,为区域上V、Mo等元素的超常富集提供必要条件,至本组上部为贫氧-弱氧化环境,划分出Ⅶ个氧化还原幕次,细化了研究区牛蹄塘组沉积环境条件及其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99.
八宿吉利地区寒武纪变质花岗岩位于曲扎湖-提卡一带,主要由变质二长花岗岩和变质花岗闪长岩组成。这一新发现对于认识和恢复原特提斯构造历史演化具有重要意义。锆石CL图像显示变质花岗岩锆石为岩浆成因。锆石LA-ICP-MS测年得出片理化变质二长花岗岩年龄为503.7±4.7Ma、变质花岗闪长岩年龄为494.7±3.4Ma,表明该岩体形成时代属于寒武纪。通过岩石地球化学分析,变质二长花岗岩SiO2含量介于69.87%~79.89%之间;变质花岗闪长岩SiO2含量介于66.63%~70.15%之间。前者Al2O3含量变化于12.36%~14.82%,Na2O含量为2.54%~7.16%,K2O含量为0.15%~5.95%,K2O/Na2O=0.02~2.34;后者Al2O3含量变化于14.66%~15.41%,Na2O含量为3.60%~5.63%,K2O含量为0.77%~2.78%,K2O/Na2O=0.14~0.77,属于钙碱性-碱性过铝质花岗岩。在侵入岩构造环境Rb-(Y+Nb)判别图解、Rb-(Yb+Ta)判别图解中,样品均落入"火山弧花岗岩"区域中,表明其形成于大陆边缘火山弧环境。结合锆石测年结果及区域地质背景分析,认为吉利地区变质花岗岩形成于冈瓦纳大陆裂离卡穷微陆块阶段,同时表明原特提斯洋形成最早时限可追溯至寒武纪。 相似文献
100.
桐柏地区银多金属矿形成于北秦岭造山带燕山晚期伸展构造环境下前陆盆地发生阶段.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层建造.赋矿构造为层间剥离断层及顺层正断层.燕山晚期花岗岩、花岗斑岩为成矿的热动力条件,并提供了部分成矿物质.矿床具一般热液矿床的特点,形成于天水一岩浆循环系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