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101篇
测绘学   4篇
地球物理   26篇
地质学   367篇
海洋学   18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3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西藏佩枯错盆地晚更新世以来河湖相沉积剖面的孢粉分析显示,该地区在晚更新世早期的127—72kaB.P.时期,气候温和湿润,植被以针阔叶混交林为主;至66—56kaB.P.时期,气候转变为温凉略干,植被转为疏林草原;在56—49kaB.P.时期,气候温凉潮湿,植被又转为针阔叶混交林为主的森林草原;而在49—46kaB.P.时期,气候温和偏干,植被转为疏林草原;在46—31kaB.P.时期,气候寒凉湿润,植被表现为温度进一步下降的疏林草原;在31—15kaB.P.时期,环境向寒冷方向发展,植被转为高寒草原;自11kaB.P.(全新世初期)开始,气候由温暖偏干转变为温凉偏湿,植被由灌丛草原转变为森林灌丛草原。这表明自晚更新世以来,该区气候环境是在逐渐变干的总趋势上,经历了多次明显的冷暖与干湿波动。  相似文献   
82.
毛乌素沙地北缘泊江海子剖面粒度特征及环境意义   总被引:12,自引:8,他引:4  
隆浩  王乃昂  李育  王晨华 《中国沙漠》2007,27(2):187-193
通过毛乌素沙地现代风成沙的粒度与泊江海子剖面沉积物粒度特征对比分析,确定了剖面中4个层位(290—210 cm、190—160 cm 、153.5—123.5 cm、50—40 cm)基本属于风成砂沉积,并且这些风成砂中间夹杂着三次湖相沉积,结合14C年代测定,我们认为此区域在4 000—5 000 a BP存在以下沉积(气候)旋回:至(4 958±84)a BP,沉积风成砂,反映该时期风沙活动强烈,气候干燥,冬季风强盛;(4 958±84)a BP前后,沉积物为灰绿色湖相层,表明这一时期存在短暂的湖面扩展,沙漠退缩;(4 958±84)—(4 793±74)a BP,沉积风成砂,反映了湖泊的退缩和沙漠的扩展;(4 793±74)—(4 536±70)a BP,湖相沉积物,反映了流域降水量的增多;(4 536±70)—(4 085±67)a BP沉积风成砂后,(4 085±67)a BP前后又出现了短暂的湖相沉积,之后又是风成砂沙沉积。  相似文献   
83.
山东中新世山旺组生物群的古生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山东临朐产出的中新世山旺组化石群,保存精美、属种分异度高。50多年来,经发掘和研究,目前已从约30余米的硅藻页岩沉积中报导了真菌、硅藻、介形虫、孢粉、昆虫、鱼类、两栖动物、爬行类、鸟类、哺乳动物及遗迹化石等十几个门类的化石,共计400余属700多种。本文总结了化石与周围无机界的关系、化石的埋藏特征、形成原因以及相关古生态学问题――古气候、古温度、古纬度、古地形、山旺湖的水文性质、湖水的季节性变化与硅藻页岩的纹层、动植物群的营养结构以及山旺盆地的沉积历史。  相似文献   
84.
通过对西藏海拔最高、面积最大湖泊-纳木错周缘湖相沉积、湖岸堤的野外调查和湖岸阶地的水准测量,发现在纳木错沿岸拔湖48m以下,发育有6级湖岸阶地,拔湖48~139.2m发育有高位湖相沉积。湖相沉积物的同位素测年结果表明,纳木错湖泊发育与藏北高原东南部古大湖演化可划分为3个阶段:①116~37kaB.P.间的古大湖期;②37~30kaB.P.间的外流湖期;③30kaB.P.以来的纳木错期。根据纳木错晚更新世以来湖相沉积中粘土矿物的X光衍射分析结果,以及采用比值法、高岭石法和衍射峰法的研究,探讨了粘土矿物所显示的环境变化信息。粘土矿物成分变化表明,该区已具备了寒温带干旱、半干旱区的气候环境特征。为研究青藏高原的湖泊演化、气候变化、古地理变迁及其隆升过程等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85.
碳酸盐岩基质与缝合线的生烃和排烃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碳酸盐岩不同组成部分有机碳和热解(Rock-Eval)的分析,探讨了其各组成部分的有机质丰度和生排烃特征.碳酸盐岩在有机质分布上具极强的非均质性,缝合线和纹泥层、泥灰岩及灰泥岩有机质丰度比较高,基质有机质丰度最低.泥灰岩或灰泥岩由于其厚度往往比较稳定,分布面积广,可作为好的生油岩.在相近的深度上,碳酸盐岩的不同组成部分基本同时生烃和排烃,缝合线排烃效率最高,其次为纹泥和泥灰岩等,基质的排烃效率最低.  相似文献   
86.
对采自沱沱河盆地通天河剖面渐新世雅西措群和中新世五道梁群地层中的湖相灰岩和白云岩样品进行了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湖相碳酸盐岩稀土元素总量(∑REE)变化于36.23×10-6~189.64×10-6,28件样品平均值为78.58×10-6。稀土元素的页岩标准化配分形式具有中组稀土富集的特点,正铕异常极为明显,在渐新统与中新统界线处Eu/Eu*比达到最大值7.15,这也是首次在陆地湖泊沉积记录中观察到的正Eu异常。根据稀土元素的分布以及Eu与Ba含量的同步变化特点,提出该区湖相碳酸盐岩中Eu的异常富集可能与湖底喷流热水有关。   相似文献   
87.
柴达木盆地西部古近纪—新近纪湖相生物礁的发现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柴达木盆地西部古近纪和新近纪地层中发育了典型的湖相生物礁,可以分为由基质支撑的叠层石礁、凝块礁和骨架支撑的藻礁3大类型,并对每种类型中亚类的特征和建造生物进行了简要介绍。生物礁孔隙度高、渗透性好,是优质储层。孔隙类型丰富多样,主要有骨架孔隙、体腔孔隙、粒内孔隙、溶孔等10种孔隙类型。生物礁的地震响应和测井曲线特征明显,在研究取心井段生物礁地球物理响应特征的基础上可以有效的识别和预测生物礁。综合应用古生物分析、孢粉分析、同位素分析、古地磁分析、地球化学分析和地球物理特征分析等技术手段,并结合生物礁发育的沉积条件和构造背景,初步探讨了生物礁对柴达木盆地古气候、古地理位置、古构造、古水介质、古沉积环境和青藏高原的隆升等方面的研究意义以及对油气勘探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88.
陶书华 《地质论评》2008,54(3):335-342
棋子山运动是一次强烈的地质构造运动。它使老黄土下部及其同期异相的湖积层发生了一系列的构造变动——断层、褶曲(向斜、背斜)等;使我国北方的地貌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变,许多大的湖泊如泥河湾古湖、三门古湖等都在此时灭亡;桑干河、汾河、渭河、黄河等都在此时形成。棋子山运动发生在老黄土下部堆积之后,老黄土上部堆积之初;在地磁柱上属安比拉亚时,其绝对年龄为距今049~050 Ma。由于棋子山运动的发生,在河谷地带和山前平原生成了非常良好的蓄水构造,成为许多大、中城市的供水水源地和矿产生成地;同时也由于棋子山运动的发生,使断裂的复活、地震的发生、边坡的坍塌,给许多工程带来了不利因素和造成了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89.
利用南极中山站地区的冰退速率和奈拉湖湖相沉积物中的硫浓度分布特征推算了奈拉湖的沉积速度。以硫元素浓度作为湖相沉积物中生物活动强度的指标,对比了西南极长城站地区西湖沉积物和东南极中山站奈拉湖沉积物中生物活动强度的变化趋势,并与D10冰芯中反映海洋生物活动强度的指标CH3SO-3的浓度变化趋势作对比。结果表明,4000aB.P.以来三者的历史变化趋势是明显一致的,1850~1150aB.P.是生物活动的最宜期,这是全球环境变化在不同地点、不同类型沉积物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90.
织金地区位于黔西晚二叠世陆源碎屑沉积的东北缘,为龙谭型含煤沉积,属障壁—泻湖体系。该区煤系上部2煤段的沉积特征代表了一种低能、小规模的障壁—泻湖体系,沉积相由潮坪、淡化泻湖、泥炭沼泽和低能障壁相组成,可称为低能障壁—泻湖含煤沉积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