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5篇
  免费   172篇
  国内免费   423篇
测绘学   37篇
大气科学   172篇
地球物理   98篇
地质学   1278篇
海洋学   107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44篇
自然地理   273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128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23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152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2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50年   5篇
  1948年   4篇
  1946年   3篇
  1944年   3篇
  1943年   4篇
  1942年   5篇
  1941年   2篇
  1940年   3篇
  1936年   2篇
  193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中化地质矿山总局湖南地质勘查院成立于1973年,为直属中化地质矿山总局领导的全民事业单位。该院具备固体矿产勘查甲级、勘查工程施工乙级、水工环地质调查和岩矿鉴定岩矿测试丙级资质,还具备测绘乙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乙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勘查、施工乙级资质,下设实验室拥有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发的计量认证证书。  相似文献   
92.
根据2010年4—5月国家基金委南海多学科综合航次在南海中部和北部的调查资料,利用抽真空气相色谱法测定海水中溶存甲烷浓度,分析了该海区上层海水中溶存甲烷的浓度、饱和度及海气交换通量。南海中部和北部表层海水中溶存甲烷浓度范围为1.15—5.6nmol·L?1,平均值为2.2nmol·L?1,饱和度范围为59.7%—298.8%,59%站位的溶存甲烷处于过饱和状态。甲烷海气交换通量范围分别为?17.7—61.3μmol·m?2·d?1(根据 LM-86方程计算)和?27.9—119.6μmol·m?2·d?1(根据 W-92方程计算)。南海是大气中甲烷的来源之一,年甲烷辐射量估算值为2.7×10?2—4.0×10?2Tg·a?1。  相似文献   
93.
全新世以来江苏中部地区海岸的淤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凌申 《台湾海峡》2006,25(3):445-451
全新世以来,江苏中部地区经历了由海洋向陆地的演化过程,海岸线的演化以淤进为主,大致经历了三个过程:早全新世(10~7kaBP)本区为浅海环境,海岸线抵西部山地,中全新世(7~3kaBP)海岸以缓慢淤进为主,古砂堤发育.晚全新世(3kaBP以来)因黄河夺淮,海岸东迁迅速,形成广袤的滨海平原.  相似文献   
94.
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摘要:本文通过分析2016年春季航次在浙江中部海域3条断面的观测资料,结果表明:(1)在断面的10~25米层左右观测到了"中层冷水"现象以及在上层观测到微弱的上升流;(2)在浙江中部海域的上层观测到较弱的上升流;(3)春季,在浙江中部海域观测到了丰富的温跃层、逆温跃层以及盐跃层现象。(4)台湾暖流水向上爬坡对跃层的变化有一定的影响,使得跃层厚度变小,跃层强度加强,但是强度并不足以冲破跃层到达表层。  相似文献   
95.
1原始资料分析南黄海中部主要包括南黄海中部平原、黄海槽浅谷、济州岛西北部沙脊地形、苏北岸外舌状地形体系、侵蚀堆积斜坡等地形单元,地形结构较为复杂,同时由于采集环境和采集设备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采集的浅地层剖面数据信噪比较低,多次波干扰严重,多次波的存在影响地震成像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干扰地震资料的解释。  相似文献   
96.
97.
98.
南黄海中部泥质沉积成因和物源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南黄海沉积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泥质沉积的形成过程和动力机制及其物质来源。许多学者对南黄海中部泥区的成因和物源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比较局限,缺少系统性。现有研究认为南黄海泥质沉积的形成受黄海冷水团和上升流的影响,但黄海冷水团并不是其形成的必要条件。对泥区物源的研究,主要考虑现代黄河物质、老黄河物质以及长江物质对其的影响,并且仅是定性的研究。对于朝鲜半岛物质对南黄海中部泥区的影响,国内的研究更是寥寥无几。海水对海底基岩的侵蚀沉积以及黄海暖流对海底沉积物的改造和再悬浮作用对南黄海中部泥区沉积的贡献仅是个别学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99.
利用1979-2018年实测降水资料对同期中国区域地面气象要素数据集(China Meteorological Forcing Dataset,CMFD)、中国全球陆面再分析40年产品(CRA-40/Land,CRA-40)再分析降水资料在湖南省内的均值、年际变化和相关性等进行比较评估.结果表明:(1)在年平均降水分布...  相似文献   
100.
人地挂钩是减量规划时代破解用地矛盾的具体落实.有关湖南省人地挂钩平衡研究尚属少见.在省级和地市级2个尺度,预测进城落户新增城镇建设用地需求以及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潜力基础上,开展人地挂钩平衡分析.结果表明,至2025年,全省城镇因吸纳农村人口需新增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为7.23×104 hm2,而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现实潜力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