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08篇 |
免费 | 254篇 |
国内免费 | 18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6篇 |
大气科学 | 8篇 |
地球物理 | 44篇 |
地质学 | 760篇 |
海洋学 | 56篇 |
综合类 | 56篇 |
自然地理 | 2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篇 |
2024年 | 25篇 |
2023年 | 28篇 |
2022年 | 37篇 |
2021年 | 29篇 |
2020年 | 17篇 |
2019年 | 28篇 |
2018年 | 22篇 |
2017年 | 20篇 |
2016年 | 28篇 |
2015年 | 33篇 |
2014年 | 55篇 |
2013年 | 33篇 |
2012年 | 44篇 |
2011年 | 49篇 |
2010年 | 45篇 |
2009年 | 48篇 |
2008年 | 49篇 |
2007年 | 33篇 |
2006年 | 34篇 |
2005年 | 42篇 |
2004年 | 19篇 |
2003年 | 23篇 |
2002年 | 22篇 |
2001年 | 21篇 |
2000年 | 22篇 |
1999年 | 17篇 |
1998年 | 18篇 |
1997年 | 19篇 |
1996年 | 18篇 |
1995年 | 14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16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11篇 |
194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1.
随着浅部煤炭资源逐渐枯竭,我国煤矿相继进入深部开采阶段,煤与瓦斯突出灾害愈趋严重,采用水力割缝技术对煤体卸压是煤与瓦斯突出防治的一种有效手段。以平顶山某煤矿深部突出煤层为例,进行了不同水力割缝布置方式对煤层卸压防突效果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计算了水力割缝切割煤体横向深度,建立了水力割缝三维有限元模型,数值模拟得到了三种水力割缝布置方式(平行、菱形、交错)对煤体X、Y向应力场影响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交错排列的水力割缝布置方式导致应力降影响范围几乎覆盖整个煤层,X向、Y向应力降显著,应力降幅度分别为91.6%、97.8%,均大于其他两种布置方式。因此交错排列的水力割缝布置方式既可以满足卸压范围需要,同时也能够较好释放深部煤层应力,卸压防突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12.
地面钻井抽采工作面上覆采动区的煤层瓦斯,能很好地解决低透气性煤层的瓦斯抽采难题,但因钻井的成井率低,严重限制了该技术的推广应用。通过对钻井布置、钻井结构、钻井采气及井底层位、钻井施工技术与管理等影响成井的关键因素的研究,并将地面抽采瓦斯钻井成井技术在新集一矿进行实际应用,发现施工的12个地面抽采瓦斯钻井百分之百成井,为地面钻井法抽采瓦斯的成功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13.
《岩土力学》2019,(12):4581-4589
基于自主研发的多场耦合煤层气开采物理模拟试验系统,开展了不同顺层钻孔布置间距条件下的瓦斯抽采物理模拟试验,对瓦斯抽采过程中煤层瓦斯压力及抽采流量的演化规律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煤层内不同测点的气压随着与抽采管之间距离的减小,下降速率加快;当受抽采叠加效应影响时,在相同距离条件下抽采管之间区域的气压下降速率大于外侧,且在抽采开始后该气压差异迅速到达峰值后呈下降趋势,而距离抽采管越近的区域,或随钻孔布置间距增加,叠加效应均减弱;在煤层垂直于钻孔的断面上,气压梯度与抽采瞬时流量存在幂函数关系,随着钻孔布置间距减小,或数量增加,同一位置的气压下降速率增大,抽采瞬时流量下降速率加快,累计流量增加,煤层渗透性系数ɑ值增大,说明煤层瓦斯抽采效率更高。研究结果可为现场合理布置抽采钻孔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14.
未开采煤层瓦斯含量及影响因素研究,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研究工作,以铁法盆地晓南矿未开采的14#煤层为例,系统分析了影响瓦斯含量的地质因素。采用灰色关联方法,对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建立了灰色关联模型,并计算出各影响因素的关联度。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晓南矿14#煤层瓦斯含量的主要地质因素有煤的变质程度、地质构造、煤层厚度及煤层埋深等。并用多元回归对其进行了瓦斯含量预测。这为未开采煤层瓦斯含量的研究提供了科学方法,并为该煤矿的安全开采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815.
816.
817.
在斯瓦尔巴群岛西部的高分辨率地震剖面上可识别出强似海底反射(BSR)(振幅变化大)。据高频海底水听器(HF-OBH)资料计算,在BSR之上速度达1840m/s,暗示沉积物含气体水合物;BSR之下出现低速层,认为含气沉积物所致,厚度12-25m。另外,在经典的水合物稳定带(HSZ)之内。可识别出含游离气的两个低速层,而理论上这里不存在游离气。 相似文献
818.
淮北市临涣矿区位于安徽省北部,10煤层属于目前开采最深煤层,煤质优良,开采价值大,安全隐患高,本文探讨了10煤层煤岩特征、主要性质,安全隐患主要为瓦斯含量高及含水层突水隐患,希望能够为广大同行在工程中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19.
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