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10篇 |
免费 | 252篇 |
国内免费 | 18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6篇 |
大气科学 | 8篇 |
地球物理 | 44篇 |
地质学 | 760篇 |
海洋学 | 56篇 |
综合类 | 56篇 |
自然地理 | 2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篇 |
2024年 | 25篇 |
2023年 | 28篇 |
2022年 | 37篇 |
2021年 | 29篇 |
2020年 | 17篇 |
2019年 | 28篇 |
2018年 | 22篇 |
2017年 | 20篇 |
2016年 | 28篇 |
2015年 | 33篇 |
2014年 | 55篇 |
2013年 | 33篇 |
2012年 | 44篇 |
2011年 | 49篇 |
2010年 | 45篇 |
2009年 | 48篇 |
2008年 | 49篇 |
2007年 | 33篇 |
2006年 | 34篇 |
2005年 | 42篇 |
2004年 | 19篇 |
2003年 | 23篇 |
2002年 | 22篇 |
2001年 | 21篇 |
2000年 | 22篇 |
1999年 | 17篇 |
1998年 | 18篇 |
1997年 | 19篇 |
1996年 | 18篇 |
1995年 | 14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16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11篇 |
194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122.
123.
124.
改进了游离二氧化硅(fSiO2)测定中试样的分解方法,采用硫-磷混酸替代单独使用磷酸分解试样,防止了焦磷酸盐的形成,同时,氟硼酸对fSiO2的溶解率符合测定要求。改进的方法用于标准物质中fSiO2的测定,结果与标准值或磷酸溶矿重量法相符。对于ω(fSiO2)=3.26%的标样10次测定的RSD为2.4%。 相似文献
125.
炼油厂将常压塔顶油和减一线油作为重整原料,但由于氯含量过高(30×10-6)无法利用,传统方法是将其中的有机氯转化为无机氯化氢后脱除,但其对加氢催化剂有毒害,采用常顶瓦斯油吸附法可直接脱除微量氯。 相似文献
126.
对沙虫干抽提物成分的组成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 :游离氨基酸含量 w为 10 .3% ,占抽提物含氮物质的 77.9%。抽提物组成中 ,呈甘味的 Gly(3.2 % )、Ala(2 .5% )和呈鲜味的 IMP(0 .2 7% )、Glu(0 .2 5% )、琥珀酸 (0 .35% )等成分同沙虫干独特的风味有关 ,Na 、Cl-等无机离子也同其呈味相关。此外 ,牛磺酸含量 w高达 3.2 % ,是富含牛磺酸的一种海洋生物 ;精氨酸的含量 w亦较高 ,为 1.2 %。 相似文献
127.
128.
为了进一步探究突出煤−瓦斯两相流在不同巷道布置方式下的动力学行为,利用多场耦合煤矿动力灾害大型物理模拟试验系统,开展了T型巷道布置方式下的煤与瓦斯突出试验,得出了两相流运移过程中冲击力与静压的演化特征。结果表明:直线主巷内冲击力随时间呈多峰值震荡衰减趋势,体现了突出过程的脉冲特性,且距突出口越近,冲击力震荡次数越多;分岔两侧支巷内冲击力突出前期呈现两种演化趋势,其一是迅速增大至峰值后缓慢下降,其二是缓慢增大后缓慢下降;距分岔结构中心左侧1 500 mm处出现了较大冲击力值,出现重度危险区域,而右侧则在距500 mm和1 900 mm处。利用突出运移动态图像将整个过程分为单相气流和两相流两个阶段,单相气流阶段中分岔后支巷的冲击力就迅速上升至峰值,而在两相流阶段分岔前主巷的冲击力上升至最高值,存在分岔后冲击力峰值高于分岔前的现象。突出过程中,巷道壁面上静压值总体偏低;静压随时间呈间歇式波动发展,且其峰值点自煤层由近及远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距突出口越远,直线主巷内静压出现峰值的时刻越滞后;分岔支巷内静压左右两侧的演化近似,随着时间推进,分岔结构前后静压衰减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29.
130.
自驱修孔钻头是修复失效长钻孔的有效技术手段,为进一步提高修孔速度和瓦斯抽采效果,本文基于射流反冲理论,分析了射流反冲力与喷嘴参数的关系,构建了自驱修孔钻头旋转力学理论模型。采用LS-DYNA开展不同结构钻齿破煤过程,分析了不同钻进压力和扭矩作用下钻齿对煤体破坏形式和钻齿破煤体积变化规律,并开展了破煤实验验证数值模拟结果。形成了自驱修孔钻头参数确定方法,设计了自驱修孔钻头,并在郑煤集团超化煤矿22煤柱面底抽巷进行了工程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喷嘴张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