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96篇 |
免费 | 52篇 |
国内免费 | 8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1篇 |
大气科学 | 6篇 |
地球物理 | 89篇 |
地质学 | 315篇 |
海洋学 | 19篇 |
综合类 | 49篇 |
自然地理 | 4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18篇 |
2022年 | 30篇 |
2021年 | 20篇 |
2020年 | 15篇 |
2019年 | 20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9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20篇 |
2014年 | 22篇 |
2013年 | 17篇 |
2012年 | 31篇 |
2011年 | 26篇 |
2010年 | 37篇 |
2009年 | 27篇 |
2008年 | 18篇 |
2007年 | 15篇 |
2006年 | 16篇 |
2005年 | 21篇 |
2004年 | 14篇 |
2003年 | 16篇 |
2002年 | 14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10篇 |
1999年 | 9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11篇 |
1992年 | 14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79年 | 2篇 |
1948年 | 1篇 |
194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青藏高原东南缘分布的大规模超壳走滑断裂带和中-高温地热区释放大量深源气体.鲜水河-安宁河断裂带温泉水和逸出气体的化学和同位素组成分析结果显示,该断裂带的水-岩相互作用显著,深源含碳流体强烈释放,是研究大陆碰撞造山带巨型走滑断裂系统深源CO2释放的重要地区.δ18OH2O和δDH2O值显示温泉水主要来源于不同补给高度的大... 相似文献
42.
43.
钙华是在泉水、河水、湖水、洞穴周围沉积的非海相碳酸钙沉积物。钙华是陆地水循环过程中物质迁移的一种表现形式,研究钙华的形成有助于了解局部水文循环中的物质迁移规律并间接了解古气候与古水文地质条件。部分温泉的泉口附近沉积有形态多样的钙华。本文综述温泉钙华的形成过程、钙华沉积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水化学条件是钙华沉积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水动力条件是钙华沉积的充分条件,生物效应对钙华沉积起到加强的作用,沉积环境通过影响水化学条件或水动力条件间接控制钙华的沉积。 相似文献
44.
重庆市北温泉危岩带特征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胡克定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1995,6(3):57-62
本文在危岩分布规律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区影响危岩的五大因素;又对危岩的危害状况及危害性进行了预测,最后提出了针对性的八项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45.
46.
在整理、分析云南大理至瑞丽拟建铁路沿线及其邻区现今地温场分布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前人的资料,综合研究、探讨了该区地温场与岩浆活动、活动构造、地震活动、区域深部构造的关系。结果表明,该区中高温温泉(中高地温场)的空间分布与地表岩浆岩的出露、地表主要活动断裂带的分布都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综合研究后认为,该区的中高温温泉可归结为岩浆热源型、断裂深循环型和岩浆热源叠加断裂深循环作用型3种基本成因类型。同时还发现,该区的温泉分布与区域地震活动空间上也存在密切的关系,并据此将区内划分为4个地震区带。研究结果表明,本区地表温泉分布所反映出的地温场特征对本区的工程稳定性评价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47.
资源与权力密切相关,具有政治性。只有提升到社会建构层面来认知旅游资源内涵,才得以洞悉中国旅游资源规制发展演变的本质。以广东南昆山温泉为典型案例,通过实地调查、政府档案梳理和深度访谈等方法对南昆山温泉资源规制的权力和社会过程进行深度考察,以期透过南昆山温泉的典型案例形成对中国旅游资源规制更为深入的理解。研究表明,中国在旅游资源领域的市场化改革在最近30 a时间里建立起一套资本逻辑的话语霸权。在国家拟定的市场化路径下,个人(开发商)逐渐取代国家成为各地温泉资源规制的主角;地方政府与开发商的联合很大程度上主导了温泉资源地方规制的演变过程,进而导致了普遍的社会非正义的现象。要维护旅游资源开发中的正义原则,就需要破除国家与社会对发展的迷思,并借由普遍主义的阶级政治来抵抗不正义的资本积累过程。 相似文献
49.
息烽温泉为贵州百年名泉,通过收集整理多年水质分析资料,系统阐述了温泉水文地球化学特征;采用同位素化学方法,分析了温泉补给来源、形成年龄及高程效应;利用Na-K-Mg三角图解判断温泉水属未成熟水,采用Si02地热温标法估算出温泉热储温度为101.92℃,热流体循环深度超过2 500m;在综合分析基础上,提出息烽温泉地热水循环于洋水背斜西翼深埋藏于地下的震旦系上统灯影组Zbdn、板溪群清水江组Ptbnbq地层中,热流体从南西向北东径流,在息烽温泉处受F1断裂阻隔而沿断层带上升,在"低势点"出露成泉的地质成因模式。 相似文献
50.
柴达木盆地东北部新近纪构造旋转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青藏高原东北缘构造变形的研究是认识高原隆起过程、机制和印度—欧亚板块碰撞远程效应的重要途径。柴达木盆地是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后南北向挤压应力为动力背景的高原东北部内陆盆地,沉积物主要来自于周边山地,完整的保存了新生代以来高原隆升的详细记录。通过柴达木盆地东北部瑙格剖面精细古地磁及构造旋转研究发现,20.1~15.1Ma以及15.1~8.2Ma柴达木盆地分别发生了9.7°±7.4°和6.4°±4.4°的顺时针旋转,约8.2Ma后,柴达木盆地东北部瑙格地区发生了16°±7.5°的逆时针快速旋转。通过分析认为,前两次的顺时针构造旋转事件可能与阿尔金断裂的左旋走滑有关。而约82Ma以来的逆时针旋转事件属于柴达木盆地东北部瑙格地区的局部旋转,可能与温泉断裂的右旋走滑有关,说明青藏高原东北部在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三条巨型断裂系左旋相对运动的宏观控制下形成的NNW向温泉右旋走滑断裂开始走滑的年代为约8Ma。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