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22篇
  免费   2640篇
  国内免费   5196篇
测绘学   647篇
大气科学   3205篇
地球物理   2734篇
地质学   7326篇
海洋学   2018篇
天文学   116篇
综合类   786篇
自然地理   1026篇
  2024年   131篇
  2023年   539篇
  2022年   638篇
  2021年   628篇
  2020年   574篇
  2019年   658篇
  2018年   534篇
  2017年   546篇
  2016年   531篇
  2015年   610篇
  2014年   865篇
  2013年   664篇
  2012年   773篇
  2011年   763篇
  2010年   746篇
  2009年   774篇
  2008年   676篇
  2007年   636篇
  2006年   630篇
  2005年   581篇
  2004年   510篇
  2003年   552篇
  2002年   529篇
  2001年   525篇
  2000年   378篇
  1999年   316篇
  1998年   291篇
  1997年   284篇
  1996年   277篇
  1995年   266篇
  1994年   231篇
  1993年   210篇
  1992年   188篇
  1991年   176篇
  1990年   165篇
  1989年   138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28篇
  1979年   18篇
  1977年   6篇
  1975年   5篇
  1936年   9篇
  1935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通过杂质对导电类型的影响的研究,得出了同种矿物的不同导电类型与矿物形成温度的规律:电子型(n型)导电矿物的形成温度大于电子与空穴混合型导电矿物的形成温度,又大于空穴型(p型)导电矿物的形成温度,绝缘体矿物的形成温度低于上述三种导电类型矿物。应用矿物热电图谱仪,天然金刚石半导体测试仪对闪锌矿、黄铁矿、金刚石等矿物的导电类型进行了测试,并探讨了导电类型成因,证实了上述规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辽南早元古代辽河群中片麻状花岗岩的变形温度显示出645—690℃,550—610℃和485℃±三组温度值,表明花岗岩遭受了三幕构造变形。而区域构造解析亦表明辽河群在早元古时期经历了三幕构造变动。花岗岩的温度系列与区域变形序列具有一致性,排除了花岗岩晚期构造侵位的可能性。变形温度以550—610℃居多,意味着该幕构造形迹保存最好。第三幕变形变质作用相对较弱,仅局部出现485℃的温度值。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影响能见度的因素的分析,提出了一种能见度预报方法-综合分析法,极大地提高了能见度的预报准确率。  相似文献   
14.
本采用我国上海、昆明和乌鲁木齐三个VLBI站的对流层大气高度参数ht和对流层内温度垂直梯度βt参数月均值资料,估计了对干大气时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地平高度ε=10°-20°时两参数的变化可引起干大气时延周年变化的幅值分别为1-5mm和2-15mm;ht的周日变化也可引起大气时延周日变化约1mm,因此,对于1ps级精度的VLBI物理模型,ht和βt不应当采用测站的固定常数值。  相似文献   
15.
几株有益芽孢杆菌对温度、制粒工艺及pH值的耐受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道了实验室分离、筛选的5株有益芽孢杆菌对温度、对虾饲料制粒工艺流程和pH值的耐受性。结果表明,5株芽孢杆菌经80℃水浴40min后全部存活,90℃水浴20min有35%-70%存活,100℃水浴10min仍有30%-50%存活,显示所筛选的5株芽孢杆菌对高温有较强的耐受力;在对虾饲料中添加5株芽孢杆菌,经整个生产工艺流程后芽孢杆菌存活95%,烘干后芽孢杆菌存活93%,说明杆菌能够承受饲料制粒生产中压力、温度和水分的变化;当pH值为3.8、4.6、5.2时,分别有l、3、5株菌能繁殖,pH值6.0-8.5时,5株菌生长旺盛,将5株菌经pH值2.2—4.6处理1h,再接种在pH值7.2的培养基可以良好生长,说明杆菌在酸性环境中生长性能较差,在弱酸性和碱性环境中生长旺盛;能耐受酸性环境而存活,再给予适宜环境即能良好生长。5株芽孢杆菌具有作为水产硬颗粒饲料专用益生素菌株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在丽江高美古前期选址工作的基础上^[1-2],二期选址的望远镜地面高度的确定工作于2000年11月3日至2000年12月16日进行,采用30m铁塔的温度脉动测量装置,对6#选址观测点的近地面大气湍流进行反复多次测量,得到近地面不同高度(4-30m和8-22m)上每夜温度结构系数CT^2的平均值,对观测取得的资料作进一步处理和分析,得到高美古6#观测点的望远镜地面高度为13~15m。  相似文献   
17.
研究油藏内部油水渗流方向时,主要考虑渗透率影响,引入两个水平方向渗透率比、水平与垂向渗透率比参数来分析。前者反映样品所在储层平面上两个水平方向渗流能力的差异,后者反映样品所在储层水平与垂向渗流能力的差异,并经小柱样测试和全岩心测试两种方法确定两个参数。通过对塔中4号油藏CⅠ油组9口井2306个样品两种渗透率比值分布直方图分析,研究了CⅠ油组渗透率的非均质性及其渗流方向:CI油组储层在水平方向的渗流能力有很大差异,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储层垂向渗流能力明显小于水平方向的渗流能力。  相似文献   
18.
Using continuous wavelet transform, we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lar activity and the annual precipitation in the Beijing area.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annual precipitati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variation of sunspot numbers, and that solar activity probabl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nfluencing the precipitation on land.  相似文献   
19.
我国滇西北地震活动区的活动构造与应力状态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根据野外调查和原地应力测量资料,讨论了滇西北地震活动区的活动构造型式和现今应力状态。资料表明,本区是由红河和中甸两条右旋走滑断裂所形成的拉分构造,其应力状态也与外区不同。地震在空间上的分布和在时间上的活动规律受这一构造型式及其应力状态的控制  相似文献   
20.
井孔水位微动态形成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井孔地下水位微动态是地壳附加应力作用下形成的。地壳中产生附加应力的主要因素有地球固体潮、大气压力变动、降雨与地表水体的荷载及断层活动等。井孔水位微动态形成的基本过程是:产生附加应力→含水层变形与孔隙压力变化→含水层—井孔间产生水流运动→井孔水位发生升降。本文从岩土力学与地下水动力学的观点,对于上述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