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0篇
  免费   223篇
  国内免费   283篇
测绘学   47篇
大气科学   71篇
地球物理   660篇
地质学   759篇
海洋学   116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59篇
自然地理   2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81.
为研究工程结构中柱式构件的抗震性能,本文对国内外普通混凝土柱、高强混凝土柱、钢管混凝土柱和钢骨混凝土柱的抗震拟静力试验结果进行了总结,得出了影响柱式构件抗震性能的几个关键因素,并对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以及今后需要探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82.
再生混凝土短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进行了4个剪跨比为1.75的再生混凝土短柱模型抗震性能对比试验,模型按1/2缩尺。模型1为普通混凝土短柱,模型2为再生粗细骨料取代率均为50%的再生混凝土短柱,模型3为再生粗细骨料取代率均为100%的再生混凝土短柱,模型4为再生粗细骨料取代率均为100%且带交叉钢筋的再生混凝土短柱。分析了各模型的承载力、刚度及其退化过程、滞回特性、位移延性、耗能能力、破坏形态。研究表明:随着再生骨料取代率的增加,其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明显减小,试件初始刚度、承载力、耗能能力明显下降;加设交叉钢筋的试件抗震性能显著提高;再生混凝土柱可以在轴压比较小的结构中应用。提出了基于再生混凝土强度折减的承载力简化计算方法,计算结果与实测值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283.
静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土塞效应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忠苗  刘俊伟  俞峰  谢志专 《岩土力学》2011,32(8):2274-2280
对淤泥质黏土互层以及粉土两种土层条件下静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土塞效应进行了试验研究。现场及室内试验结果显示,管桩径厚比越大、土层条件越为坚硬则形成的土塞相对高度越大。上硬下软的土层分布易形成闭塞现象,而上软下硬的情况则易导致土塞的滑动。沉桩过程中,管壁端阻与静力触探锥尖阻力具有极为相似的变化规律,两者比值不随土塞高度变化率及沉桩深度的变化而改变。管壁端阻与锥尖阻力的相关性与土层条件密切相关,对于淤泥质黏土和粉土而言,两者比值分别为0.59和0.81。土塞的分层与地基土层分布基本一致,且分层界面为向上凸起的曲面。土塞形成过程中挤密效应是显著的,黏聚力则因扰动的影响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直剪试验显示,土塞抗剪强度的时效性是显著的。粉土中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有效土塞高度约为5~6倍桩径,为整个土塞高度的70%;而淤泥质黏土中有效土塞高度大于4倍桩径。试验结果与已有的研究结果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284.
随着土木工程领域数值计算水平的提高,对大型混凝土结构进行准确力学分析的能力也得到快速发展。这就要求对土要工程材料的力学性能有更精细的认识。混凝土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是大型混凝土结构动力安全评价的基础。在总结当前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影响混凝土材料动力性能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系统地综述,并对混凝土等级、试件尺寸养护环境、试验方法等影响混凝土动态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明确提出了多轴应力状态、复杂环境条件、复杂应力路径以及循环往复荷载是混凝土动态性能研究的薄弱环节,同时这也是决定大型结构动力灾变的关键环节。需要对这些影响因素分别进行深入、系统的探讨。  相似文献   
285.
高强防寒保温泡沫混凝土研制与工程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袁克阔 《冰川冻土》2016,38(2):438-444
复杂地层寒区隧道填充材料需兼具防寒保温、抗震和优化支护等性能,为解决常规泡沫混凝土在复杂地层寒区隧道应用中存在的不足,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了自制泡沫混凝土的最佳配合比,研制了一种高强防寒保温泡沫混凝土.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所制泡沫混凝土的保温性能和冻融劣化特征,并采用数值分析方法探讨了西藏嘎隆拉隧道初衬和二衬之间加设泡沫混凝土垫层后的温度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该泡沫混凝土具有较好的保温性能和抗冻融损伤性能,同时强度、延性较普通泡沫混凝土都有明显改善.数值计算结果显示,当在初衬和二衬之间增设泡沫混凝土垫层时,其相应位置的温度变幅由不设置时的4.5℃变为2℃,最低温度由1℃提高到了3℃,表明加设所研制泡沫混凝土垫层对于阻止围岩受到隧道内冷空气的侵害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286.
叶观宝  张晴雯  张振 《岩土力学》2016,37(12):3356-3364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与混凝土芯砂石桩复合地基相结合是处理深厚软土地基的一种新方法。该方法既能利用预制混凝土芯桩提高地基承载力,又能利用砂石外壳缩短排水路径、传递真空负压,加快固结。根据真空联合堆载预压下混凝土芯砂石桩复合地基的固结特点,将堆载预压和真空预压的固结效应分开考虑,然后再进行叠加,推导出了真空联合堆载预压下混凝土芯砂石桩复合地基的平均固结度解析解,并利用三维数值模拟对平均固结度解析解进行了验证。通过对解析解的参数分析,探讨了置换率、涂抹区大小及渗透系数、混凝土芯砂石桩长径比和芯桩率对混凝土芯砂石桩复合地基固结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凝土芯砂石桩复合地基的固结速率随着置换率和芯桩率的增大而增大,随涂抹区和砂石外壳直径之比、未扰动区和涂抹区渗透系数之比、长径比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287.
孟庆霞 《探矿工程》2009,36(12):59-61
在考虑工程地质条件和投资费用的前提下,介绍了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在侯马高层中的设计、施工工艺及处理效果,从而论证了素混凝土桩在侯马地区高层建筑地基处理中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88.
《中国勘察设计》2009,(3):63-63
贵州省盘县英武至羊场公路工程已经六盘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建设(黔发改交通[2008]505号文),建设规模:本项目全长12.495km,全线采用二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40km/h,路基宽度8.5m。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桥涵设计荷载采用公路Ⅰ级,已审核备案。  相似文献   
289.
近年来钢管混凝土拱桥建设在全国迅速发展,型式多样、各有千秋。本文就大跨度全钢系杆拱在大连新港50万吨级进口原油码头引桥上的成功应用做以下介绍。  相似文献   
290.
Based on six-degree-of-freedom three-dimensional shaking table tests, the seismic response of a 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 (RAC) frame was obtained. The analysis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maximum story shear force and overturning moment reduce proportionally along the height of the model under the same earthquake wave. The story shear force, base shear coefficient and overturning moment of the structure increase progressively as the acceleration amplitude increases. The base shear coefficient is primarily controlled by the peak ground acceleration (PGA).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PGA and the shear coefficient as well as between the PGA and the dynamic amplification factor are obtained by mathematical fitting. The dynamic amplification factor decreases rapidly at the elastic-plastic stage, but decreases slowl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lastic-plasticity stag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AC frame structure has reasonable deformability when compared with natural aggregate concrete frame structures. The maximum inter-story drift ratios of the RAC frame model under frequent and rare intensity 8 test phases are 1/266 and 1/29, respectively, which are larger than the allowable value of 1/500 and 1/50 according to Chinese seismic design requirements. Nevertheless, the RAC frame structure does not collapse under base excitations with PGAs from 0.066 g up to 1.170 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