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6篇
  免费   544篇
  国内免费   618篇
测绘学   33篇
大气科学   21篇
地球物理   472篇
地质学   1985篇
海洋学   80篇
综合类   202篇
自然地理   55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113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37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149篇
  2011年   164篇
  2010年   132篇
  2009年   159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69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山东英格庄金矿床构造控矿特征及深部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贺振  张学仁 《矿床地质》2006,25(2):175-182
英格庄金矿床位于山东牟乳金矿带巫山断裂的南缘,其围岩主要以古老变质岩与昆嵛山花岗岩为主,为含金石英脉型金矿。文章通过对英格庄金矿床控矿断裂发展史以及断面几何形态与金矿体赋存位置关系的研究,发现矿体在断层带中的分布具有规律性。深部地球化学原生晕研究表明,英格庄金矿床Bi与Hg关系非常密切,是金矿化的最佳指示元素,且在已知矿体下方出现前缘晕与尾晕相互叠加的现象。结合矿体在断裂中分布的规律以及原生晕特点,对英格庄矿床深部第二富集段进行了预测,并预测在-220m下有第二金富集段存在,且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22.
区内变质深成岩由阜平岩群变质表壳岩经深部重熔作用形成,典型特征是低钾富钠,具有TTG岩石特点.经对变质深成岩成矿元素的研究表明:①Au元素丰度值很高(平均2.10×10-6),远远高于世界中性-中酸性侵入岩及地壳中Au元素的丰度值;②Au元素浓集克拉克值(488.37)远远大于1,呈非常强的富集状态;③Au元素在变质深成岩中的变异系数(0.65)几乎是区内变质表壳岩中Au元素的2倍,有利于Au元素的聚集成矿.故变质深成岩应是成矿物质的主要提供者.  相似文献   
123.
124.
广东及其邻区居里面与深部构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袁兆亿 《广东地质》1990,5(3):68-73
  相似文献   
125.
河南省深部构造与金刚石成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26.
127.
128.
使用重力资料推断解释地壳深部构造,关键在于浅层影响的消除。作者广泛收集整理了研究区的浅层地质资料,用三维重力正演方法逐层消除其影响,获得了一些较好的结果。在正演计算中发现,一些构造在下第三系以下已基本消失;而另一些构造却在此深度才逐渐显露。我们认为,浅层地质资料越完整准确,则三维重力正演计算的结果也将越好。在地壳深部构造的研究中,此方法与人工地震测深得到的地壳厚度基本一致,而花费却很低廉。它也是研究深浅构造关系的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129.
鞍山地区有南、北两个主要铁矿带。许多地质学家皆认为两个矿带是同一层位,属于鞍山群上部层位。作者根据两个矿带中千枚岩和含铁石英岩的稀土元素分配特征、原岩建造、变质程度等,认为南矿带与北矿带的上部层位相当,属元古界。北矿带的下部层位应属晚太古界,并指出深部找太古代铁矿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0.
在实测地表大地热流、岩石放射性元素含量以及生热率的基础上,作者计算了攀西古裂谷地区的深部热流值(q_r)及地壳上部放射性元素富集层厚度(D),即分别为38.4mw/m~2和15.7km。与世界上其它地区相比,本区具有较高的深部热流值和较大的D值。笔者进一步阐明,较大的D值是攀西古裂谷地区地壳分异程度差在地热上的反映,而较高的q_r值表明本区来自地壳深处上地幔的热量比较大,这与攀西古裂谷地区的整个地质发展历史相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