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4篇
  免费   648篇
  国内免费   1008篇
测绘学   46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510篇
地质学   3110篇
海洋学   75篇
综合类   241篇
自然地理   37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93篇
  2022年   117篇
  2021年   122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114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105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194篇
  2013年   158篇
  2012年   187篇
  2011年   231篇
  2010年   192篇
  2009年   217篇
  2008年   182篇
  2007年   137篇
  2006年   133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109篇
  2002年   120篇
  2001年   125篇
  2000年   96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84篇
  1997年   84篇
  1996年   80篇
  1995年   90篇
  1994年   86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69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3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西康铁路沿线软质岩带在秦岭以南分布较广。在软质岩带集中出露的地段,地质情况复杂。隧道围岩稳定性差,其工程地质特性随着岩层矿物成分、产状、风化程度、地下水赋存特征的不同有很大差异。本文介绍了西康铁路南段软岩和极软岩带的设计指导思想,并结合西康线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软岩极软岩对隧道施工的影响,对该类型地层铁路隧道的设计、施工,提出几点建议,作为今后工作的借鉴。  相似文献   
992.
李文全 《矿产与地质》2001,15(6):749-754
通过秦岭造山带重磁场的解译,初步探讨了该区深部构造特征及已知蕴矿区与重磁场的关系,为区域地质及成矿理论研究提供地球物理依据。  相似文献   
993.
喜马拉雅构造—成矿域及其成矿效应初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近年来的研究,提出了全新的喜马拉雅构造-成矿域概念。从大喜马拉雅构造域及其成矿效应出发,通过构造域对矿集区的控制作用、成矿时代、成矿物质来源、深部过程与成矿效应的分析,从而较全面地评价了青藏高原及邻区的资源潜力和需要进一步工作的重要成矿带或矿集区。通过分析认变喜马拉雅-城矿域内强烈的壳幔物质交换,下地壳翻天覆地的物质和流体交换,导致了在同一构造地质单元内可以有一个或多个超大型矿术的存在。并对多个重要矿床类型提出了更切合实际的观点,如西藏甲马铜钼银铅锌金多金属矿床属于矽卡岩-斑岩复合型,云南羊拉铜钼金及金属矿床也属于矽卡岩-斑岩复合型砂床等,在喜马拉雅构造域内形成的燕山晚期或喜马拉雅期矿床大多和大陆地壳深部复杂的动力学过程有关,矿多矿床中银、钴已经作为主要成矿元素。最后明确提出了青藏高原主体及东缘重要矿集区的资源潜力。  相似文献   
994.
西羌塘第三纪钠质基性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西羌塘地区火山岩在时、空及地球化学性质上存在规律性变化:即从第三纪早期的富钠熔岩(始新世) 向中期的中性钾质熔岩(晚中新世)到最晚期的酸性次火山岩(上新世以后), 同时有Sr, Pb同位素的递增和Nd同位素递减的趋势. 富钠质基性火山岩出现的重要性表示了高原隆起前岩石圈的深部变化和源区的差异, 反映了岩石圈深部地质过程的不同特征. 隆起前的富钠熔岩为陆下软流圈原始地幔部分熔融, 可能与板内地幔柱的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995.
西吉—中卫地震测深剖面及其解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南北向的西吉-中卫宽角反射/折射剖面测探资料的二维处理、计算和解释,研究了中宁、中卫和同心一带弧形构造及两侧的壳幔速度结构和深部构造的基本特征。结果表明,3个区域的壳幔速度结构在纵向和横向上均具有明显的非均匀性,标志壳幔深部构造存在着差异,地壳厚度变化大,弧形构造带中部为一莫霍面隆起(深45.0km),弧形构造带南北两侧上地壳中存在不同的低速块体。  相似文献   
996.
大同5.6级地震前后的重力场变化和深部动力学过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详细讨论了大同5.6级地震前后重力场变化,并结合该区地震活动性、地震地质特征、地壳深部构造特征等资料,对该区深部动力学过程进行了探讨。认为:地震前后、该区出现了明显、大范围的重力场;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该区地壳深部的低速-高导块体在应力不断的作用下,其塑性物质沿深大断裂上涌和侧向运移,中下地壳间发生层间水平滑移,导致密度发生变化而引起重力场变化。  相似文献   
997.
998.
徐良耀 《黄金地质》1995,1(2):30-35
着重研究了乌花敖包金矿矿石的物质成分,结构、构造、矿石类型,矿物组合、金矿物,围岩蚀为有矿化阶段等特征,提出了该矿床为中温热液蚀变构造岩型矿床。  相似文献   
999.
西秦岭铀矿床成矿环境与围岩物理力学性质关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何明友 《矿物学报》1995,15(2):216-224
成矿环境的含义并不局限于构造断裂带本身,还涉及到围岩的物理力学性质问题,一般而言,围岩的物理力学性质对成矿环境的塑具有决定性影响。这就是为什么在一个地区同时形成的断裂构造中并非都能产矿,甚至在同一条含矿构造断裂带上也并非各地段都有矿产出的原因。为了探索成矿环境的形成与围岩物理力学性质的关系,本文研究了该区围岩的物理力学性质,探讨了成矿环境对围岩物理力学性质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00.
新疆阿舍勒铜矿容矿围岩蚀变的低钠晕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登红 《矿物岩石》1995,15(1):18-25
新疆阿舍勒铜矿的容矿围岩是一个套双峰式海相火山岩组合,围岩蚀变由多期次叠加和变质作用的影响而变得极为复杂,以细碧质碉石的青盘岩化、石英角斑质火山碎屑岩的黄铁绢英财化为主要特点,更有意义的是:原岩属钠质火山岩系,但容矿围岩无论是酸性次火山岩还是基性火山岩,蚀后都具有低钠的共同特点,这对于同类矿床具有找矿意义,低钠晕是海底火山喷气过程中高温气液交代而成,可作为海底火山喷发矿床的一个成因和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