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10篇 |
免费 | 548篇 |
国内免费 | 211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5篇 |
大气科学 | 4篇 |
地球物理 | 105篇 |
地质学 | 1248篇 |
海洋学 | 488篇 |
综合类 | 71篇 |
自然地理 | 2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28篇 |
2022年 | 59篇 |
2021年 | 76篇 |
2020年 | 66篇 |
2019年 | 72篇 |
2018年 | 61篇 |
2017年 | 62篇 |
2016年 | 75篇 |
2015年 | 63篇 |
2014年 | 105篇 |
2013年 | 104篇 |
2012年 | 114篇 |
2011年 | 103篇 |
2010年 | 118篇 |
2009年 | 94篇 |
2008年 | 84篇 |
2007年 | 60篇 |
2006年 | 41篇 |
2005年 | 64篇 |
2004年 | 43篇 |
2003年 | 32篇 |
2002年 | 35篇 |
2001年 | 40篇 |
2000年 | 35篇 |
1999年 | 41篇 |
1998年 | 27篇 |
1997年 | 41篇 |
1996年 | 34篇 |
1995年 | 37篇 |
1994年 | 28篇 |
1993年 | 27篇 |
1992年 | 36篇 |
1991年 | 25篇 |
1990年 | 13篇 |
1989年 | 17篇 |
1987年 | 3篇 |
196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西非宽扎盆地烃源岩分布及油气成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宽扎盆地为南大西洋被动大陆边缘盆地,构造演化可划分为裂谷期、过渡期和后裂谷期3个阶段,过渡期发育阿普特阶盐岩。宽扎盆地主要发育3套烃源岩:盐下下白垩统阿普特阶湖相烃源岩、盐间早白垩世阿普特期海相烃源岩和盐上古近纪始新世海相烃源岩。宽扎盆地油气田均围绕烃源灶分布,烃源岩是该盆地油气藏形成与分布的主控因素。宽扎盆地发育4套含油气系统(盐下下白垩统、盐间下白垩统、盐上上白垩统和盐上古近系)以及2种成藏模式(古生新储和自生自储)。宽扎盆地深水21区块Cameia-1井、Cameia-2井以及21区块Azul-1井盐下地层获得重大油气勘探突破,表明该盆地深水区存在盐下下白垩统含油气系统并发育优质湖相烃源岩,提高了宽扎盆地深水区油气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22.
西非塞拉利昂—利比里亚盆地深水岩性油气藏成藏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立足于大西洋的构造演化,划分了盆地构造演化阶段,明确了不同演化阶段的构造、沉积特征,分析了漂移期岩性油气藏的成藏特征,建立油气成藏模式,指出了油气勘探的方向。研究表明,塞拉利昂—利比里亚盆地经历了裂陷期和漂移期两个演化阶段,早白垩世裂陷期,构造活动强烈,以陆相沉积为主;晚白垩世至今的漂移期构造活动弱,以海相沉积为主。赛诺曼—土伦阶海相烃源岩是漂移期岩性油气藏的主要油气来源,是油气成藏的基础;盆地漂移期广泛发育大型深水沉积体,深水沉积体是漂移期储层和岩性圈闭形成的关键;油气运移控制了岩性油气藏的成藏模式,漂移期构造活动弱,缺少油源断裂,赛诺曼—土伦阶成熟烃源岩生成的油气就近运移至烃源岩层内的岩性圈闭中聚集成藏,形成自生自储的油气成藏模式;寻找赛诺曼—土伦阶烃源岩灶内大型沉积体是盆地未来深水区油气勘探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23.
24.
琼东南盆地深水区构造热演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To reveal the tectonic thermal evolution and influence factors on the present heat flow distribution, based on 154 heat flow data, the present heat flow distribution features of the main tectonic units are first analyzed in detail, then the tectonic thermal evolution histories of 20 profiles are reestablished crossing the main deep-water sags with a structural, thermal and sedimentary coupled numerical model. On the basis of the present geothermal features, the Qiongdongnan Basin could be divided into three regions: the northern shelf and upper slope region with a heat flow of 50–70 m W/m2, most of the central depression zone of 70–85 m W/m2, and a NE trending high heat flow zone of 85–105 m W/m2 lying in the eastern basin. Numerical modeling shows that during the syn-rift phase, the heat flow increases generally with time, and is higher in basement high area than in its adjacent sags. At the end of the syn-rift phase, the heat flow in the deepwater sags was in a range of 60–85 m W/m2, while in the basement high area, it was in a range of 75–100 m W/m2. During the post-rift phase, the heat flow decreased gradually, and tended to be more uniform in the basement highs and sags. However, an extensive magmatism, which equivalently happened at around 5 Ma, has greatly increased the heat flow values, and the relict heat still contributes about 10–25 m W/m2 to the present surface heat flow in the central depression zone and the southern uplift zone. Further analyses suggested that the present high heat flow in the deep-water Qiongdongnan Basin is a combined result of the thermal anomaly in the upper mantle, highly thinning of the lithosphere, and the recent extensive magmatism. Other secondary factors might have affected the heat flow distribution features in some local regions. These factors include basement and seafloor topography, sediment heat generation, thermal blanketing, local magmatic injecting and hydrothermal activities related to faulting and overpressure. 相似文献
25.
26.
提出了针对我国低渗透煤储层进行改造的一种工艺即短半径水平钻井技术,对煤层气井跟进管、短半径、水力喷射、多方位水平钻井(造穴)技术给予了介绍。该项技术的研究与实施,将有利于实现煤储层煤层气的渗流—扩散—解吸,对提高煤层气井的单井产气量有较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7.
<正> 关于浊流沉积垂向上的结构构造特征的鲍玛序列(1962)已大多数学者所接受,认为这是鉴别经典浊积岩的标准层序。随着人们对深水异地沉积的另一重要领域——深水牵引流沉积的深入研究,鲍玛序列的多解性显得越来越明显。目前,对鲍玛序列各阶段存在的不同成因解释如表1所示。鲍玛序列各段部存在不同的成因解释,沉积物重力流及深水牵引流理论的发展要求重新审视鲍玛序列所代表的真正含义。等深流、内波流及内潮汐流等深水牵引流、沉积物重力流引发的牵引流对早期重力流沉积进行改造,可形成不同类型的沉积物重力流—深水牵引流沉积组合,该组合类似于鲍玛序列的沉积特征,因而在实际解释中极可能将其归为具鲍 相似文献
28.
琼东南盆地深水区中央峡谷天然气成藏条件与成藏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钻井岩芯、岩屑地质化验资料及测井、二维、二维地震数据,综合分析了琼东南盆地深水区中央峡谷储层的发育特征、天然气成藏条件及成藏主控因素.结果表明,峡谷中、下部堆积的多期浊积砂岩,储集物性好,是该区带的优质储层;峡谷内发育的大量岩性、构造-岩性复合型圈闭为天然气聚集造就了重要场所;凹陷中的渐新统崖城组煤系烃源岩及广厚的半封闭浅海泥岩生气潜力大,提供了丰富的烃源基础;峡谷下方的底辟/微裂隙是深部崖城组烃源岩生成的天然气向上运移的重要通道.可见,中央峡谷成藏条件优越,圈闭有效性和运移是该区天然气成藏的关键要素;由于峡谷内圈闭大多数定型于上新世莺歌海组沉积时期,与下伏崖城组烃源岩主生气期形成合理配置,因此,天然气成藏较晚,L1、L2和L3气田的重大发现就是很好的例证. 相似文献
29.
河南省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河南省地热资源丰富,在开封、周口、舞阳、济源、南阳盆地以及濮阳凹陷、汤阴地堑有望找到很好的热储层。现已开发的热储层为埋深800 ̄1300m的第三系中细砂层,水质优良。如果加深钻井深度至200m,则有望找到70℃以上的高温地热水,届时省内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将上一个新台阶,达到供热采暖水平。文中对河南省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作一简要介绍,并对如何提高开发利用水平和资源保护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