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6篇
  免费   425篇
  国内免费   286篇
测绘学   19篇
大气科学   23篇
地球物理   122篇
地质学   923篇
海洋学   126篇
综合类   73篇
自然地理   311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74年   2篇
  196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47 毫秒
171.
新疆罗布泊地区属于极端干旱气候地区,大气降水对地下水的补给极其有限,长期以来,众多学者认为凝结水量是罗布泊干盐湖潜卤水的重要补给来源之一。本次通过在罗北凹地地区开展的凝结水试验,较准确地计算了其补给资源量,指出尽管研究区凝结水总生成量较大,但真正能入渗补给到潜卤水饱水带的量却极少,绝大多数凝结水都以难以开发利用的土壤水形式短暂保存,被蒸发散失到大气中,对潜卤水资源量评价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72.
中国海油渤海首口深层探井成功突破5000米禁区并在深层获得了天然气重大发现,开创了渤海深层勘探先河。该深层探井于2011年6月成功完钻,历时105天,创造了4项渤海勘探之最:完钻井深最深达5141米,井底压力最高70兆帕,井底温度最高178摄氏度,有毒有害气体含量最高,其中二氧化碳含量为53%、一氧化碳浓度大于1000毫克/升、硫化氢浓度大于250毫克/升。因作业能力与钻探技术无法应对"高温、高压、高含有毒有害气体"的挑战,渤海超过5,000米的深层一直被视为勘探"禁区"。从1965年渤海第一口探井钻探开始,40多年  相似文献   
173.
利用1961-2005年拉萨0.8 m,1.6 m和3.2 m逐月平均地温,采用气候倾向率、累积距平、信噪比等气候诊断方法,分析了近45年深层平均地温的变化趋势,以及异常、突变等气候特征.结果表明:近45年拉萨0.8 m和1.6 m年平均地温呈极显著的增温趋势,倾向率为(0.58~0.69℃)/10a;0.8 m和1.6 m平均地温倾向率春季最大,秋季最小;3.2 m平均地温却以夏季升幅最大,冬季最小;与同时期平均气温的增温幅度比较,地温增幅更大;20世纪60-90年代0.8 m和1.6 m年平均地温呈明显的逐年代升高趋势;季平均地温20世纪60-70年代均偏低,80年代大部分季节仍略偏低,90年代都表现为正距平;0.8 m,1.6 m和3.2 m年平均地温均在1999年出现了异常偏暖,异常偏冷现象仅发生在1.6 m土层上,时间为1963年;夏季深层平均地温异常偏暖均发生在1999年;冬季0.8 m 和1.6 m平均地温多异常偏冷年份,主要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1999,2002-2005年冬季3.2 m平均地温异常偏暖;夏、秋季平均地温的气候突变出现在1986年,冬、春季发生在1983年.  相似文献   
174.
全球干热岩资源开发诱发地震活动和灾害风险管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热岩地热资源作为一种绿色可再生的新型能源,其开发利用已成为当前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干热岩位于地壳浅部3~10 km,在采用增强型地热系统(EGS)等通用开发方式过程中,伴随着地壳应力状态的扰动,部分开采项目发生较大震级的诱发地震事件,甚至造成明显灾害、引起社会问题,亟待实现科学利用和风险管控.鉴于此问题在平衡能源开发战略和社会安全领域的重要性和关键性,本文梳理了全球干热岩开采诱发地震的总体情况、典型案例,整理了在成因和机理研究、地震灾害风险管控和缓解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已有EGS项目案例中诱发地震震级超过3.0的达到31.2%、主要与断层活化有关,最大的诱发地震可发生在注水压裂、关井后、循环生产等各阶段.干热岩开采诱发地震有多种成因,已有案例多为多种成因共同作用,其中的关井后的尾随效应是目前重大难点.目前世界各国已开展了广泛的诱发地震机理研究并探索多种减灾措施,认为累积注水体积、注水速率与最大诱发震级之间不存在普适性的定标关系,前瞻性预测需要采用"一井一策"的方式.在缓解诱发地震灾害风险上,普遍采用科学的流体注入策略、对注采策略进行验证校准、持续开展地震活动监测等系列措施.此外,对储层的临界应力状态和应力时空演化的量化描述、地热储层内的先存断层与裂缝的探测识别、可有效管控地震发生的流体注入策略等,是当前干热岩资源开发减轻地震风险的主要技术难点,而利用地热储层实时感知信息技术、采用新的注入热交换载体、发展前瞻性的地震预测方法是该领域目前重点关注的技术方向.根据我国的干热岩资源开发和减轻地震灾害风险的实际情况,亟待建立开采场地安全性和灾害风险评价、多学科的地震监测网络和分析技术、地震灾害风险管控红绿灯系统等技术体系,并加强关井后的尾随现象、多场耦合等科学问题的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175.
文章根据水泥深层搅拌法在广西软土地基处理的工程实践,对水泥深层搅拌法在软土地基加固处理的理论与方法方面做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76.
朱荣  陈记祖  孙维君  秦翔  刘宇硕 《冰川冻土》2019,41(6):1292-1301
冰川温度是表征冰川物理属性和响应气候变化的关键指标。2010年7月至2011年11月在祁连山老虎沟12号冰川积累区(5 040 m)、多年平衡线处(4 900 m)和消融区(4 550 m)开展了活动层(22 m深,1 m间隔)冰温连续观测。2011年10月在冰川积累区4 971 m处钻得165 m深孔获取了115 m深层冰温廓线。研究发现:三个区域活动层下界的深度均在约17 m处,多年平衡线处冰温最低(-7.4℃),消融区次之(-3.68℃),积累区活动层下界冰温最高(-2.74℃)且波动最为持续,可能主要与常年积雪覆盖有关。冰温年波动随深度增加均逐渐降低,对气温变化的响应周期亦逐渐增大。与其他冰川最低温相比,老虎沟12号冰川冰温对气候变化响应敏感,过去50年来受全球变暖影响冰温显著增加。积累区深孔冰温显示50 m深度之下冰温呈线性上升,垂直增温率为0.033℃·m-1,据此推测其底部冰温为0.02℃,主要与底部应变热有关。  相似文献   
177.
柴达木盆地盐湖锂矿床成矿过程及分布规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柴达木盆地盐湖蕴藏230×10~4t锂,集中分布在别勒滩、东西台等4个盐湖,占我国卤水锂资源总量~80%,战略资源地位不言而喻。近年来提锂技术及工程化研究倍受重视,而对盐湖锂矿成因和分布规律的了解凸显不足,锂矿资源流失严重与之不无关联。研究查明,昆仑山高温热泉群含锂泉水长期注入洪—那河,流入终端盐湖,蒸发富集成矿;锂的年输入通量748.8 t,结合区内盐湖锂矿总储量保守估算,成矿期始于14 ka BP之后;洪—那河早期主要流向别勒滩,在山前冲积扇向北推进、扇前河改道北流后,方才形成含锂河水当前分配格局。据此,破解了别勒滩锂矿在研究区储量最大的原由。还查明了锂矿床仅存在于别勒滩,而在达布逊等3个区段不能成矿的原因。阐明了锂的来源与新生代火山喷发岩、深部岩浆房、昆仑大断裂活动有关,以及含锂热水持续远程输送至盐湖成矿的地貌和水文气候动因。企业应当根据锂的分布规律和矿床特征,迅速转变钾肥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178.
在野外自然条件下光照和温度对盐湖卤水的物性参数有很大影响,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一里坪盐湖卤水和黑北凹地卤水,研究了温度对氯化物型和硫酸盐型卤水多元体系的pH、黏度和密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一里坪硫酸盐型和黑北凹地氯化物型卤水的pH和黏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密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179.
颜辉 《盐湖研究》2018,26(4):85-90
通过对盐湖地区岩土类型复杂性及特性的叙述,分析了盐湖矿产开发中不良地质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岩土条件对开发规模、工程布局、工程安全、经济效益等方面产生的影响。论述岩土工程勘察在盐湖矿产开发中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价值,总结出岩土勘察与盐湖卤水矿产开发的关系,提出盐湖岩土勘察方案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0.
据KCl含量的概率分布特征,晶间卤水分为7个总体。晶间卤水KCl,在三级系统内水平分异有2种、剖面分异有5种,二级系统内水平分异呈环带状、剖面分异形式为三级系统内分异形式的组合,垂直分异有13种;富集的总体为Ⅳ(kcl)、Ⅲ(kcl)用V(kcl)、三级系统为(8)和(10)号、部位为固相钾高含处;分异及富集的成因主要为晶间卤水的阶段性淡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