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214篇 |
免费 | 1050篇 |
国内免费 | 94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564篇 |
大气科学 | 193篇 |
地球物理 | 942篇 |
地质学 | 3737篇 |
海洋学 | 500篇 |
天文学 | 15篇 |
综合类 | 888篇 |
自然地理 | 37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2篇 |
2023年 | 146篇 |
2022年 | 211篇 |
2021年 | 207篇 |
2020年 | 123篇 |
2019年 | 244篇 |
2018年 | 120篇 |
2017年 | 152篇 |
2016年 | 166篇 |
2015年 | 223篇 |
2014年 | 458篇 |
2013年 | 301篇 |
2012年 | 467篇 |
2011年 | 414篇 |
2010年 | 395篇 |
2009年 | 416篇 |
2008年 | 377篇 |
2007年 | 374篇 |
2006年 | 356篇 |
2005年 | 355篇 |
2004年 | 242篇 |
2003年 | 265篇 |
2002年 | 195篇 |
2001年 | 201篇 |
2000年 | 212篇 |
1999年 | 226篇 |
1998年 | 205篇 |
1997年 | 225篇 |
1996年 | 179篇 |
1995年 | 159篇 |
1994年 | 113篇 |
1993年 | 111篇 |
1992年 | 73篇 |
1991年 | 56篇 |
1990年 | 59篇 |
1989年 | 56篇 |
1988年 | 15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12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4篇 |
1979年 | 4篇 |
1960年 | 3篇 |
1959年 | 3篇 |
1958年 | 3篇 |
1954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2011年7月,湖南省地籍管理工作会议在株洲举行。会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既是地籍工作实现量积累的转折期,更是实现提升的关键期,地籍管理工作将处于由国土资源基础性工作向核心工作转变、由传统地籍向现代地籍转变的起步时期。这反映了地籍工作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新定位。 相似文献
112.
113.
《华东地质》2019,(2):F0003-F0003
《华东地质》创办于1980年,季刊,是由自然资源部主管、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主办的地学类学术期刊。主要刊载地质调查、地质科研及其相关领域中具有基础性、创新性和前瞻性的研究新成果,报道华东地区及国内外其他地区基础地质、矿产地质、水文/工程/环境地质、城市地质、物化遥地质、境外地质、油气地质、生态地质、旅游地质、实验测试、地质信息和地质调查项目成果进展。本刊已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全文收录,在“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及“中国地学期刊网”全文上网,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来源期刊。 相似文献
114.
以榆林市以北为主要研究区,基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结合Arc GIS统计分析功能对2003年和2016年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分析,并探讨耕地变化特征与地形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1) 2003—2016年榆林市以北地区有超过58.65%的土地利用类型发生变化,其中草地转林地为主要变化类型,耕地转林地以及草地转耕地变化面积次之,新增耕地多为圆形农田; 2)圆形农田在距离湖泊、河流、道路2 km以内,在海拔1 212—1 263 m区间分布较广,在距离湖泊大于4 km和距离河流7—12 km、24—30 km处,农田面积出现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15.
116.
117.
通过对珊溪水库地区进行深地震反射探测,获得该地区近地表至地壳中部的精细几何结构和深浅构造关系。结果表明,该地区地壳结构在纵向具有明显的分带性,在横向显示出以断层为界的块状结构特点。研究区内走向北西的双溪-焦溪垟断层向深部延伸超过20 km进入中下地壳,为该区域内主要控制性断层,主要影响周围浅部断层的发育,是该地区主要发震构造。 相似文献
118.
119.
火山活动与沉积盆地的形成和演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我国大陆地壳进入中生代以来,发生了较其他陆壳更为强烈的构造运动,印支,燕山,喜马拉雅运动都是发生在我国大陆地壳以裂陷作用为主的典型运动,在中生代板块构造的特定时代和以裂陷作用主主的构造运动作用下,岩浆活动沿断穿骨石圈和地壳的深断裂发生,上涌至地壳地面形成火山岩带和地层格架中的火山岩层,上涌至地壳内部形成壳内流体相央浆房而成为高导层,火山活动是由中生代生成的太平洋板块和我国大陆地壳俯冲,使大陆地壳深 相似文献
120.
小秦岭地区发育有大量古元古代晚期的花岗质浅色脉体, 这为理解同时期华北克拉通南缘的深熔作用和构造演化提供了重要的窗口。本文对小秦岭地区三条花岗质浅色脉体中的锆石开展了CL图像、LA-ICP-MS U-Pb年代学及稀土元素的研究。浅色脉体中的锆石具有深熔成因锆石的斑杂状、平面状或弱振荡环带的内部结构及较为自形的外部形态特征, 测得的锆石207Pb/206Pb年龄分别为(1867±13) Ma (MSWD=0.22, n=21)、(1849±17) Ma (MSWD=0.79)和(1828±15) Ma (MSWD=0.33, n=20), 代表了该区深熔作用发生的时间。与上述三组年龄相对应, 其锆石稀土元素配分曲线由具较弱负Eu异常(Eu/Eu*=0.12~0.81)的重稀土相对富集型, 转变为中等负Eu异常(Eu/Eu*=0.29~0.61)的近平坦重稀土型、再到显著负Eu异常(Eu/Eu*=0.15~0.54)的重稀土富集型, 结合锆石Ti温度计获取其结晶温度为574~708 °C, 表明地壳深熔作用的发生可能与高角闪岩相-麻粒岩相的退变质作用有关。结合前人的变质年代学数据可知, 小秦岭地区1.87~1.82 Ga的深熔作用应与~1.95 Ga时东、西部陆块碰撞造山所致增厚地壳的长期抬升和冷却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