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75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9篇
地质学   156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41 毫秒
41.
超高层建筑对地基稳定性、地基承载力和地基变形的要求非常高。2007年某市拟建超高层建筑,详勘揭露地表80 m以下地层中分布深埋串珠状溶洞,溶洞顶板厚度薄,串珠状溶洞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分布情况及连通性等方面的不确定性较多,若建筑基础浅埋,则地基承载力无法满足设计要求;若建筑基础深埋,则因套管回收及溶洞处理等问题施工的可行性差。设计原则最终确定为基础浅埋方案,首先初步确定满足地基稳定性的前提条件,随后工程设计及施工各专业围绕单桩承载力问题进行讨论并修改专业方案,最终决定应用当时的创新工艺-灌注桩后注浆工艺解决单桩承载力问题。该工程终于在2010年得以推进。工程一期建成后平均沉降与不均匀沉降均很好地满足了规范要求。此次多专业技术联动是勘察设计施工技术一体化的一次成功尝试,相比目前质量进度管理一体化更具前瞻性,也是今后技术优化一体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2.
川藏铁路穿越区域地形起伏大,区域地质构造作用强烈,隧道建设中面临的高地应力问题异常复杂,特别是深埋硬岩隧道中的岩爆灾害问题,成为制约选线、设计乃至施工建设的难题。由于隧道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如果岩爆评价指标针对性不强,往往会造成评价结果与实际偏差较大。通过综合分析影响岩爆的关键因素,选取岩石单轴抗压强度与洞壁最大主应力比、洞壁最大切向应力与岩石单轴抗压强度比、岩石强度脆性系数、岩石弹性能指数及岩体完整性系数建立了岩爆评价指标体系。根据熵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基于理想点的基本理论及计算规则,构建了一种岩爆危险性评价模型。通过计算各里程段与理想点的距离,对新建川藏铁路某隧道的3种线路方案进行岩爆风险评估的综合比选。研究结果表明B线路总岩爆段落占比24.9%,其中不可控岩爆段落占比13.4%,比另外两条比选方案低4%左右,综合对比B线路为最优方案。该方法可为深埋硬岩隧道地质综合选线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3.
水压致裂技术现已发展成为确定地下洞室三维原地应力状态、高压洞室围岩的自身承载能力以及岩体高压透水性的可靠实用方法,并已经在核废料处置、长大深埋交通隧道以及水电站高压力洞室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实践表明,综合测定岩体的物理力学参数,充分利用围岩承载力优化工程设计,对确保工程安全和提高设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4.
宁南深埋岩溶水勘查的物探新技术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本文通过了分析宁南深埋岩溶水的勘查特点,提出了应用目前国际上先进的频率域电磁测深法即EH-4导导率成像系统和时间域电磁测深法即TEMS-3S瞬变电磁测深系统等物探新技术在宁南进行深埋岩溶水的勘查工作,并对上述两种新技术的应用条件进行了分析,给出了两个应用实例,最后对物探技术勘查深部岩溶水,基岩裂隙水的工作中几个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5.
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区断层活动性及工程地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位于青藏高原东部的边缘地带,海拔3 500 m以上,地质条件复杂,断层密集分布,褶皱强烈发育,构造活动频繁.通过ETM卫星影像和野外考察分析了工程引水隧洞线路区断层的空间分布及活动特征.工程区以桑日麻断裂、鲜水河断裂和甘德南断裂等对工程的影响最大,是潜在的发震断裂.深埋长引水隧洞在较高地应力作用下,软弱围岩及宽大断层带物质易产生大变形和长期流变.引水线路区褶皱、断层构造发育,有利于地下水富集、运移.在静、动水压力下,引水隧洞穿过断层及破碎带时易发生涌水、碎屑流和坍塌等地质灾害.  相似文献   
46.
《地理教学》2006,(1):47-47
就在美国科学家就北极发出警报的同时,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下属气候监控和评价实验室发表报告说,地球温室气体产生的辐射强迫在过去15年中增加了20%。这意味着,地球温室效应比以前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47.
针对砂(土)样易扰动的特点,研制了HYS-1型单动回转压入式取砂器,并从钻取,退样,试样制作的全过程各工序对取样质量进行控制,解决了南水北调和三峡工程中深埋砂层取原状样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48.
钻孔高压压水测试在深埋与承压洞室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工程建设的发展,最高压力为1.0 MPa的常规压水测试,已不能满足具有压力洞室工程的勘测需要。只有按照洞壁围岩实际承受的压力进行高压压水测试,才能为确定岩体的高压透水性状、洞壁围岩的临界破裂压力、岩体透水性随时间的变化特征,以及岩体高压作用下的变形与工程稳定性分析等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49.
赵瑜  李晓红  卢义玉  康勇  陈陆望 《岩土力学》2008,29(10):2871-2876
岩石材料本质上是一种物理非线性的材料,在深埋条件下,隧道围岩系统的变形还表现出几何非线性,这两种非线性机制的相互作用使得围岩系统的卸荷演化具有高度的复杂性.根据重庆某深埋隧道围岩实际情况,运用FLAC3D三维显式有限差分法分析软件,建立了摩尔-库仑剪破坏与拉破坏复合的应变软化模型,采用大变彤方法对深埋隧道围岩系统卸荷进行数值仿真,引入混沌动力学理论对数值模拟的分析结果进行整合,提取了围岩系统演化过程中特征点演化时间序列的Lyapunov指数,对其混沌形态进行了研究.实例分析表明:深埋隧道围岩系统卸荷演化呈现典型的混沌性态,且系统演化具有对初始条件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50.
CSAMT法在高速公路长大深埋隧道勘察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6,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CSAMT法是一套综合了MT和AMT各自优点的电磁自动采集和处理系统.本文介绍了CSAMT的原理、特点、工作方法和资料处理.该系统首次运用于高速公路长大深埋隧道勘察中,结合其它手段,成功解译出了隧道的软弱层、地下水及断层破碎带的位置,为划分隧道围岩类别提供了较好的依据,同时也为高速公路长大深埋隧道提供了一种新的勘察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