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2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235篇
测绘学   71篇
大气科学   17篇
地球物理   44篇
地质学   788篇
海洋学   15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11篇
自然地理   3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结合西部地区某深埋长大公路隧道信息化施工 ,对深埋长隧地应力演化及围岩应力位移进行了弹塑性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隧道轴线现代地应力状况与隧道埋深、地层岩性及构造发育程度有关 ,最大地应力为40 0MPa左右 ;隧道周边围岩应力在曲边墙底部最大 ,约 3 8 0MPa ,隧道开挖引起的围岩应力影响范围约 2 5 0m ;隧道水平收敛和拱顶下沉位移与隧道埋深近于成直线关系。这些研究结果为深埋长隧信息化设计和施工以及围岩稳定性分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2.
鲁西南深埋粘性土物理力学指标多元统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R因子分析和R型聚类两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鲁西南地区深埋粘性土的20组样的8个物理力学指标数据进行了分析。利用R因子分析方法,揭示了各指标对鲁西南地区深埋粘性土状态和力学性质的影响关系。利用R型聚类分析方法,研究了深部粘性土各物理力学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为进一步从物理力学指标对深埋粘性土的特殊状态和力学特性的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33.
高精度三角高程测量的严密公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边长几千米的连续多跨高精度三角高程测量代替连续多跨的二等跨海水准测量,在像杭州湾大桥跨度几十千米的跨海工程中将得到应用.为此要有相应的公式与之配套,在对现有公式评述的基础上,将直接用观测天顶距导出了函数模型误差小于0.5 mm的严密三角高程测量计算公式,为高精度三角高程测量在跨海工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4.
利用地下水动力学解析法计算回采工作面涌水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综合分析山东兖州兴隆庄煤矿4326综放工作面井下瞬变电磁探测资料、矿井和相邻工作面水文地质资料的基础上,确定了工作面顶板砂岩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采用地下水动力学解析法计算工作面涌水量.经验证其计算结果与实际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35.
模型范围是影响数值分析计算精度与效率的重要因素,针对深埋隧洞开挖数值模拟分析问题,采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和复合失稳准则,对计算模型的纵向范围取值问题展开研究。首先分析了深埋隧洞开挖过程中围岩纵向变形以及未开挖岩塞对围岩变形的约束作用,然后研究了近端边界和远端边界对监测断面位置处围岩变形的影响,最后采用最小二乘法对多组计算结果进行了位移误差分析,并给出了纵向模型范围的取值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当监测断面距掌子面大于10倍洞径时,未开挖岩塞的约束作用基本消失;远端边界以及近端边界与监测断面的最大位移误差值之间均基本满足幂函数关系,且远端边界对监测点位移误差的影响要大于近端边界;深埋隧洞开挖数值模拟中,纵向模型范围取7.5倍洞径即可满足一般数值分析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36.
断层面摩擦强度是评价煤炭开采中应力扰动诱发断层滑动危险性的依据。依托晋城矿区成庄井田,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计算方法,分析了断层面摩擦强度对深部地应力的约束机制,研究了成庄井田F13断层及其在不同摩擦强度条件下对回采工作面顶板稳定性、超前支承压力分布和断层滑动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地壳深部最大与最小主应力比值受断层面摩擦强度的限制,当其达到临界方向断层的摩擦强度极限时,断层就会发生滑动;断层破碎带的存在导致初始应力场扰动,形成断层带低应力区及高应力集中区,在回采过程中将直接影响煤层顶板移动变形和采动应力分布;断层面摩擦强度较小时,工作面开采至断层附近顶板下沉量及断层上下盘错动位移较大,支承压力峰值由大变小明显,断层面上剪应力与正应力的比值易达到断层面的摩擦系数,断层滑动的危险性较大。   相似文献   
37.
针对矿井涌水量时间序列的分形与灰色特征,采用重标极差分析法(R/S分析法)确定涌水量时间序列的Hurst指数和平均循环周期,在一个周期内建立等维灰数递补动态GM(1,1)预测模型。充分利用最新信息,提高模型预测精度。运用基于R/S分析法的GM(1,1)模型对陕北某矿矿井涌水量进行分析预测,结果表明,模型拟合程度好,预测精度高,能够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8.
以建德铜矿为例,将复杂的岩溶充水型矿床,通过分析矿体空间状态,矿体周边含水层与隔水层分布,采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充水来源等水文地质条件,概念化成简单的水文地质条件边界,利用数理统计法,对矿床充水因素、巷道水来源等进行分析,预测其矿坑涌水量.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建德铜矿矿坑正常涌水量为1440m3/d,矿坑最大涌水量为2369m3/d.实际矿坑涌水量略小于统计分得出的预测矿坑涌水量,其误差值在20%以内.这种数理统计方法与概化水文地质边界的方法,可为同类矿山预测矿坑涌水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9.
富春江顶管工程为例,介绍了一种可快速拆卸的用于深埋顶管隧道对管节局部破损进行修复的装置。装置结构简单、紧凑,易于在圆形截面的隧道中进行快速拼装。该装置最高耐水压力0.8 MPa,可对地下水位以下30~80 m顶管隧道中出现沿轴线长<0.4 m环状破损的管节进行注浆修复。这种设计能够有效解决深埋顶管隧道小面积局部破损、小范围漏水涌砂等问题,为深埋顶管等方法构筑的圆形隧道提供应急修复保障。  相似文献   
40.
采动岩体变形与渗透特性是工作面突水防治研究的基本问题。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计算方法,分析了岩石变形-渗透特征及其三维定量关系,研究了煤炭开采中回采工作面围岩应变场、渗透系数场分布及其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采动岩体渗透性变化主要取决于应变状态及应变增量,且随着垂直于裂隙的张应变的增加而增加;工作面后方垮落带和煤壁边缘的剪碎带产生剧烈的采动拉伸变形,渗透系数较采前显著增大,而支承压力区和整体移动带岩层产生较大的采动压缩变形,渗透系数较采前明显减小;工作面围岩垂向渗透系数较水平渗透系数增加的幅度及增加区的范围小,但对水体下采煤工作面涌水起主导作用。加快工作面推进速度、减小工作面斜长和采高能降低采场围岩渗透系数增加幅度,并将渗透系数场变化范围局限在采区附近,能有效减小采动对原始煤岩层渗透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