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91篇
  免费   1336篇
  国内免费   940篇
测绘学   169篇
大气科学   110篇
地球物理   1029篇
地质学   3754篇
海洋学   799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247篇
自然地理   254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24篇
  2022年   165篇
  2021年   190篇
  2020年   150篇
  2019年   239篇
  2018年   129篇
  2017年   145篇
  2016年   144篇
  2015年   192篇
  2014年   263篇
  2013年   225篇
  2012年   274篇
  2011年   273篇
  2010年   234篇
  2009年   265篇
  2008年   260篇
  2007年   244篇
  2006年   175篇
  2005年   217篇
  2004年   190篇
  2003年   177篇
  2002年   166篇
  2001年   180篇
  2000年   165篇
  1999年   183篇
  1998年   173篇
  1997年   202篇
  1996年   180篇
  1995年   134篇
  1994年   135篇
  1993年   113篇
  1992年   66篇
  1991年   75篇
  1990年   76篇
  1989年   64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5篇
  1965年   3篇
  1958年   5篇
  1954年   7篇
  194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本文介绍应用IBM微机实现走航实时水深及定位数据的自动采集系统。给出了联机系统方框图及采集、传送数据的程序流程图。并对IBM-PC/XT微机与测深仪之间的接口、数码转换和数据处理作了简要的叙述。  相似文献   
32.
ADCP的观测及资料处理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以RD-VM型ADCP为例,结合中美海气相互作用合作项目中的使用情况,介绍了ADCP的基本原理、特性,观测实施及资料处理,并指出了该仪器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3.
等深流沉积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根据国内外等深流及其沉积的研究成果,概述了它们的研究进展,且详细阐述了等深流沉积特征和沉积类型,并指出等深岩丘的发现是该领域最为重要、最具特色的突出成果以及等深流沉积研究的油气勘探意义.虽然随着深海钻探计划和大洋钻探项目的开展,等深流沉积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现代等深流沉积和古代等深流沉积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发展尚不平衡,仍存在着较多问题,尤其是在古代等深流沉积研究方面显得更为薄弱.最为重要的是,等深流沉积的识别是该领域研究的最大难题.因此,在其未来研究上,应注意运用地震波识别、遥感等现代科技调查手段,进行多学科综合研究,尽快建立一套完善的识别标志,如沉积学标志、古生物标志等,以促使其逐渐成为海洋沉积学中一个更为完善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34.
《热带海洋》1996,15(1):17-23
应用Dean,Bodge和Lee近岸平衡剖面模式,对粤东靖海波控弧形海湾两种近岸剖面作了分析对比。结果显示推拟合的Dean模式与实际剖面偏差明显,由Bodge模式计算的凹度,北剖面小于南剖面,此与沿岩滩面坡度变化趋势一致,由Lee模式拟合的结果导出的波周期与实测值相近。  相似文献   
35.
自本世纪60年代以来,浅地层剖面仪测量技术在世界各大陆架海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专家们取得了大量实际资料,并发表了多篇调査报告和研究成果(赵松龄,1991;秦蕴珊、赵松龄,1991;赵松龄、于洪军,1993),为查明世界各大陆架海的形成过程、地层结构、环境变迁、海面变化、岸线变迁、河道跟踪、以及地貌类型的划分等提供了新的信息,推动了世界大陆架地质学的发展。在应用浅地层剖面仪测量技术所取得的多种成果中,最为突出的研究,莫过于在世界上的若干大陆架区发现了古河道及其沉积,通过古河道的追踪又可以了解大陆架环境的变迁和海面变化的过程。所以,这项大陆架勘察技术问世以来,一直是大陆架地质勘察中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 我国大约在70年代初期开始研制浅地层剖面仪,并制成了第一批产品,进人80年代以来,又逐渐引进了国外的新产品用于中国大陆架的勘察。近年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利用这种勘察仪器,在南黄海和渤海海域已经获得了数千公里的测量记录。浅地层剖面仪测量资料中大量信息的提取是运用这项技术的关键。本文根据作者所获得的测量资料,对晚更新世末期以来的浅地层结构及古环境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6.
自中印度洋被确认为是大洋岩石圈活动压缩变形的场所以来,人们已经竭尽全力来确定该地区的缩短量.其目的是了解在很高压应力下的板内变形会对周围板块的运动学起什么作用以及大洋岩石圈的机械反映.使用了下面4种不同的方法来定量分析变形速率:  相似文献   
37.
本部分则从淤泥质岸滩沉积物的水动力学特征出发,论述了不同状态的泥沙的不同运动规律,给出了两种不同岸段的近岸含沙量和岸滩冲淤率的横向分布的定量表达,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侵蚀和堆积岸滩剖面的演变模式,并与实际观测资料进行验证,最后还对岸滩冲淤转化的条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8.
底部浮泥表层推移速度分布的ADCP—GPS估测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ADCP对底跟踪走航观测的流速数据中包含水体底部浮泥、底沙运动信息,对比GPS定位方法算出的水体流速数据可以分离出浮泥相对于GPS定位的运动信号,从而达到对底质推移观测的目的。  相似文献   
39.
高精度CTD剖面仪电导率传感器的研究和实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高精度CTD剖面仪是海洋863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海洋调查和水文观测必不可少的仪器,本文详细论述了CTD剖面仪中电导率传感器的研制方法和过程,并给出传感器现已达到的水平,提出还需要进一步进行的工作和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40.
为了探讨西太平洋暧地区热带波动的天气效应,利用1980年2-9月140°E日本静止卫星纬度时间剖面卫星云图,分析了5d和14d左右周期热带波动云的演变特征,井综合分析了14d周期的云系演变型式与流场的关系,为预报热带中期天气变化规律提供了依据;热带波动中30-60d大气低频振荡的云量变化最显著,北半球夏半年热带波动的天气压主要在10°N-0°,各半年在10°N-10°S,超过这个区域热带云量的港分布型式就有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