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63篇 |
免费 | 112篇 |
国内免费 | 6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9篇 |
大气科学 | 77篇 |
地球物理 | 46篇 |
地质学 | 260篇 |
海洋学 | 25篇 |
天文学 | 1篇 |
综合类 | 31篇 |
自然地理 | 28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21篇 |
2022年 | 12篇 |
2021年 | 28篇 |
2020年 | 21篇 |
2019年 | 15篇 |
2018年 | 15篇 |
2017年 | 15篇 |
2016年 | 17篇 |
2015年 | 13篇 |
2014年 | 26篇 |
2013年 | 25篇 |
2012年 | 34篇 |
2011年 | 23篇 |
2010年 | 44篇 |
2009年 | 36篇 |
2008年 | 57篇 |
2007年 | 42篇 |
2006年 | 40篇 |
2005年 | 37篇 |
2004年 | 29篇 |
2003年 | 23篇 |
2002年 | 18篇 |
2001年 | 16篇 |
2000年 | 18篇 |
1999年 | 21篇 |
1998年 | 11篇 |
1997年 | 15篇 |
1996年 | 13篇 |
1995年 | 17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58年 | 2篇 |
1957年 | 2篇 |
1945年 | 1篇 |
193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湿地科学》2021,19(4):442-450
2017年12月至2018年5月,在汤旺河下游大麻哈鱼(Oncorhynchus keta)产卵场河段,采用常规采样方法,开展了大型底栖动物和水体污染状况调查,以期为大麻哈鱼种群恢复提供研究基础。研究结果表明,大麻哈鱼产卵场河段中有大型底栖动物4门6纲50种,其中昆虫纲物种的数量最多;冬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平均丰度和平均生物量分别为(144.80±81.71) ind./m~2和(4.42±3.81) g/m~2,优势种为条纹角石蚕(Stenopsyche marmorata)、蚊型前突摇蚊(Proclaclius culiciformis)和八目石蛭(Herpobdella octoculata);春季,大型底栖动物的平均丰度和平均生物量分别为(136.89±101.25) ind./m~2和(16.99±21.05) g/m~2,优势种为蚊型前突摇蚊和黑龙江短沟蜷(Semisulcospira amurensis);冬季和春季,河流水体都被轻度污染,水体中的溶解氧、氨氮、总磷、总氮和硝酸盐含量是影响春季大型底栖动物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因子。汤旺河下游大麻哈鱼产卵场河段中的大型底栖动物资源丰富,丰度较高,能够满足大麻哈鱼幼鱼等底栖动物食性的鱼类对饵料的需求,但是其水体被轻度污染,因此,应该加强对集水区湿地和农业的生态管理,禁止损坏河道底质和破坏河流水生态系统的人类活动,改善河流水体的健康状况,以维持大麻哈鱼产卵场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2.
4280 a B.P.太行山大地震与大禹治水后(4070a B.P.)的黄河下游河道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我国古籍所载黄河下游最早河道有禹贡河和山经河,它们在今郑州以北均沿太行山东麓北流。其原因可能与公元前4280年太行山大地震有关。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夏季黄河下游地区中尺度对流系统的气候特征分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1996~2008年逐小时卫星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及统计方法,研究了位于黄河下游地区的中尺度对流系统(Mesoscale Convective System,简称 MCS)的气候特征,其中包括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esoscale Convective Complex,简称MCC)、持续拉长状对流系统(Permanent Elongated Convective System,简称 PECS)、β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eso-β Scale MCC,简称 MβCCS)、β中尺度持续拉长状对流系统(Meso-β Scale PECS,简称 MβECS)4类.结果表明:MCC和PECS是黄河下 相似文献
17.
基于曹娥江下游星一村钻孔(XYC)1717个沉积物样品的粒度分析,探讨钱塘江南岸地区全新世沉积环境记录。初步结论如下:①基于粒度组成,XYC孔沉积物分为粉砂质砂、砂质粉砂、粉砂、粘土质粉砂等4种岩性,自下而上分为9个单元,组成多个粒度粗细变化旋回。其中,第1、4两层为粉砂质砂,砂含量高于粉砂,粘粒含量10%~15%,分选差,动力条件复杂;第3、5两层属砂质粉砂,粉砂为主但含量不超过70%,砂含量20%以上,粘粒含量低;第2、7、9三层为粉砂,粉砂含量超过70%,粘粒、砂含量均低于20%;第6、8两层为粘土质粉砂,粉砂含量高于70%,粘粒含量20%以上。②基于C-M图最大搬运动能和平均搬运动能强弱及其变化幅度分析,初步识别出4种沉积相,自下而上依次为河流相、潮坪相、浅海相、湖沼相。第1、2两层为高能且不稳定的水动力搬运环境,属河流相沉积;第3~7层,最大搬运动能减弱,搬运动力与上虞近海滩涂样品SYTT相似,为潮坪相沉积;第8~9层,搬运动能低且变幅小,属低能静水沉积环境;第8层下段为浅海相,该层上段至第9层为湖沼相。③粒度纵向变化表明,粘粒含量自下而上波动增加;砂含量自下而上波动减少,平均粒径向上变细、分选性向上变好。XYC孔记录了该地区9690~5131 cal.a BP时段海面上升,达到高海面继而又海退的过程。研究结果有利于进一步探索钱塘江流域的古环境演变特征。 相似文献
18.
凡欲尝试一区域之天气预报者,必先知本区内地方天气变化之特殊情形,欲知地方天气之特殊情形,则非有当地之长期气象纪录及同时期内邻近各地之气压分布状况及其变动性质(即天气图)以为根据不可。查长江下游地近海滨,天气当受海洋之影响。今欲试 相似文献
19.
黄河下游综合性治理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是世界上著名的多沙河,现行黄河口沉积了64%的泥沙,造成河口不断地摆动和改道,给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和利用带来了许多困难,因此,治理黄河是当务之急。本文在理论和实验的基础上:(1)提出利用黄河本身所具有的自然条件治理黄河,即采用高压泵冲刷泥沙,使拦门沙的泥沙随流而向深海运移;(2)为了防止大水刷槽淤滩,小水塌滩淤槽,本文采用垃圾坑治理河道下游淤床现象。作者认为该措施是可行的,既节省了开支,又稳定了流路。 相似文献
20.
绿洲是干旱区最重要的景观类型,由于气候干旱、水资源贫乏,系统往往具有生态脆弱性质。作者通过对黑河流域的野外考察和分析认为,人类活动在干旱区绿洲地区环境退化中起重要作用。黑河发源于祁连山,全长821km,干流穿过河西走廊,向北注人居延海。流域位于河西走廊中段,由三个景观单元组成:1)上游祁连山区,由山地森林、灌丛和草地景观构成;2)中游走廊地区,以平原绿洲景观为主;3)下游金塔盆地及阿拉善高原,以高平原荒漠景观为主,沙漠、戈壁广布,有小面积绿洲分布。黑河原属外流河,中更新世晚期以来水量逐渐减少,变为内陆河。种植业出现以前,河流水系为自然水系,中下游分布着天然绿洲。汉代时灌溉农业产生,进人农牧业交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