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79篇 |
免费 | 390篇 |
国内免费 | 66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3篇 |
大气科学 | 75篇 |
地球物理 | 876篇 |
地质学 | 1497篇 |
海洋学 | 219篇 |
天文学 | 4篇 |
综合类 | 76篇 |
自然地理 | 4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4篇 |
2023年 | 80篇 |
2022年 | 98篇 |
2021年 | 93篇 |
2020年 | 79篇 |
2019年 | 90篇 |
2018年 | 59篇 |
2017年 | 68篇 |
2016年 | 41篇 |
2015年 | 77篇 |
2014年 | 109篇 |
2013年 | 93篇 |
2012年 | 125篇 |
2011年 | 112篇 |
2010年 | 136篇 |
2009年 | 109篇 |
2008年 | 128篇 |
2007年 | 115篇 |
2006年 | 134篇 |
2005年 | 95篇 |
2004年 | 103篇 |
2003年 | 102篇 |
2002年 | 82篇 |
2001年 | 97篇 |
2000年 | 81篇 |
1999年 | 77篇 |
1998年 | 73篇 |
1997年 | 57篇 |
1996年 | 58篇 |
1995年 | 43篇 |
1994年 | 40篇 |
1993年 | 43篇 |
1992年 | 27篇 |
1991年 | 20篇 |
1990年 | 21篇 |
1989年 | 21篇 |
1988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4篇 |
1978年 | 2篇 |
1957年 | 2篇 |
194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8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WU Nian ;CHEN Shiguo ;YE Xingqian ;LI Guoyun ;YIN Li' ang ;XUE Changhu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英文版)》2014,(5):871-876
Acidic polysaccharide, which has various biological activities,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omponents of sea cucumber. In the present study, crude polysaccharide was extracted from four species of sea cucumber from three different geographical zones, Pearsonothuria graeffei(Pg) from Indo-Pacific, Holothuria vagabunda(Hv) from Norwegian Coast, Stichopus tremulu(St) from Western Indian Ocean, and Isostichopus badionotu(Ib) from Western Atlantic. The polysaccharide extract was separated and purified with a cellulose DEAE anion-exchange column to obtain corresponding sea cucumber fucans(SC-Fucs). The chemical property of these SC-Fucs, including molecular weight, monosaccharide composition and sulfate content, was determined. Their structure was compared simply with fourier infrared spectrum analyzer and identified with high temperature 1H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um analyzer(NMR) and room temperature 13 C NMR.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Fuc-Pg obtained from the torrid zone mainly contained 2,4-O-disulfated and non-sulfated fucose residue, whereas Fuc-Ib from the temperate zone contained non-, 2-O- and 2,4-O-disulfated fucose residue; Fuc-St from the frigid zone and Fuc-Hv from the torrid zone contained mainly non-sulfated fucose residue. The proton of SC-Fucs was better resolved via high temperature 1H NMR than via room temperature 1H NMR. The fingerprint of sea cucumber in different sea regions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index of anomer hydrogen signal in SC-Fucs. Further work will help to understand whether there exists a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eographical area of sea cucumber and the sulfation pattern of SC-Fucs. 相似文献
22.
不同填充方法色谱柱分离原油及沥青砂岩抽提物的饱和烃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柱色谱分离方法,分别以氧化铝(5g)、上部为氧化铝下部为硅胶(3g:2g)、上部为硅胶下部为氧化铝(3g:2g)和硅胶(5g)4种填充方法对原油和沥青砂岩抽提物进行族组成分析,对其饱和烃馏分进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对比剖析了饱和烃生物标志物组成特征。结果表明:这4种不同的填充方法对类异戊间二烯型烷烃、藿烷、规则甾烷等生物标志物的分子组成影响一般均较小,但对于高碳数正构烷烃和重排甾烷等化合物的影响则较明显。 相似文献
23.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2017,(1)
为研究矩形钢管混凝土翼缘的H型蜂窝组合柱(STHCC)稳定性能,以截面形式、约束条件、构件长度和混凝土强度等级为主要参数,设计11根不同截面形式的H型蜂窝钢柱及18根STHCC构件;基于构件的简化力学模型和本构模型,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29根试件的有限元模型,开展构件的特征值屈曲分析,将有限元数值解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两者吻合较好,验证有限元建模方法的合理性。基于18根STHCC构件特征值屈曲分析,提取变形云图和屈曲荷载,考察屈曲荷载随截面形式、构件长度、约束方式、混凝土强度等级和加劲肋的变化规律,给出STHCC在实际工程中的设计建议。结果表明:STHCC构件的整体稳定性比普通H型蜂窝钢柱、钢管翼缘的H型蜂窝钢柱的好,在相同用钢量条件下,屈曲荷载分别提高1.88、1.23倍;在STHCC构件钢管翼缘内设置加劲肋后,屈曲荷载提高1.31倍,合理设置加劲肋可以大幅提高组合柱的整体稳定性。随着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增加,构件屈曲荷载提高幅度越来越小。根据有限元数值解,通过简化混凝土影响系数建立STHCC构件的屈曲荷载计算公式,获得的屈曲模态为该类组合柱非线性稳定性能提供初始缺陷形态。 相似文献
24.
四川盆地是我国重要的含油气盆地,其西南部位于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外带,二叠纪峨眉山玄武岩浆对四川盆地热历史及烃源岩热演化的影响一直备受关注.近年来,盆地古温标结果揭示出盆地在二叠纪存在高古热流(75~85 mW·m-2),甚至部分点位存在超高古热流(97~114 mW·m-2),被认为和峨眉山玄武岩浆的热效应有关.为了解这些高-超高古热流的成因机制,以及溢流到地表的玄武岩浆对二叠系及以下地层和烃源岩的热影响,本文采用二维有限元方法对二叠纪峨眉山玄武岩浆的热效应进行了模拟,得出如下结论:(1)置于岩石圈底部的地幔柱头高温异常体和挤入地壳底部的高温玄武岩浆在短期内(4 Ma内)对地表热流的扰动分别小于5 mW·m-2和20 mW·m-2,均无法解释四川盆地二叠纪的异常古热流.(2)古热流与侵入到地壳内部的岩浆有关,中心在7~17 km深度的不同形态的岩浆都有可能造成高或超高古热流的形成,引起超高古热流的水平状岩浆囊厚度在2~10 km,表层距地表在6~12 km之间.(3)地表岩浆越厚、下伏地层越浅,岩浆对该地层产生的热扰动越大,其中烃源岩所受影响也越大.如,上覆岩浆厚度为300 m时,在深度300 m(二叠系)、800 m(奥陶系)、1250 m(寒武系)、2000 m(震旦系)地层引起的最大升温分别是241℃、77℃、40℃和19℃,所需时间分别为2100年、6100年、1.17万年和2.56万年.(4)相变热的存在对二叠系和奥陶系地层不可忽略,如300 m厚岩浆产生的相变热可以使二叠系地层额外增温达55℃.
相似文献25.
26.
盘锦市为地质灾害非易发区,但沙土液化、地面沉降和海水入侵也是市域内常发的地质灾害种类,对高层建筑物及地下水的安全具有巨大的潜在危害。按照市政府《关于全市开展2012年应急管理宣传周活动的通知》文件要求,盘锦市国土资源局积极参加了全市应急管理宣传周活动。宣传周主题为“预防为主、科学应对”, 相似文献
27.
地震导致的砂土液化具有很大的随机性。据此 ,提出了评价砂土液化危险性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两种方法。确定性方法是以液化指数为变量的多因子判别分析方法 ,不确定性方法是概率分析法 ,即用概率密度函数判断砂土液化灾害的期望损失值。 相似文献
28.
沉积物的地震及古地震效应* 总被引:27,自引:11,他引:16
古地震是依据地层中保留的沉积物变形记录而确定的。系统归纳总结地震诱发沉积物变形将为古地震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也有助于野外调查辨认这些记录。作者提出了一个初步的、供讨论与补充修正的地震触发沉积物变形分类的方案。变形的成因机制是分类的基础。这些特殊沉积物变形主要与地震有关,但其中一些变形往往也受其他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要确定地震成因变形必须详尽研究相关的区域地质背景构造。 相似文献
29.
锆铝基柱撑蒙脱土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钠基蒙脱土为原料,采用共聚法合成锆铝基柱撑蒙脱土,并研究不同锆铝摩尔比例和不同NaOH的量对柱撑蒙脱土制备的影响。XRD研究表明,当锆铝摩尔比例为1:6、加入70ml0.4mol/LNaOH时,可得到(001)面网层间距达1.9343nm的锆铝基柱撑蒙脱土。通过FT—IR发现,锆铝聚合羟基阳离子进入蒙脱土层间,形成Si-O-Al和Si-O-Zr。对柱撑前后蒙脱土的比表面积和孔径结构进行分析,发现锆铝基柱撑蒙脱土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较为均匀的孔径分布,是一种合适的催化和吸附材料。 相似文献
30.
阿尼玛卿蛇绿岩带OIB和MORB的地球化学及空间分布特征: 玛积雪山古洋脊热点构造证据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阿尼玛卿蛇绿岩带晚古生代镁铁质火山岩以OIB, E-MORB和N-MORB组合为特征. 与世界典型的同类岩石相比, 这些岩石类型总体上表现为较低的Ce/Pb和Nb/U值, 少量岩石具有Nb的亏损和Pb的富集. OIB的(La/Yb)N = 5~20, N-MORB的(La/Yb)N = 0.41~0.5. OIB显示了典型洋岛玄武岩的不相容元素富集特点, N-MORB则具明显的亏损性质, E-MORB介于两者之间. 这些岩石围绕玛积雪山厚度较大的OIB熔岩和辉长岩向东西两侧呈现过渡关系, 即由德尔尼的N-MORB, OIB和E-MORB组合到玛积雪山的OIB向西又复为布青山的N-MORB, OIB和E-MORB. 从岩石类型组合和空间分布特征、玛积雪山的岩石厚度并结合OIB与MORB地球化学特征及推断的源区交代关系分析, 玛积雪山可能代表了古地幔柱沿洋中脊形成的洋脊热点构造或洋中脊岛, 极类似于今天的冰岛热点构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