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3篇
  免费   359篇
  国内免费   492篇
测绘学   10篇
地球物理   112篇
地质学   1867篇
海洋学   109篇
综合类   87篇
自然地理   19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101篇
  2022年   120篇
  2021年   143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113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6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4年   2篇
  1949年   2篇
  1948年   2篇
  1947年   2篇
  1946年   1篇
  1945年   1篇
  1944年   3篇
  1943年   4篇
  1942年   1篇
  1941年   1篇
  193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21.
中新统海相烃源岩是中国近海莺歌海盆地主要油气供给层段,也是我国新生代海相烃源岩的典型代表。综合利用地质、地球化学和古生物等资料,在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莺歌海盆地中新统海相烃源岩发育的主控因素,并建立了相应的形成模式。结果表明,莺歌海盆地发育中等-好级别的中新统海相烃源岩,并具有较强的横向与纵向非均质性;中新统海相烃源岩受古气候、古生产力、水介质条件、沉积速率及海平面变化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发育以莺东斜坡带梅山组、三亚组为代表的海相陆源型和以东方区、乐东区梅山组为代表的海相内源型2种模式,其中以海相内源型烃源岩生烃条件最为优越。   相似文献   
922.
丘东洲  谢渊  赵瞻  李嵘  杨平  张娣  刘家洪 《地质通报》2012,31(11):1781-1794
南方是中国海相碳酸盐岩的主要分布地区之一,发育厚8000~10000m的震旦系—下三叠统海相沉积,形成了以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为主体的海相含油气系统下组合和以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中下三叠统为主体的海相含油气系统上组合。上述含油气层系和油气组合在雪峰山西侧地区也有不同程度的发育,并具有复杂的圈闭条件、保存条件和成藏演化过程,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笔者着重讨论了改造型含油气盆地的研究思路、方法及研究区油气系统的地质作用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对4个重点区的含油气系统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深入开展雪峰山西侧地区油气地质调查和勘探目标区优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23.
在系统对比了页岩气储层与常规储层异同点的基础上,以我国南方古生界页岩为主要研究对象,应用野外露头观察、钻井取心和实验测试等分析手段,从吸附气储集性能和游离气储集性能两方面探讨了页岩的含气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南方古生界页岩w(TOC)主体为2%~10%,最大吸附能力主体分布在1.0~2.0 m3/t,埋深大于1 000 m时页岩吸附能力基本稳定,受温度、压力的影响较小,吸附气含量的主控因素是有机质含量和地层压力。借助毛管压力法分析认为,页岩储层孔隙结构有致密基质型、微裂隙型和过渡型3种类型,分别具有不同的含气特征。  相似文献   
924.
近刊题录     
<正>~~  相似文献   
925.
孙林华 《华北地质》2012,(4):268-275
沟后组在研究华北板块东南缘前寒武纪-寒武纪大地构造演化上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沟后组页岩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的分析,取得了如下认识:Al2O3-Zr-TiO2和Zr/Sc-Th/Sc判别图解表明该套页岩中的碎屑物组分是火成岩没有再循环的特征,而是首次风化沉积的产物,因此其地球化学特征可以用于物源示踪。(SiO2/20)-(Na2O+K2O)-(MgO+TiO2+FeO*)、TiO2-Ni、Th-Hf-Co及Hf-La/Th图解及部分元素比值(如Co/Th、La/Sc及Zr/Sc)表明沟后组页岩的源区主要为中酸性火成岩。其CIA值较低(62),可能与钾交代有关,而较高的CIW值(89)表明其源区经历了中等-较高程度的风化。主微量元素一致表明其物源区具有活动性质。  相似文献   
926.
南海北部边缘盆地油气勘探中陆续发现较丰富的二氧化碳(CO2)和氮气(N2)等非烃气气藏,同时亦发现了一些含N2、富N2的天然气层。这些CO2和N2非烃气主要富集于西北部边缘莺歌海盆地中央泥底辟带新近系及第四系浅层中。根据N2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可将本区N2划分为大气成因、壳源型有机成因和壳源型有机-无机混合成因三种主要成因类型。结合温压双控热模拟岩石产氮气实验结果,以及N2等非烃气在平面上分区分块、剖面上分带分层的局部性富集特点,追踪判识并确定N2气源主要由来自不同成熟演化阶段的中新统及上新统海相泥岩气源岩的N2与多种物理化学和岩石脱气作用所形成的无机N2相互混合而构成。  相似文献   
927.
<正>报道范围(1)对海相油气地质与勘探的方针政策、研究方向、勘探目标、技术方法的见解、建议和思路(2)海相地层区含油气远景分析、盆地油气资源评价及勘探区块的评价与优选(3)海相地层区大地构造与含油气盆地的特征与演化(4)海相地层中烃类成因、演化、成藏的机理与模式(5)层序地层学、盆地  相似文献   
928.
研究讨论了我国南方江南-雪峰隆起这一独特的大地构造单元在板块构造阶段和大陆构造阶段的发育背景及其构造动力学。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江南-雪峰隆起及其周缘的海相油气聚集、破坏的特征和背景(构造动力学框架下),研究试图揭示隆起及其周缘的海相油气聚集和破坏与隆起形成演化及其动力学之间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成因联系。最后讨论了隆起在板块构造与大陆构造不同阶段演化和动力学问题、板块构造与大陆构造观点对隆起及其周缘成藏物质基础制约的不同认识、以及隆起及其周缘构造演化与海相油气成藏演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929.
金震宇  郭爽 《吉林地质》2012,(4):115-116
对于黑色页岩中的铂钯元素,试样经过灼烧除去硫以及有机质后,用王水分解,经树脂富集,再将树脂灰化后溶解,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量,取代比色法,得到了更好的检出限,以及准确度。  相似文献   
930.
页岩孔隙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非常规油气勘探的兴起页岩孔隙研究备受重视,如何研究页岩孔隙已经成为非常规油气首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其对页岩油气勘探层位选取、资源潜力评价和油气渗流能力计算具有重要意义。对页岩微—纳米孔隙表征技术、页岩孔隙类别的划分以及页岩孔隙演化规律分别进行了综述并指出存在问题,同时结合最新研究进展对页岩孔隙研究进行展望。提出工业CT—微米CT—纳米CT/FIB系列辐射扫描方法和压汞(MICP)—氮气吸附(N2)—二氧化碳吸附(CO2)流体法是孔隙定量表征的最优方法,通过单井孔隙度测井资料与实验室测定结果建立校正图版指导储层孔隙发育段优选;页岩孔隙分类研究还应该考虑含油气性,利用原子力显微镜等工具加强孔隙含油性研究;孔隙演化规律研究应该采用模拟实验和真实剖面样品对比并结合矿物组成分析等寻找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