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7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118篇
海洋学   12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下扬子及邻区的岩石圈演化经历了五个阶段:太古宙古陆核形成期;元古宙下扬子板块形成期;古生代南方古陆形成期;中生代南、北陆拼贴期;中—晚燕山运动以来的大陆边缘离裂期。其中的第三个阶段即古生代南方古陆形成期是下扬子地区海相油气领域的形成期,海相中—古生界厚度可达上万米,含三套生烃岩系,厚度大,叠合连片,原始生烃条件属于一流,且有两大套区域性盖层,形成下古和上古两套成油气组合。在中生代南、北陆拼贴期,上述原生海相油气领域遭受重创,但主要是对当时已形成的油气系统的破坏,对烃源岩的破坏不是太严重,大部分生烃潜力得以保存,这为喜马拉雅期重建型海相烃源油气领域的形成保存了基础,这也是下扬子地区海相油气勘探的前提。对下扬子地区重建型海相油气领域可划分出五种类型:陆相中一新生界覆盖型:火山岩覆盖型;推覆体上盘覆盖型;龙潭煤系致密砂岩含油层领域;龙潭煤系煤层气领域。下扬子地区重建型海相烃源油气领域属于大盆地的范畴,其中最主要的是陆相中一新生界覆盖型,但这是一个极为复杂的油气领域。文中对勘探思路、勘探部署、综合研究、方法攻关及老资料利用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72.
塔里木盆地西南部同由路克剖面海相白垩系古地磁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塔里木盆地西南部阿克陶县同由路克剖面海相白垩系18个采点样品进行的古地磁和岩石磁学研究表明, 白垩系下统的携磁矿物以赤铁矿为主, 含磁铁矿; 上统地层以磁铁矿、钛磁铁矿和赤铁矿、针铁矿为组合特征. 逐步热退磁和主向量分析显示样品为单一磁组分或二磁组分, 高温稳定性组分具正、反极性, 并通过了极性检验、倒转检验和一致性检验. 白垩系下统平均磁化方向D = 27.0°, I = 42.0°, α95 = 6.5°; 磁极位置φ = 190.3°, λ = 63.1°, dp = 4.9°, dm = 8.0°; 白垩系上统平均磁化方向D = 29.1°, I = 39.4°, α95 = 11.2°; 磁极位置φ = 190.9°, λ = 60.3°, dp = 8.0°, dm = 13.4°. 塔西南早白垩世海相地层的磁倾角比塔里木北部陆相地层同时代的磁倾角高约10.0°±7.8°. 与塔西南早白垩世火山岩相比, 塔西南海相早白垩世红层磁倾角偏低了8.1°±8.9°. 虽然这些古地磁数据的置信区间较大, 海相白垩系古纬度仍趋向于陆相红层和火山岩相的古纬度之间.  相似文献   
73.
中国海相地层天然气勘探领域和方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天然气工业的发展,始于海相地层天然气的发现。目前海相天然气的资源量占我国天然气部资源量的47.4%,储量占59.6%。海相地层烃源岩分布面积广,厚度大,以生产为主。海相碳酸协岩是天然气的主要储层,储集类型多。海相地层大中型气田的发现对我国气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海相地层大中型气田的主要富集条件为:雄厚的气源岩;有利的构造位置;生气区内存在大面积孔隙型储层;良好的区域盖层;复合型圈闭。四川盆地加里东  相似文献   
74.
二连盆地白垩系非海相沉积层序地层特征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魏魁生  徐怀大 《地球科学》1994,19(2):181-193
辩证地将层序地层学的基本原理应用于二连非海相沉积盆地中,利用高分辨率反射地震资料和钻井资料将白垩系划分为2个超层序和8个层序,每个层序含8-20个准层序;分析了层序界面特征及高振幅反射波与密集段的关系;总结了沉积体和体系域特征;绘制了基准面升降曲线。  相似文献   
75.
赵庆红  郜周全 《云南地质》2006,25(3):348-353
古都塘锰矿床由晚二叠世海底基性火山喷发及含锰喷气活动提供主要锰质来源,在海底槽形洼地内沉积形成的海相沉积锰矿床,并叠加了表生氧化富集作用。矿体赋存于二叠统猴子坡组(P2ho)灰岩夹层中,严格受层位、岩性控制。  相似文献   
76.
黔西北地区的织金、威宁、毕节、大方、纳雍、赫章等县均出现REE矿床或矿化,可分为2类:一类是寒武系底部的海相沉积磷块岩磷-REE矿床,如织金新华;另一类是与峨眉山玄武岩有关的古风化壳粘土岩REE矿化。本文主要介绍后一类。黔西北地区在大地构造上位于扬子准地台黔北台隆。区内峨眉山玄武岩广泛分布,主要为大陆溢流玄武岩,呈岩被产出,假整合于上二叠统茅口组灰岩之上,其上覆地层主要为上二叠统宣威组含煤岩系。玄武岩最厚处在西部威宁附近,厚达1249m。区内,在宣威组与玄武岩之间及玄武岩内部,产有多层呈似层状、透镜状的粘土岩,以高岭石…  相似文献   
77.
海相碳酸盐岩优质烃源岩发育的主要影响因素   总被引:30,自引:4,他引:26  
我国近3×106km2的海相碳酸盐岩分布区长期被认为是潜在的油气勘探区,近年来虽然我国在海相碳酸盐岩地层的油气勘探有了一些突破,但与广泛分布的海相碳酸盐岩区相比,取得的成果还不令人满意。其关键问题是海相碳酸盐岩沉积盆地优质烃源岩发育相带不明,控制优质烃源岩发育的主要因素不清。本文根据海洋生物、现代海洋沉积和古代海相地层中有机质含量分布特征和实验室模拟实验结果,提出影响海相沉积有机质富集的主要因素有:沉积物形成时水体中生物生产率、沉积速率、沉积阶段及早期成岩作用阶段的氧化还原环境、海底深部流体作用等。其中,水体中高生物生产率是海相环境形成富有机质沉积的关键因素,沉积阶段和早期成岩作用阶段水体的相对还原环境有利于有机质富集保存,海底深部流体的活动是形成富集有机质沉积的不可忽视的因素。沉积速率是影响海相沉积有机质富集的主要因素,适当的沉积速率是海相沉积富集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78.
新疆泥盆纪古地理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王庆明 《新疆地质》2000,18(4):319-323
根据古地磁资料,泥盆纪时期除印度地块处于南半球10°~40°外,新疆境内其它块体均处于北半球0°~35°,位置变化不大。西伯利亚、准噶尔和塔里木3大地块向北漂移,华北地块基本未动,华南地块、印度地块和柴达木断块向南漂移。 晚古生代时,形成阿尔泰泥盆纪弧后拉张裂谷,发育一套细碧-角斑岩建造。在准噶尔地块中,形成了谢米斯台-淖毛湖晚古生代岛弧、弧间盆地和萨吾尔晚古生代岛弧。塔里木北缘的南天山南缘洋盆,形成哈尔克山、艾尔宾山南缘断续的火山岛弧带。塔里木古陆区处于区域挤压背景,海水自东向西大规模退缩,形成一套陆…  相似文献   
79.
新疆石炭纪古地理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周守 《新疆地质》2000,18(4):324-329
1 早石炭世早期古地理 早华力西期地壳运动曾一度使伊犁盆地的大部分地区处于陆地状态,准噶尔-天山古陆与昆仑-塔南古陆联成一体,成为主要剥蚀区。早石炭世维宪早期开始较大规模海侵,古地理格局较晚泥盆世有所改变海区除准噶尔和南天山继承晚泥盆世的基本轮廓外,伊犁海和昆仑海为新成海区1;塔里木晚泥盆世的大部分滨海平原变为陆表海。这个时期,伊犁海及阿齐山海槽火山活动最为强烈,准噶尔海有微弱火山活动,塔里木海和昆仑海无火山活动附图18。1.1 剥蚀区特征 准噶尔-天山古陆和昆仑-塔南古陆为最大剥蚀区,其次为阿…  相似文献   
80.
南黄海海域广泛分布了海相中-古生界,区域地质研究表明,南黄海海域不仅是下扬子向海的延伸,而且是下扬子的主体.扬子地区的沉积盖层发育十分良好,海相中-古生界大致可分为两大套:震旦系-志留系与泥盆系-中三叠统.通过南黄海海域与下扬子地区海相中-古生界地层的对比研究,认为南黄海海域发育了与陆地相同的海相中-古生界,其中下古生界主要烃源岩有上震旦统陡山沱组、下寒武统幕俯山组、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和高家边组;上古生界-三叠系主要烃源岩为下三叠统青龙组、上二叠统大隆组和龙潭组、下二叠系栖霞组,其中上震旦统泥质岩、下寒武统泥质岩、下志留统泥质岩和二叠系碳酸盐岩是4套主要的烃源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