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7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118篇
海洋学   12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01.
贵州东部及邻区的南华纪沉积锰矿是我国重要的锰矿资源之一,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但其成矿作用至今仍存在争议。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从古地理、古环境两方向分别介绍了贵州东部及邻区大塘坡早期古地理环境及其控矿作用的研究现状,总结了古地理环境在锰矿成矿过程中的控矿作用,认为古地理环境控制着锰矿的成矿物质来源、迁移富集、沉淀成矿成岩等过程。分析认为现阶段南华纪大塘坡早期古地理、古环境及其控矿作用研究的系统性、综合性仍显不足。在系统研究古地理、古环境的基础上,将古地理环境各因素置于统一的成矿环境体系中,综合考虑南华纪大塘坡早期古地理、古海洋环境、古生物、海平面变化、海底同生断裂及火山活动等因素的耦合作用,来探讨锰矿的古地理环境综合控矿作用,不失为一种可行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02.
海相沉积是中国21世纪油气勘探新的主战场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根据两次资源评价结果的分析和对比,主伙值得对古生界进行大规模油气勘探。分析了中国海相油气勘探滞后的原因是地史发展的顺序为先海后陆和海相沉积深度比陆相的大。归纳阐述了适用于海相沉积与陆相沉积的10条基本石油地质认识,指出了我国海相沉积深度大、年代老、生油争议多、气比油多、遭破坏多等特点,建议开展区域地质、碳酸盐岩生油、古隆起带、逆掩断层带、盐下油气、碳酸盐岩储集性、油藏破坏与保存的关系、新技术与新方  相似文献   
103.
松辽盆地白垩系非海相沉积层序模式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18  
本文阐述了层序地层学在松辽盆地应用的主要依据,总结了白垩系层序地层的基本特征。归纳出层序边界的识别标志。在岩芯中层序边界附近见古土壤或根土层、河床滞留砾岩、水进滞留砾岩、水下滑塌、钙质结核及相突变现象,层序边界之上覆盖风暴岩、三角洲前缘席状流沉积、冲积扇、鲕粒灰岩、生物屑灰岩、物性良好的砂岩和火山岩。层序边界的测井响应特征为退积/前积渐变型、退积/加积突变型、加积/前积型、前积/前积型等。在地震剖面上,层序边界处见削截、上超、顶超等反射结构。根据地震、测井和岩芯资料的综合解释,重点论述了主要含油层系的体系域特征,由此提炼出松辽盆地白垩系层序地层理想模式。低水位体系域由滞后平衡表面之下的冲积扇、河口砂坝、“下切谷”充填物、滑塌、碎屑流沉积、浊积岩及三角洲前缘席状流沉积组成;水进体系域发育风暴岩、砂滩、砂坝、三角洲前缘席状砂、叠层石和碳酸盐浅滩;典型的密集段形成于海泛期,赋存于水进体系域顶部和高水位体系域底部;高水位体系域主要有三角洲、扇三角洲和曲流河体系组成。经对比,松辽盆地与海相基准面变化的二级旋回趋近,但三级旋回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04.
辽河油田陆相遗迹组构类型及其环境解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遗迹组构自Ekdale(1983)首次提出以来,其研究成果主要来自海相沉积,我国是世界上陆相沉积最为发育的地区之一,特别是能源勘探与开发积累了大量宝贵的岩心资料。这些钻孔岩心表面新鲜,垂向连续性好,有利于研究遗迹化石的垂向演化关系,本文在详细观察描述辽河油田古近系200口井岩心的遗迹化石资料基础之上,首次将陆相岩心遗迹组构划分为2类11种,通过古生态学与沉积学研究相结合,对每种遗迹组构的环境意义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105.
106.
在海南排浦发现了海相第四纪与海楔上新世地层界限剖面。上新世地层富含与台湾苗栗群相当的腹足类、瓣鳃类化石组合。早更新世纪地层为潮间坪沉积,富含潜穴,潮汐层理发育。两者之间为厚0.5-1cm的氧化铁层是间断面的标志。其上下均见白云石化作用层,应是西沙事件旋回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7.
108.
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奥陶系海相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相油气地质》2000,5(4):55-59
  相似文献   
109.
随着近年在东昆仑南坡俯冲碰撞杂岩带找矿勘查工作的开展,磨石沟地区中—新元古界万宝沟群碳酸岩组黑色岩系中发现了海相沉积锰矿。经初步估算,磨石沟锰矿334资源量为115.9万t,属小型规模矿床。研究区内含锰岩层主要为万宝沟群碳酸岩组的上段白云岩、板岩段(Pt2-3W2b)及下段灰岩段(Pt2-3W2a)的地质体;区内的F4、F24断层构造是形成含锰盆地的主要地质构造并且也是含锰物质热液运移通道;研究区内圈出8处含锰岩系地质体,并且在含锰岩系地质体内共圈出17条锰矿体,主矿体6条;通过物相分析,地表以氧化锰矿为主,深部以碳酸锰为主;通过w(CaO+MgO)/w(SiO2+Al2O3)比值为0.05~0.57,平均0.26,磨石沟地区锰矿属于中铁高磷酸性碳酸锰矿。w(Al)/w(Al+Fe+Mn)、w(SiO2)/w(Al2O3)、F...  相似文献   
110.
滇东北寒武系下统渔户村组同样富含丰富的磷矿资源,区域上早寒武世一般都存有两个磷矿的形成期,分别沉积了上、下两个含矿层,而东川下包包磷矿虽然可划分为上、下两个岩性亚段,但无下层矿,仅存在上层矿,上层矿赋存在渔户村组第三段上亚段(∈1y3-2)中。矿层厚度较大,达32.89m,但品位不高,多为Ⅱ-Ⅲ品级矿。矿床成因类型为海相沉积磷块岩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