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18篇 |
免费 | 380篇 |
国内免费 | 49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18篇 |
大气科学 | 155篇 |
地球物理 | 156篇 |
地质学 | 1661篇 |
海洋学 | 703篇 |
天文学 | 11篇 |
综合类 | 130篇 |
自然地理 | 15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7篇 |
2023年 | 70篇 |
2022年 | 67篇 |
2021年 | 68篇 |
2020年 | 68篇 |
2019年 | 67篇 |
2018年 | 50篇 |
2017年 | 54篇 |
2016年 | 65篇 |
2015年 | 85篇 |
2014年 | 92篇 |
2013年 | 74篇 |
2012年 | 108篇 |
2011年 | 101篇 |
2010年 | 115篇 |
2009年 | 102篇 |
2008年 | 96篇 |
2007年 | 107篇 |
2006年 | 89篇 |
2005年 | 105篇 |
2004年 | 115篇 |
2003年 | 80篇 |
2002年 | 90篇 |
2001年 | 104篇 |
2000年 | 103篇 |
1999年 | 130篇 |
1998年 | 144篇 |
1997年 | 126篇 |
1996年 | 110篇 |
1995年 | 82篇 |
1994年 | 112篇 |
1993年 | 66篇 |
1992年 | 60篇 |
1991年 | 52篇 |
1990年 | 39篇 |
1989年 | 36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3篇 |
1972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1940年 | 1篇 |
1936年 | 1篇 |
193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0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陕西渭北东部寒武纪-奥陶纪岩相古地理与岩溶水赋存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系统研究大量野外实测剖面和钻孔资料的基础上,认为本区寒武纪-奥陶纪岩相古地理演化可分为3个海侵海退旋回,构成了一套独特的、完整的沉积序列。沉积层的岩溶发育程度与沉积环境密切相关,从开阔海、潮下、高能、滩环境沉积层,到开阔海、低能、间歇高能环境沉积层,再到滨海、潮上、泥云坪和泥灰坪环境沉积层,岩溶发育程度逐渐降低,富水程度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22.
23.
25.
地处南海北部的珠江三角洲在晚第四纪以来经历了数次海面升降过程,沉积了多套海相、陆相及海陆交互相地层,为研究河口海岸带地区的沉积模式及古环境演变过程提供了良好的研究材料。以江门GC088孔岩芯为主要研究材料,通过岩相分析、粒度分析、磁化率、微体古生物学及年代测试分析等手段,结合区域内其他第四系钻孔剖面资料,综合揭示了珠江三角洲江门新会地区晚更新世以来地层沉积序列及沉积环境演变过程,主要得出如下结论:(1)新会地区第四系存在河床相、潮控河流相、河口湾相、三角洲前缘相、潮坪相、三角洲平原相6种沉积相及风化形成的花斑黏土层;(2)通过本文新获取的14C和OSL年代测试结果并综合对比区域内其他钻孔的测年结果建立了新会地区晚第四纪以来的年代框架,认为珠江三角洲普遍存在2次海侵-海退旋回过程,且下海侵旋回的年代应归属于MIS 5;(3) GC088孔多指标分析结果呈现出较好的周期性,与海平面变化曲线变化较一致;结合区域内部分钻孔沉积相变化及其他各类指标结果(如元素比值、孢粉、有孔虫等),揭示了珠江三角洲MIS 5阶段可能存在次一级海平面波动。本研究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晚更新世的沉... 相似文献
26.
27.
本文搜集了32个验潮站的潮位记录,并对各站历年年平均海平面作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最近20~80年来20个站的相对海平面上升,12个站的相对海平面下降。产生此结果的原因不仅是由于全球性理论海平面上升,而主要是由于现代地壳垂直形变及过量抽用地下水。因此,在沉降的三角洲和沿海平原上的验潮站,相对海平面上升;反之,在上升地块上的验潮站,则相对海平面下降。塘沽和吴淞两站的记录均已经地面沉降修正,不能用以计算该两地的相对海平面。由于特大的相对海平面上升(>10mm/a)均系过量抽用地下水所造成,为了预防和减轻今后海平面上升及其所引起的灾害,亟应采取严格措施,减小沿海地区的地下水开采量。 相似文献
28.
本文利用海洋台站的实测潮位资料,给出烟台平均海平面1981-1995年近15年的变化趋势,并对近15年平均少平面与多年平均海平进行了比较。通过将烟台与周转台站的同步潮位资料的分析,提出烟台平均海平面近15年呈上升趋势。并分析了影响年平均海平面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9.
上海海平而变化规律及其长期预测方法的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1912 ̄1993年吴淞验潮站年平均潮位资料,采用多变量逐步回归和最大熵谱分析等方法分析以吴淞为代表的上海绝对海平面长期趋势的周期变化规律,并依此规律建立用作绝对海平面长期预报的叠加模型,由此预测2010年和2030的上海色对海平面相对于1990年的上升值为5cm,11cm,结合已分布的未来上海地区地面和速率预测值,给出上述时段上海相对平面上升预测值分别为17cm,30cm。 相似文献
30.
王桥先 《山东海洋学院学报》1985,(C00):193-193
我国东部及其海域,地处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接触带。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因而影响和控制着上述地区构造的形成和发展。构成我国东部地区构造格架的北北东向隆起带和沉降带,是太平洋板块向西北俯冲的结果。中、新生代以来我国东部及其海域,岩浆活动具水平分带性及水平迁移性;在时间上具多旋回的特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