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71篇 |
免费 | 622篇 |
国内免费 | 41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4篇 |
大气科学 | 2篇 |
地球物理 | 49篇 |
地质学 | 1938篇 |
海洋学 | 19篇 |
综合类 | 305篇 |
自然地理 | 5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8篇 |
2023年 | 49篇 |
2022年 | 64篇 |
2021年 | 61篇 |
2020年 | 59篇 |
2019年 | 56篇 |
2018年 | 44篇 |
2017年 | 70篇 |
2016年 | 83篇 |
2015年 | 99篇 |
2014年 | 180篇 |
2013年 | 151篇 |
2012年 | 186篇 |
2011年 | 183篇 |
2010年 | 127篇 |
2009年 | 102篇 |
2008年 | 106篇 |
2007年 | 42篇 |
2006年 | 70篇 |
2005年 | 46篇 |
2004年 | 29篇 |
2003年 | 23篇 |
2002年 | 15篇 |
2001年 | 20篇 |
2000年 | 12篇 |
1999年 | 19篇 |
1998年 | 38篇 |
1997年 | 41篇 |
1996年 | 45篇 |
1995年 | 42篇 |
1994年 | 32篇 |
1993年 | 42篇 |
1992年 | 49篇 |
1991年 | 53篇 |
1990年 | 36篇 |
1989年 | 23篇 |
1988年 | 14篇 |
1987年 | 12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4篇 |
1979年 | 2篇 |
1976年 | 3篇 |
1958年 | 3篇 |
1946年 | 2篇 |
194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4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102.
利用自组织神经网络,对我国主要露天铁矿进行了禀赋优势等级划分。权利金大小的确定,应以铁矿资源的资产评估为基础,资产评估时合理成本的取值应是评估矿山所在同一等级矿山的平均成本。矿产资源的原有价值是权利金征收的对象。最后以歪头山为实例,计算了铁矿资源的原有价值和权利金。结果表明,目前对歪头山铁矿征收的税费仍然偏高。 相似文献
103.
104.
105.
[摘 要]冀东孤山子航磁异常为冀东三大航磁异常之一,且位于冀东石人沟-板城铁矿集中区。通过对本区地质构造特征、岩矿石物性及重磁异常特征等进行综合研究,认为孤山子航磁异常并非完全由孤山子基性-超基性岩杂岩体和已控制的浅地表超贫磁铁矿体所引起,进而采用2. 5D 拟合技术进行了定量拟合计算和资源量估算,认为孤山子航磁异常具有较好的找铁矿前景。同时,通过对孤山子航磁异常的推断解释,总结了减少航磁异常解释多解性的思路与做法。 相似文献
107.
本文讨论了矿区夕卡岩和铁矿成因。夕卡岩主要受围岩岩性控制,有固定的层位,属层控夕卡岩。铁矿赋存于有火山岩、含泥镁质灰岩夹层的碎屑岩中,受地层、岩性控制。它是在沉积或火山—沉积作用的基础上,经过改造而成的矿床。矿床具多层性,矿体呈层状、顺层整合产出。它们不论沿走向还是向深部延伸都受一定地层层位和岩性控制。属沉积或火山—沉积热变质改造的层控矿床。 相似文献
108.
西北地区地处中亚构造域和特提斯构造域的交汇处,中间夹有塔里木克拉通和华北克拉通的西段。地质历史上,两个克拉通及其裂解的微陆块的形成和运动史,基本约束了中国西北部的构造发展历程。围绕克拉通及微陆块的显生宙造山带基本是其周缘增生的结果,由于大陆运移,其他大陆边缘增生的产物,在早三叠世(210 Ma)大陆汇聚中也添加了进来,这些造山带及其陆块边缘的增生是西北各种内生金属矿床的重要形成背景。同时,新元古代、晚古生代陆内与地幔柱有关的大火成岩省的发育,为铜镍等重要矿床的形成提供了条件。此外,在克拉通及其微陆块形成和后期的叠生盆地中,形成了重要的沉积和沉积变质矿床。西北地区近年来重要找矿发现,不断印证了西北克拉通边缘板块构造增生和板内幔源构造岩浆作用成矿的特点,并对传统的地质背景构造认识提出了挑战。这其中,最具经济价值和地质意义的是3个超大型金属矿床的发现:西天山早石炭世阿吾拉勒火山-次火山岩浆喷溢型磁铁矿矿床、东昆仑早泥盆世夏日哈木岩浆深部熔离-贯入型铜镍矿床和西昆仑侏罗—白垩纪火烧云构造热液型铅锌矿床。阿吾拉勒磁铁矿矿床是中国首例火山-次火山岩浆喷溢型磁铁矿矿床,可与智利的拉科超大型典型磁铁矿矿床对比,且更具有经济价值,该矿床的勘查和研究为深入理解中亚造山带天山及其邻区石炭纪裂谷型火山岩浆作用与成矿提供了研究的范例;夏日哈木铜镍矿是中国近年来最重要的铜镍矿发现,探明镍资源量已达百万吨以上,该矿床的发现为查明中国早古生代末期新的岩浆铜镍成矿事件及其找矿潜力提供了研究新区;火烧云铅锌矿床是新近发现的具有超大型资源潜力的铅锌矿床,也是喀喇昆仑—三江造山带中蕴藏的中新生代巨型铅锌成矿带上最重要的成矿发现,为深化研究青藏高原东北缘巨型铅锌成矿带的成矿物质来源和构造控矿机制提供了新的基地。 相似文献
109.
110.
蒙库大型铁矿床赋存于上志留统—下泥盆统康布铁堡组变质火山-沉积岩系中,容矿岩石为石榴子石矽卡岩、变粒岩、浅粒岩和大理岩。矿体总体顺层分布,空间上与矽卡岩密切相关。研究表明,矽卡岩期石榴子石以发育玻璃质熔融包裹体、流体熔融包裹体和流体包裹体为特征,晚期矽卡岩阶段矿物中发育液相包裹体,变质期矿物中主要发育液相包裹体和含子矿物包裹体。矽卡岩期熔融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1100℃,早期矽卡岩阶段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变化于193~499℃,在450℃、350℃和230℃出现峰值。中期矽卡岩阶段均一温度变化于236~550℃,峰值为350℃。区域变质期均一温度介于132~513℃,在350℃、230℃和190℃出现峰值。流体包裹体的盐度w(NaCleq)介于1.23%~60.31%,流体密度变化于0.60~1.16g/cm3。石榴子石、石英和方解石的δ18OSMOW变化于0.2‰~8.4‰,δ18OH2O介于-5.1‰~5.33‰,δD为-127‰~-81‰,表明矽卡岩期成矿流体主要是岩浆水,混合少量大气降水;变质期流体主要为大气降水,为混合变质水。方解石δ13CPDB变化于-6.1‰~-2.3‰,表明流体中碳来自深部或地幔。成矿时代为早泥盆世早期(略晚于404~400Ma),成矿作用与矽卡岩的退化变质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