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49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15篇
地质学   148篇
海洋学   17篇
综合类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71.
论文详细研究了科洛、五大连池和二克山三个火山群火山岩的岩石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并合理地(?)分出火山岩岩石类型.细致地研究了火山岩的造岩矿物和副矿物,查明了岩石中碱性长石的化学成分特征;发现了特殊成分的高铁铅尖晶石;深入研究了火山岩的过渡元素、亲石元素、稀土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细致地研究了五大连池火山岩中二辉橄榄岩、二辉岩、单斜辉石岩深源包体的岩石、矿物和地球化学以及火山岩中橄榄石、单斜辉石、斜方辉石和歪长石巨晶矿物特征.以实际资料为基础讨论了该区白榴碧玄岩和白榴苦橄碧玄岩的原始岩浆和源区岩石熔融程度问题,揭示了区内火山岩的成因以及与美国地质学家康迪教授提出的计算地壳深度公式的结论完全一致的来源深度.作者认为岩浆来源于上地幔.并以大量实际资料,深入探讨了五大连池火山岩富钾的原因。在我国首次系统地研究和出版了五大连池近代火山岩岩石图谱和熔融包裹体测定成岩温度图册。较详细地划分出火山喷发期:力四大喷发期九十亚期.科学地预测了火山活动时间,丰富了我国火山地质学的内容,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  相似文献   
72.
甘肃寨上金矿床成矿流体性质与成矿作用探讨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位于西秦岭成矿省礼(县)-岷(县)成矿带西段的寨上金矿床,是近年发现的一个大型微细浸染型金矿。对矿床流体包裹体的研究表明,热液石英脉及方解石脉中两类流体包裹体主要是水溶液包裹体和含CO2包裹体。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一般介于110—300℃,240℃为主成矿阶段温度峰值。从热液作用的旱阶段到晚阶段,具有成矿温度递减、盐度升高的趋势,两者呈负相关性变化,指示流体发生过不混溶作用。流体密度集中变化于0.8—1.0g/cm^3之间,压力及成矿深度略大于邻区同类矿床。成矿流体是以“盐水-CO2-CH4”为主要组分的热液体系,流体包裹体气相成分以H2O和CO2为主,次为N2、CH4等有机还原性气体,液相成分中Na^+、Ca^2+远高于其它金属阳离子,阴离子以SO4^2-、Cl^-为主,NO3^-和F^-。寨上金矿床成矿流体总体表现为中低温、低盐度、低密度且富含碳氢化合物组分的热液。从成矿流体性质及其演化来看,深源热液参与可能对金的活化迁移起到重要作用,构造体制转换使流体稳定体系发生改变而造成金的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73.
利用分布式光纤测温技术,在补给方式下对地表浅层温度进行高分辨率监测.试验结果表明,分布式光纤测温技术对于获取大量、高分辨率的温度监测数据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时,利用温度监测数据,对地层沉积物的一些热物理性质,及地表浅层中水流运动规律等进行了定性或半定量化的分析.分析结果认为,研究区地层的沉积物导热性能较强,散热性能较差.在注水补给方式下,水流以垂向流动为主,随着深度的增加,开始出现水平流动;而且,随着深度的增加,水平流动的影响范围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74.
铁格隆南是一个超大型的斑岩-高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Cu-Au矿床,该矿床位于中国西藏班公怒江成矿带多龙矿集区内。为了更好地限制该矿床在成矿过程中的物理条件,本次研究主要选择了流体包裹体群进行显微测温。在斑岩系统中,Qz-Cpy脉主要捕获了富液相流体,其Na Cl盐度为9.2%~12.9%,捕获温度为330~360℃,压力为121~170 bars,对应古深度为1.21~1.70 km。采样位置为地表以下1.03~1.07 km处,推算该处剥蚀深度为0.18~0.67 km。石英斑晶中流体包裹体以高盐度(LVS)和富气相流体(VL)为主,高盐度流体的Na Cl盐度为29.3%~35.8%,最低捕获温度为330~350℃。在浅成低温热液系统中,Qz-Aln-Py-Tn-Cv脉和石英斑晶主要捕获了高盐度(LVS)和富气相(VL)包裹体,其中LVS在矿化脉和石英斑晶中的Na Cl盐度分别为30.7%~32.4%和29.3%~35.8%,两者最低捕获温度一致,为310~320℃,对应最小压力为74~84 bars,最小古深度为0.74~0.84 km。采样位置为地表以下183.8~188.1m处,因此推算该处的最小剥蚀深度为0.55~0.65 km。通过拉曼光谱分析,发现在斑岩系统中,石英斑晶捕获的流体包裹体所包含的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铜矿、赤铁矿,与斑岩系统的金属矿化类型一致;在浅成低温热液系统中,石英斑晶捕获的流体包裹体所包含的金属矿物为黄铁矿、铜蓝,也与蚀变岩中的金属矿物组合一致。同时,石英斑晶捕获的流体包裹体大部分定向穿切石英斑晶,并且与含矿石英脉具有一致的均一温度峰值。上述流体特征表明石英斑晶捕获了大量成矿流体。此外,这些流体包裹体中的金属矿物在高盐度流体和低密度流体中都存在,因此,这两种流体都具有搬运Cu的能力。通过以上研究认为,流体相分离、均一温度、盐度、流体包裹体所包含的金属矿物能够指示斑岩-浅成低温热液系统的矿化条件,并且这些流体确实能够搬运成矿物质,与铁格隆南斑岩-浅成低温热液矿化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75.
论文详细研究了科洛、五大连池和二克山三个火山群火山岩的岩石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并合理地(?)分出火山岩岩石类型.细致地研究了火山岩的造岩矿物和副矿物,查明了岩石中碱性长石的化学成分特征;发现了特殊成分的高铁铅尖晶石;深入研究了火山岩的过渡元素、亲石元素、稀土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细致地研究了五大连池火山岩中二辉橄榄岩、二辉岩、单斜辉石岩深源包体的岩石、矿物和地球化学以及火山岩中橄榄石、单斜辉石、斜方辉石和歪长石巨晶矿物特征.以实际资料为基础讨论了该区白榴碧玄岩和白榴苦橄碧玄岩的原始岩浆和源区岩石熔融程度问题,揭示了区内火山岩的成因以及与美国地质学家康迪教授提出的计算地壳深度公式的结论完全一致的来源深度.作者认为岩浆来源于上地幔.并以大量实际资料,深入探讨了五大连池火山岩富钾的原因。在我国首次系统地研究和出版了五大连池近代火山岩岩石图谱和熔融包裹体测定成岩温度图册。较详细地划分出火山喷发期:力四大喷发期九十亚期.科学地预测了火山活动时间,丰富了我国火山地质学的内容,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  相似文献   
76.
综述了目前海洋声层析研究的两个热点问题,归纳了用声学方法监测气候变化和反演内波两个领域所取得的研究进展,总结了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7.
测温滞后效应引起CTD测量中盐度曲线的尖峰(SPIKE)现象已成为当今CTD测量技术发展的障碍之一。本文介绍一种应用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修正补偿测温滞后效应的方案,该方案不同于其它方法。它以实验数据为基础,经过曲线拟合计算得到一系列修正系数,根据热交换理论和定律推导的典型公式进行修正补偿,力求获得与海上现场情况更趋于一致的效果。  相似文献   
78.
以LYL井田为例,通过收集邻区地温资料及气象资料,结合井田勘探阶段中的简易测温、近似稳态测温,确定井田内恒温带及中性点的参数。首先应用3个钻孔的近似稳态测温建立区内井温恢复曲线模型,之后利用已建立的模型对不同类型的简易测温钻孔对井底温度进行校正,最后通过恒温点、中性点、校正后的井底恢复温度得出简易测温校正曲线的拟合方程,根据方程对所有简易测温钻孔测温结果进行校正,计算出所有钻孔的煤层底板地温及地温梯度,从而为研究井田内地温分布规律提供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79.
通过详细的测温并辅以新发展的激光拉曼分析流体包裹体密度技术,对山东昌乐玄武岩内刚玉巨晶中的流体和熔融包裹体进行了测试,鉴定出:刚玉中多类流体包裹体为富CO2包裹体,也含少量其他挥发分,密度低于0.55g/cm3(多数<0.3 g/cm3)或位于0.65~0.75 g/cm3范围,前者指示包裹体遭受泄漏;另外一类流体包裹体为富CO2盐水包裹体,也含少量其他挥发分,密度0.64~0.78 g/cm3.各类熔融包裹体中,一类在1 100~1 300℃均一,另3类在1 040~1 280℃均一,但熔融包裹体中也有许多无法均一,是由于其内固体物质粘滞性高同时升温时间有限或富CO2相、富熔体相不均一捕获所致.以熔融包裹体最低均一温度(1 000~1 100℃)代表刚玉内包裹体的捕获温度,用"等容线法"限定包裹体捕获压力为350~640 MPa,经静岩压力换算深度为12~23 km,即中-下地壳深度.大量富CO2包裹体在测温过程中无法观察到相变行为,是鉴定昌乐刚玉的重要标志,而富CO2及含CO2盐水包裹体与熔融包裹体密切伴生及熔融包裹体不均一捕获的特点,反映捕获温压条件下深部流体和熔体存在不混溶现象,也表明昌乐刚玉形成于中一下地壳CO2过饱和的高温熔体环境.  相似文献   
80.
为满足在底水温度波动较大的海域进行海底热流原位长期观测的需求,研制了一种低功耗温度长期采集电路,并与钛合金耐压外壳集成为微型自容式测温单元,在室内和海上进行了一系列测试。室内测试结果表明:当测温电路进行连续采集时,其平均动态电流为2.1 m A;当电路不进行采集工作保持低功耗状态时,整个测温电路的电流消耗达到最低值,实测为4μA,达到预期设计指标。通过将微型测温单元捆绑在海底地震仪上,在南海西沙和东沙海域成功进行了6个站位的海底原位底水温度长期观测测试,获取了最长约17 d的底水温度波动数据,验证了测量电路的稳定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