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3篇
  免费   255篇
  国内免费   418篇
测绘学   28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104篇
地质学   1708篇
海洋学   142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45篇
自然地理   5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117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91篇
  1997年   87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66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80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60年   3篇
  1958年   4篇
  1948年   3篇
  1942年   1篇
  194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01.
罗伟 《地质与勘探》2024,60(2):277-293
为研究贵州北部马鬃岭铝土矿床中富锂铝质粘土岩的物源体系及其锂的来源,对出露于大竹园组顶部的该类岩石进行了锆石U-Pb定年、Lu-Hf同位素及锆石微量元素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富锂铝质粘土岩中碎屑锆石普遍发育岩浆振荡环带,为造山作用/弧作用相关的岩浆岩类锆石。碎屑锆石U-Pb年龄从早泥盆世到太古宙(411~3001 Ma)均有分布,具627~879 Ma和925~1018 Ma两个主峰及539~602 Ma一个次峰。εHf(t)值为-27.61~7.03之间,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分布在1242~3387 Ma之间。结合碎屑锆石U-Pb-Hf同位素、微量元素特征及区域地质对比,认为富锂铝质粘土岩中碎屑锆石最主要的初始物源区为南岭-云开地体、江南造山带西段新元古代岩浆岩,其锂可能来源于江南造山带西段桂北-黔东地区860~750 Ma的基性岩。  相似文献   
102.
在系统分析柴达木盆地西部第三系咸水湖相生油岩样品的微量元素、有机物、粘土矿物组成的基础上,揭示了研究区生油岩的无机元素和有机质组成特征;并结合沉积环境的无机与有机地球化学指标,重建了生油岩沉积时的古沉积环境。生油岩的B、Cl-及伽玛蜡烷含量表明,沉积时的水介质条件是半咸水—咸水环境,并伴随湖盆沉积中心北迁过程各层位地层的盐度发生规律性时空]化;生油岩的Fe2 /Fe3 、S2-、Pr/Ph比值、藿烷碳数分布模式及黄铁矿含量反映其沉积时的沉积环境为强还原性;粘土矿物组合特征及含量揭示这些生油岩的沉积相带介于中心咸湖相和边缘咸湖相之间。  相似文献   
103.
通过对闽江口南侧柱状样沉积物开展高分辨率的粒度、粘土矿物分析及AMS14C测年,揭示了中晚全新世以来闽江口水下三角洲物质来源及古环境演变。中全新世(7 ka BP—4 ka BP)高海平面时期,梅花水道可能是闽江口南侧陆源物质输运的主要通道,沉积了以砂为主[(58.6±8.7)%]的沉积物,平均粒径为(3.76±0.49)φ,为较高能的沉积环境。期间,增强的浙闽沿岸流携带更多的长江物质沉积到闽江口,导致沉积物中蒙脱石含量增多。然而,到晚全新世(3 ka BP)海平面略有下降,梅花水道衰退,闽江口南侧的水动力条件减弱,形成以粉砂为主[(58.1±4.4)%]的沉积物,平均粒径为(6.30±0.32)φ。晚全新世浙闽沿岸流有所减弱,闽江口沉积物中的蒙脱石含量明显减少,而来自闽江的高岭石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104.
金属矿山岩移与工程稳定性研究及动态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金川矿区控制性工程所潜在的安全隐患,首先明确了影响矿区控制性工程稳定的主要因素是采动影响,提出了开展岩移规律与动态预测研究的必要性;然后,论述了国内外岩移规律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提出了该课题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以及关键技术;最后产生影响了课题研究采用的理论与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5.
马里亚纳海槽区粘土矿物组成及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7个岩芯粘土矿物的研究,马里亚纳海槽晚更新世以来的沉积物中主要粘土矿物是蒙皂石,其次是少量FeMg绿泥石和伊利石,蒙皂石和FeMg绿泥石主要是海底基性火山物质蚀变形成的自生矿物,伊利石主要是来自海槽北面和西北面陆上岩石的风化产物,蒙皂石由海槽北部向南部呈增加趋势,而伊利石则呈减少趋势,此外,在距今大约45-10kg形成的地层中蒙皂石呈减少趋势,伊利石则呈增加趋势,上述粘土矿物组成及分布主要与物  相似文献   
106.
末次间冰期兰州黄土记录中的粘土矿物及其环境意义探讨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本文研究了末次间冰肮分辨率兰州黄土(S1)21个样口的粘土矿物,并与现代尘暴沉积物作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S1三个古土壤导春间所夹两个黄土层中的粘土矿物组合特征基本一致,以伊利石为主,其次为绿泥石和高岭石及少量伊/蒙间层矿物。粘土矿物的形成以碎屑成因为主,其一在剖面上的变化具有批示气候变化的意义。古土壤层中伊利石结晶度较黄土层中低,反映在气候温暖潮湿的条件下粘土矿物受到了不同和蔼的改造。粘土矿物总  相似文献   
107.
中国近海表层沉积物中粘土矿物的组成、分布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李国刚 《海洋学报》1990,12(4):470-479
本文使用X射线衍射方法分析了渤海、北黄海、南黄海、东海陆架、冲绳海槽、南海北部陆架及北部湾7个海域中的表层沉积物样品300余个.完成了中国近海粘土矿物分布图,给出了粘土矿物在各个海区中的平均值.从粘土矿物的组成分布规律来看,中国近海粘土矿物的分布格局不仅证明了它与前人所述的成因环境及物质来源等因素密切相关;而且还发现残留沉积区域内,粘土矿组物合往往以绿泥石、伊利石含量较高而高岭石、蒙皂石含量较低为其显著特征.这意味着,海洋沉积物中的粘土矿物组合与分布特征不仅能反映其陆上成因环境及其入海后的搬运途径,而且还能指示残留沉积形成时期的古气候和古环境特征.  相似文献   
108.
粘土矿物的组成可以通过红外吸收光谱(IR)和x射线衍射(XRD)方法来测定,其中,红外吸收光谱法能在数量上模拟和比较粘土矿物组合的比值特征。粘土矿物的半定量分析是以Biscaye方法为基础建立的(Biscaye,1965)。通过100个样品的两种程序分析对比后,粘土矿物的半定量分析得到了巩固。其中,第一种程序是将粘土矿物固定在玻璃片上(Moore和Reynolds,1997),  相似文献   
109.
北冰洋西部表层沉积物粘土矿物分布及环境指示意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楚科奇海及邻近的北冰洋深水区表层沉积物中粘土矿物的分布受源区母岩和海区环流结构所制约。来自加拿大马更些河的物质富含高岭石和伊利石,对研究区东北部和北部沉积物的影响较大;来自阿拉斯加西北部的河流和海岸带物质富含绿泥石,高岭石含量变化较大,对阿拉斯加西北部近海沉积物的影响明显;来自西伯利亚的物质富含绿泥石,对研究区西部沉积物的影响较为明显。自白令海峡进入的太平洋水携带富含蒙皂石的育空河物质横穿楚科奇海陆架向北扩散,导致楚科奇海中部沉积物中的蒙皂石含量高;同时,粘土矿物自身的粒度分异在某种程度上也促使蒙脱石在离岸距离较远的中部海区富集。  相似文献   
110.
Micromorphology of solonetz species with special attention to natric horizon was studied in microcatenas at the Dzhanybek Research Station (northwestern Caspian Lowland). The solonetzic (natric) horizon is easily identified, and it occurs at varying depths, which are the criteria for subdividing solonetzes into 4 species, namely, crusty, shallow, medium and deep. In this sequence, the depth of humus-accumulative horizons increases, and the upper boundary of salinity manifestations goes down. The following micromorphological features are assumed as typical for natric horizons: angular blocky microstructures with partially accommodated aggregates having sharp boundaries and narrow plane-like packing voids; b-fabric speckled in the aggregates' centers and monostriated at their peripheries merging into stress coatings; very few interpedal voids; organo-clay coatings; humus- enriched infillings; no calcite and gypsum pedofeatures. A complete set of "natric" features was found only in the crusty solonetz; the shallow solonetz lacks only illuviation coatings, while the medium and deep species have several modifications of fabric elements: blocky aggregates have a rounded shape and are penetrated by biogenic channels favoring their further biogenic reworking; plant residues became more abundant and diverse, and blackened tissues occur; illuviation clay coatings evolved into papules; stress coatings gave birth to striated bfabrics, thus maintaining a high plasma orientation. The thin sections of natric horizons made 50 and 20 years ago were examined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environmental changes (increase in precipitation and rise of ground water table) on micropedofeatures. The following processes took place: (i) in the topsoil: humus accumulation and biogenic structurization; (ii) in the natric horizon - re-arrangement of clay coatings into micromass b-fabrics; and (iii) in the lower part of the natric horizon - development of pseudosand fabric, calcite and gypsum formation. The trends revealed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nvironmental ev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