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39篇
测绘学   9篇
地球物理   20篇
地质学   86篇
海洋学   171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71.
IODP313航次的勘探目标是获取具有古内陆架相的现代大陆边缘硅质碎屑序列的井下测井数据和连续岩心,设计的3个钻探站位(MAT-1~3)对于辨认沉积物建造的规模和检验相模式提供了极佳的场所(图1),取心的目的是:  相似文献   
272.
中国浅海贝藻养殖对海洋碳循环的贡献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中国是浅海贝藻养殖的第一大国,年产量超过1 000万t。根据贝藻养殖产量、贝藻体内碳元素的含量及其贝类能量收支,推算出2002年中国海水养殖的贝类和藻类使浅海生态系统的碳可达300多万t,并通过收获从海中移出至少120万t的碳。该结果不仅为探讨全球“遗漏的碳汇”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线索,同时也证明了浅海的贝类和藻类养殖活动直接或间接地使用了大量的海洋碳,提高了浅海生态系统吸收大气CO2的能力。另外,贝藻的养殖活动与浅海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之间关系复杂,相互作用明显,因此,它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273.
274.
本文设计了一个新的超浅海风暴潮的动力学模型。该模型的特点是依据海域水深的不同,分别采用文献[2]和[3]所建议的模型,其中海水的湍粘滞性被假定是水深的已知函数,并对地转效应作了近似的考虑。利用表征渤海风潮主要特征的模型风应力场和有限元技术,对所提出的模型进行了数值试验和比较。结果表明,它对渤海风潮的描述比文献[4]和[5]有了进一步的改善。  相似文献   
275.
乌拉根铅锌矿大地构造位于塔里木地台塔里木台坳西南坳陷的喀什凹陷内的乌拉根向斜东段,铅锌矿化体产于向斜南北翼及核部并受控于古近系古新统乌拉根组第一岩性段第二层中。矿化层主要为砂砾岩、含砾砂岩、砂岩及薄层泥岩,由25个粒序5个韵律层组成。各韵律层在向斜南北翼具可对比性但略有差异,铅锌矿体主要产于砂砾岩交互产出的韵律层中,反映矿体形成于相对高能动荡环境。含矿岩层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碎屑物源为长英质火成岩及石英岩沉积物,形成于大洋衰减-闭合期板块活动大陆边缘及大陆岛弧环境,因此推断矿床形成于浅海三角洲-滨海相。  相似文献   
276.
Sharpies‘ 1-D physical rrozlel maploying tide-wind driven turbulence closure and surface heating-cooling physics, was coupled with an eculogical rnodet with 9-biochemical components: phytoplankton, zooplankton, shellfish, autotmphic and heterotrophic bacterioplankton,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DOC), suspended detritus and sinking particles to simulate the armual evolution of ecosystem in thecentral part of Jiaozhou Bay. The coupled modeling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hytoplankton shading effectcould reduce seawater temperamre by 2℃, so that photosynthesis efficiency should be less than 8% ; that the loss of phytoplankton by zooplankton grazing in winter tended to be compensated by phytoplankton advection and diffusion from the otrtside of the Bay; that the incidem irradiance intensity could be the mostimportant factor for phytoplankton grcr, wth rate; and that it was the bacterial secondary prnduction that maintained the maximum zooplankton biomass in winter usually observed in the 1990s, indicating that themicrobial food loop was extremely important for ecosystem study of Jiaozhou Bay.  相似文献   
277.
西藏措勤地区“乌郁群”上部是一套红色碎屑沉积,原来被认为属湖沼相,划归上新统。在1:25万措勤县幅区调中,在这套碎屑沉积中发现一些含较丰富有孔虫、固着蛤化石的灰岩层。根据有孔虫化石组合,措勤地区的“乌郁群”上部应为滨浅海相沉积,其时代归属为早白垩世晚期至晚白垩世早期(Aptian-Cenomanian)。  相似文献   
278.
279.
针对典型浅海环境参数对声传播损失影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海底边界反射系数修正的改进耦合简正波–抛物方程模型,设计并开展了典型南海海域声传播损失测试试验,模型相对误差小于 4%、均方根误差小于 3 dB,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接着,分别对声速剖面、海面海况、海底底质、海底地形 4 种海洋环境参数,设计了 5 种工况,进行仿真计算分析。得出声速剖面主要影响声会聚区的分布,负梯度下声会聚区能量多集中于海底和声源深度附近,而正梯度下声会聚区能量多集中于海面附近;浅海环境下声传播损失分布受海面海况、海底底质因素影响较大;海底地形是影响水下声传播损失的主要因素,海底斜坡既可以汇集声波能量,也可以使其发散。  相似文献   
280.
对于像我国渤海、黄海和东海等半封闭的边缘海和陆架海及其附属的海湾和河口等浅水域中,浅海动力学的探讨,不仅对水位预报和流场描述等方面具有实际应用价值,而且也有理论价值。以半日或全日为周期的海洋潮汐运动,基本上控制着日常的水位变化和流场形态,其潮位和潮流分别有1米和1米/秒的量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