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34篇
测绘学   9篇
地球物理   14篇
地质学   81篇
海洋学   168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 毫秒
161.
分水岭铁矿产于千枚状板岩夹大理岩地层中,层状或似层状产出,围岩和矿体中石英、方解石脉发育,局部产囊状方铅矿,矿床成因属受热液矿化影响的沉积变质磁铁矿床。  相似文献   
162.
鄂西志留系罗惹坪组底部碳酸盐岩沉积环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鄂西地区志留纪罗惹坪组调查,发现在宜昌分乡一带,罗惹坪组底部碳酸盐岩主要为一套生物礁灰岩,产大量的单体或群体珊瑚化石;长阳杉沱湾,长阳乐园以及宜都梯子口一带主要为泥灰岩、生物碎屑灰岩以及瘤状灰岩组成;而在西侧的建始细砂—羊死岩一带碳酸盐岩消失,主要沉积碎屑岩,为灰色薄层细砂岩夹粉砂质页岩,发育水平层理以及沙纹层理。通过沉积环境分析,认为宜昌分乡一带为礁滩相沉积环境,长阳杉沱湾—长阳乐园一带以及宜都梯子口一带为礁前相沉积环境,建始细砂—羊死岩一带为浅海碎屑岩相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163.
胜利油田滩浅海地区地震勘探技术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浅海地区由于特殊的地表条件和复杂多变的表层结构,既不同于陆上勘探也不同于海上勘探,尤其在两栖地带存在海陆2种施工方式。笔者对滩浅海地区地震勘探的激发震源、检波器和观测系统等野外采集各环节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解决滩浅海地区野外难以采集到高品质地震资料问题的方法,开展了地震记录上的干扰波压制、差异校正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形成一整套适用于滩浅海地区油气资源探查的高精度实用性的特色技术,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164.
东海陆架盆地西部丽水西凹陷油气成因和来源争议较大。根据钻井地球化学分析测试结果、地震勘探资料,运用天然气地球化学、油气成藏过程研究思路,重新认识丽水西凹陷L36气田油气成因和来源,提出下一步油气勘探方向。L36气田天然气组分、干燥系数分析表明,天然气为“凝析油-湿气带”演化阶段产物,天然气成熟度Ro不小于1.1%。通过天然气碳同位素组成与中国近海典型油型气碳同位素特征的对比分析,认为L36气田天然气为油型气,估算天然气成熟度Ro在1.12%~1.14%之间,天然气来源于丽水西凹陷下古新统月桂峰组湖相烃源岩。L36气田产出的凝析油C7轻烃具有甲基环己烷含量占优特征,与湖相烃源岩来源的凝析油C7轻烃组成特征存在显著差异;中古新统灵峰组浅海相烃源岩具有甾烷C2720R/C2920R小于1、不含C304-甲基甾烷、伽马蜡烷含量低的特征,指示L36气田凝析油来源于下古新统灵峰组浅海相烃源岩,证实了丽水西凹陷除发育下古新统月桂峰组湖相烃源岩外,还发育有中古新统灵峰组浅海相烃源岩。基于以上对烃源岩的分析,提出了丽水西凹陷下一步的油气勘探目标,即凹中断背斜构造背景上的岩性圈闭、凹中断鼻及其构造背景上的岩性圈闭和仙桥构造带,为寻找丽水西凹陷新的油气储量阵地提供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5.
鲁西晚寒武世风暴事件的沉积记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西晚寒武世为一浅海碳酸盐台地,其沉积体层序中广泛发育风暴事件沉积。岩石类型有近积型粗颗粒风暴岩、次近积型粗颗粒风暴岩、次远积型风暴岩(风暴碎屑流沉积)及风暴浊积岩(风暴密度流沉积)。尚有风暴介壳滩及风暴再改造滩。各岩石特有的组构分别指示它们是在风暴中心涡旋、卷扬以及巨大涌浪的推挤、倾倒作用下快速停积而成。其次,则是风暴衰减后的重力流动搬运再沉积的。近积型与次近积型风暴岩最发育,表明当时鲁西主要是风暴中心控制区,所在华北地块的古纬度(北15°~30°)也证实是风暴主要作用区。粗算飓风的产生周期为1350~2640年发生一次,可与现代墨西哥湾等地类比。  相似文献   
166.
SEDEX-type lead-zinc deposits in the southern belt of the Xicheng Devonian basin, Gansu Province has been already identified. However, the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of the limestone and philite of the Xihanshui Group within which the lead-zinc deposits occur is littoral and shallow sea. This is different from those in the northern belt such as the Changba-Lijiagou lead-zinc deposits, which were formed in deep sea. The reef and bioclastic limestone are widespread in the southern belt. Particularly they are associated with lead-zinc ores and there are no striae and banding but massive or disseminated structures. It is discovered that the black chimney consists of sphalerite, ankerite, pyrite and galena, in which black, coarse and radial sphalerite occurs as irregularly veins or cylindricality with a width of 10-40 cm in the center, and it is surround by fine ankerite and minor celestite with ribbon structure. The immediate wall rock of the chimney, reef limestone, was unaltered and the outside reef and bioclastic limestone were intensively silicified. Those silicified reef and bioclastic limestone host disseminated lead-zinc ores of the Luoba and Bijiashan type.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exhalative system occurred in a shallow sea in the Givetian of the middle Devonian. Brine is boiled due to low pressure, and a great deal of lead and zinc was dispersed in the interface between the limestone and phyllite and formed a source bed. In the Triassic period, meta-hydrothermal fluids leached and extracted metals from the source bed, and then moved and mineralized in open space such as arches and inverse limbs of anticlines, and formed massive and vein ores such as the Jianyagou and Dengjiashan type deposits.  相似文献   
167.
用于海域工程勘察的物探方法相对较少,地震反射波法是水域工程物探的首选方法,但当遇到海底沉积层中含浅层气时,声波信号受屏蔽导致地震探测失效;因此尝试采用直流高密度电法探测浅海工程海底沉积层厚度和基岩面起伏情况。结合电阻率测井资料建立模型并进行正反演计算分析,并通过广东汕头市苏埃通道工程实例证实直流高密度电法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探测效果。在局部地震反射波法有效的区段进行两种物探方法的综合解释,可以提高解释的可靠性及解释的精度。  相似文献   
168.
浅海陆架一直是我国海上油气资源勘探的重点。对浅海陆架的分类、国内外陆架沉积的研究历史及现状进行了回顾总结,讨论了水动力条件、沉积补给机制和相对海平面变化对陆架沉积的控制作用,并据可容纳空间与沉积物补给的比率将浅海陆架划分为补给主导的陆架沉积体系和可容纳空间主导的陆架沉积体系。补给主导的陆架沉积体系以高的沉积补给速率和海退为特征,高位期陆源河流沉积物的大量卸载是陆架补给的主要模式;可容纳空间主导的陆架沉积体系以相对海平面上升和沉积物高速逸散为特征,陆源沉积物供给有限,原地沉积物受潮流、风暴等水动力的再改造,从而成为有效的陆架沉积补给源。综合应用多种技术手段,从全球海平面变化、沉积物补给和水动力条件等对沉积体系的控制作用出发进行精细的陆架沉积特征研究应是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69.
采用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等分析方法,运用地球化学资料和沉积构造特征对鄂尔多斯盆地延安地区山西组沉积环境进行了分析.由泥岩样品的古盐度、w(B)/w(Ga)、w(Sr)/w(Ba)、w(V)/w(Ni)等比值以及B-Rb-Ga三端元图解分析得知,研究区山西期沉积水体以混合水为主,其中山2段受海水影响较大.沉积构...  相似文献   
170.
针对双介质立体摄影测量中水面高程不确定性带来的测深误差,本文提出了主被动光学卫星遥感数据融合浅海水深测量的技术路线,探讨了主动ICESat-2激光测高数据与被动WorldView-3立体像对数据融合的测深模型。首先通过ICESat-2激光测高数据提取海面高程作为WorldView-3立体像对数据水面高程纠正的起算位置,然后利用区域网平差的二次多项式加入适当的水深改正量。在我国南海岛礁开展了主被动光学卫星遥感数据融合进行浅海水深测量试验。结果表明,主被动融合测深模型的均方根误差(RMSE)小于0.70 m,实现了高精度、无实测控制点的浅海水深测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