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34篇
  免费   1141篇
  国内免费   2114篇
测绘学   279篇
大气科学   773篇
地球物理   357篇
地质学   6520篇
海洋学   755篇
天文学   19篇
综合类   380篇
自然地理   206篇
  2024年   62篇
  2023年   205篇
  2022年   194篇
  2021年   241篇
  2020年   251篇
  2019年   245篇
  2018年   218篇
  2017年   218篇
  2016年   222篇
  2015年   275篇
  2014年   409篇
  2013年   309篇
  2012年   357篇
  2011年   381篇
  2010年   317篇
  2009年   345篇
  2008年   378篇
  2007年   302篇
  2006年   266篇
  2005年   268篇
  2004年   236篇
  2003年   303篇
  2002年   323篇
  2001年   305篇
  2000年   276篇
  1999年   243篇
  1998年   296篇
  1997年   265篇
  1996年   232篇
  1995年   241篇
  1994年   219篇
  1993年   182篇
  1992年   176篇
  1991年   136篇
  1990年   141篇
  1989年   135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4年   3篇
  1972年   4篇
  1950年   2篇
  1945年   2篇
  1943年   2篇
  193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991.
通过对艾勒格庙地区成矿的地质背景及构造、围岩、岩浆岩条件的初步分析,结合土壤地球化学异常信息及矿化点的信息的分析判断,得出结论:在艾勒格庙地区找寻矽卡岩型矿床的前景较好;同时指出了可能的矿体赋存部位、可能的含矿构造及可能的热液矿床或者矽卡岩型矿床的产出部位;还指出,在该区有望沿槽、台断裂带寻找低温热液矿化带,以至寻找低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992.
隆兴铁矿赋存于太古宙夹皮沟岩群三道沟岩组和腰抢子片麻岩中。认为矿床成因类型是属于受变质(火山沉积)铁硅建造铁矿。富矿部分则是混合岩化热液作用,使铁发生迁移而富集的。确定三道沟组内的火山铁硅质沉积建造岩层是寻找此类型矿床的地层标志,而地球物理标志是地面磁异常强度在1 000 n T以上的面积性异常即为矿致异常。  相似文献   
993.
通过R型因子分析,研究各变量之间、样品之间以及与地质作用之间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组合、变化和分布关系,为探讨成矿物质来源及矿床成因提供依据。作者在研究云南镇康芦子园铅锌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分别对矿区1350和1220中段Ⅰ、Ⅱ号矿化带范围内的构造岩微量元素进行聚类分析和R型因子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矿床严格受构造控制,铅锌矿化的成矿作用过程具有多期和多阶段性的特点;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深部隐伏岩体的热液,部分来源于赋矿地层(∈3s2,∈3s3),是明显受构造控制的热液充填交代矽卡岩型铅锌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994.
根据河南省119个气象观测站1971-2012年的逐日气象资料,采用ArcGIS空间分析模块,运用克里金插值法,分析了低温冷害对设施农业的影响。结果表明:河南省设施农业作物黄瓜遭受轻度、中度和重度低温冷害的多年平均值依次为22、77和52次·a-1;从空间分布看,轻度、中度和重度低温冷害累计发生次数最多的地区分别为南阳的西峡、信阳的罗山和安阳的林州,累计发生最少的站点为平顶山站。西红柿遭受轻度、中度和重度低温冷害的多年平均值依次为20、97和40次·a-1;轻度、中度和重度低温冷害累计发生次数最多的地区分别为南阳的西峡、信阳的淮滨和安阳的林州。从低温冷害发生月份看,两种作物轻度、中度和重度低温冷害分别主要发生在4月、3月和1月。两种作物遭受轻度低温冷害的风险较低,而大多处于中度低温冷害的高风险及较高风险区,重度低温冷害风险大致呈纬向型分布,低风险区都在河南南部,黄瓜的高风险区在河南的中部和北部,西红柿在西部和北部。  相似文献   
995.
积雪参数如雪盖、雪深是标示气候变化的敏感因子,具有较高时空分辨率的HJ-1B卫星是专门用于灾害监测与评估业务的国产卫星之一,开展以HJ-1B为主的积雪参数反演对于我国国产卫星的理论研究与深入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积雪参数反演,根据HJ卫星CCD和IRS传感器的数据特征,深入分析积雪等典型地物的光谱特性,而后针对同时具有HJ-1B/CCD、IRS数据和只有CCD或者IRS传感器数据3种情况展开积雪信息提取方法研究;在进行浅雪区雪深反演时,利用两种不同的统计回归模型进行交叉验证、研究对比。研究结果表明,3种情况下提取出的积雪精度都达到了80%以上,以第1种情况提取精度最高,两种统计模型反演出的浅雪区雪深的一致度达到83%左右,说明HJ星数据能较好地反演雪盖及浅雪区的雪深,能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  相似文献   
996.
为减少管网数据采集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出错率,在充分利用PDA与CAD软件二次开发功能的基础上,探讨了一种有效的内外一体化作业方法。阐述关键技术及作业流程,设计了一套用于一体化作业的软件,可实现属性数据与空间数据的自动匹配、自动成图与自动入库。  相似文献   
997.
蒙阴盆地是在库拉板块向亚洲大陆下俯冲,中国东部隆升伸展板块裂解阶段发育起来的。在中生代,盆地的成生演化经历了侏罗纪拗陷盆地发育阶段和早白垩世拗陷—裂陷阶段。在相应沉积演化过程中,形成侏罗纪湖相红色碎屑岩建造,早白垩世早期滨浅湖—半深湖相灰绿色细粒陆屑岩沉积,早白垩世中期河湖相凝灰质复陆屑岩类夹火山碎屑岩类沉积,早白垩世晚期中基性火山熔岩、火山碎屑岩组合。沉积中心在侏罗纪和早白墨世早期皆偏于西北部,此后,向东南部迁移。晚白垩世,盆地处于风化剥蚀阶段。古近纪,受新生太平洋板块向亚洲大陆下俯冲影响,盆地又处于拗陷—裂陷阶段,相应形成山间河湖相—山麓堆积相类磨拉石建造。古近纪末期,该盆地整体隆起处于长期风化剥蚀状态。  相似文献   
998.
999.
李有柱 《国外铀金地质》1998,15(3):245-252,257
对世界和独联体国家热液金矿床分布的分析表明,晚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成矿时代金矿化的强度有可比性。主要以大型矿床(〉100t)金的总储量(已开采的量加储量)的资料作为评价金矿化显示强度的根据。本文把金的富集划分为4个级别:1→1000t,2→100t,3→10t,4→1t。划分了16种地质成在型的热液金矿床。对于一般达到4000tAu不同种类成矿体系的极限含矿性作出评价。探讨了岩浆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