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34篇
  免费   1141篇
  国内免费   2114篇
测绘学   279篇
大气科学   773篇
地球物理   357篇
地质学   6520篇
海洋学   755篇
天文学   19篇
综合类   380篇
自然地理   206篇
  2024年   62篇
  2023年   205篇
  2022年   194篇
  2021年   241篇
  2020年   251篇
  2019年   245篇
  2018年   218篇
  2017年   218篇
  2016年   222篇
  2015年   275篇
  2014年   409篇
  2013年   309篇
  2012年   357篇
  2011年   381篇
  2010年   317篇
  2009年   345篇
  2008年   378篇
  2007年   302篇
  2006年   266篇
  2005年   268篇
  2004年   236篇
  2003年   303篇
  2002年   323篇
  2001年   305篇
  2000年   276篇
  1999年   243篇
  1998年   296篇
  1997年   265篇
  1996年   232篇
  1995年   241篇
  1994年   219篇
  1993年   182篇
  1992年   176篇
  1991年   136篇
  1990年   141篇
  1989年   135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4年   3篇
  1972年   4篇
  1950年   2篇
  1945年   2篇
  1943年   2篇
  193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地电化学法寻找隐伏金矿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金的地电化学成晕机制的研究,利用地电化学法在东北大兴安岭森林覆盖区虎拉林金矿和澳大利亚第四纪厚层覆盖区Challenger金矿进行可行性找矿试验研究。试验结果在上述已知矿区的剖面上均测出了清晰的地电化学异常,表明利用地电化学法在上述地区寻找的隐伏金矿是有效的。在此基础上对两矿区外围及深部进行了找矿预测,发现4个有利的成矿靶区,经工程验证发现2个金矿体,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2.
郭锐  曾国光 《矿产与地质》2008,22(3):236-240
通过对粤东地区地层和岩石中成矿元素含量和区域地质背景的分析,认为粤东地区铜铅-锌-银成矿作用与燕山期的构造-岩浆作用关系密切,成矿物质中银-铜-锌以下地壳来源为主,铅则以上地壳及沉积地层来源为主。  相似文献   
83.
海底基岩高程测量中浅地层剖面仪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浅地层剖面仪在海洋地球物理探测中的应用为出发点,介绍了浅地层剖面仪采集数据的构成后,提出了一种基于ESRI公司ArcGIS平台数据处理方法,并结合某跨海大桥工程桥墩附近基岩高程测量的实例,证明了该方法的快速、有效性,最后提出了对于浅地层剖面数据处理方法的结论与展望。  相似文献   
84.
金矿区构造活动具有多期性:加里东期及海西期在矿区形成的薄弱角度不整合面、近南北向平行的滑脱断层,是含矿热液的运移、沉淀的通道和空间。金矿床应属地下热液淋滤卡林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85.
宝坪铜矿赋存于三叠系下统腊美组中。矿体呈似层状,少量脉状,严格受北北西-北西向构造控制。矿床成因类型属浅源热液改造型铜矿床。  相似文献   
86.
青海驼路沟钴矿成矿特征及控矿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驼路沟钴矿床位于东昆仑造山带昆南复合拼贴带内,是国内少数独立钴矿床之一.赋存地层为奥陶-志留纪纳赤台群哈拉巴依沟组,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矿体产状与围岩一致,层位、构造控矿特征显著,变形变质强烈,沿走向和倾向均有斜列和波状弯曲、膨大、缩小现象.矿床热液叠加成矿显著,表现出"似层非层、似脉非脉"的特点,成矿后改造使矿段间差异性抬升和矿体侧伏明显,矿床成因为热水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型.  相似文献   
87.
采用溶胶低温燃烧法和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备了锶掺杂的正铌酸镧(La0.95Sr0.05NbO4)超细陶瓷粉体。应用XRD、SEM和激光粒度分析仪等对陶瓷粉体的物相、粒度和粒度分布进行了表征,同时考察了两种方法制备的粉体的烧结性能。结果表明:采用溶胶低温燃烧法制备的La0.95Sr0.05NbO4(LSNb)为粒径〈100 nm、粒度分布范围窄的超细粉体;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备的粒径为0.5-1.0μm、呈球形的LSNb超细陶瓷粉体。溶胶低温燃烧法制备的粉体在1 250℃烧结10 h形成致密的陶瓷片;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备的粉体在1 400℃以上烧结10 h致密。两种LSNb致密膜均具有一定的透氢作用,900℃氢渗速率分别为1.96×10^-3mL·cm^-2·min^-1和1.67×10^-3mL·cm^-2·min^-1。  相似文献   
88.
松辽盆地南部油气成藏期研究——以黑帝庙地区为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杨光 《世界地质》2008,27(1):53-58
应用储层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测试结果,结合激光拉曼光谱显微探针成分分析与构造演化史分析,认为青山口组生成的油气主要存在一期充注,包裹体均一温度是90℃~110℃,对应的油气充注时间是从82.5 Ma开始.油气存在二期成藏,即嫩江组末期和明水组末期.嫩江组烃源岩生成的油气是二期充注,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分别是90℃~100℃和110℃~120℃,油气分别由68 Ma和66 Ma开始充注,但以后者为主.主成藏期是一期,明水组末期-古近纪时期.今后油气勘探的主要目标是寻找由嫩江组烃源岩提供油源,形成于姚家组和嫩江组中的岩性油气藏及于明水末期-古近纪时期形成的岩性-构造油气藏.  相似文献   
89.
岩石中的渗透率、流体流动及热液成矿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热液成因的固体金属矿床形成过程中都曾拥有一段流动的历史。成矿物质以溶液的形式从矿源地穿过孔隙或断裂达到了现在的栖身之所,在此过程中流体通过的路径决定了它们的走向,而溶液本身也改变了路径的特征。因此,对于此类矿床的研究不能仅仅囿于眼之所见,而应将古流体流动的观念融入其中,并考察它们的跋涉之路。文中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在岩石孔隙、断裂介质及与其相关渗透率对热液成矿作用的控制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对岩石渗透率、渗透率的影响因素、岩石中流体流动的特征等问题进行了阐述,讨论了渗透率对于热液成矿作用深度、成矿规模、矿质沉淀机制等方面的重要影响,藉此在固体金属矿床研究中强化流"体运动"的观念,并促进构造地质学和成矿作用地球化学间一个新研究方向的发展。  相似文献   
90.
论油气成藏与金属成矿的关系及综合勘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油气藏及金属矿藏的来源、运移、成藏/成矿等方面对油气成藏和金属成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论述,指出油气藏和沉积金属矿藏均来自于相同的烃源岩/矿源层。一些金属(铀、黄铁矿等)的存在,有可能对有机质向烃类的转化起到了积极的催化作用,而烃类中的有机酸对金属元素具有溶解、螯合作用,有利于金属元素随烃类和成矿流体的析出。烃类和成矿流体在水-油-岩共存体系,在近乎相同的运移机制和路径中,能够一起溶解、萃取其路径上的金属元素,有利于金属元素的运移。油气与成矿流体可以在圈闭中聚集、成藏或者由于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金属矿物独立沉淀成矿。油气与金属的成藏/成矿在时间和空间上也具有某些相似性。因此油气成藏和金属成矿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有利于对二者进行综合勘探和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