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9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106篇
测绘学   237篇
大气科学   173篇
地球物理   44篇
地质学   306篇
海洋学   35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26篇
自然地理   4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31.
赖才炎 《地理教学》2011,(24):39-42
问题学习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以学生为中心,以老师为引导的一种教学模式。在操作上是由教师精心设计问题学习单元,要求学生充当复杂问题的解决者;学生通过调查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对某些主题、概念和知识的理解,养成理解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能,从而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经验。它源于医学教学领域,90年代中期以后,被移植到幼儿园、小学和中学的各个年级,并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332.
冀书叶 《东北测绘》2012,(5):185-187
土地利用现状数据缩编是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各尺度比例尺成果转换的关键,选用科学的工作方法有利于成果质量的控制。本文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省级土地利用现状数据缩编为例,详细阐述了缩编的技术方法及流程,探讨了土地利用现状数据缩编的成果质量控制等。  相似文献   
333.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海洋环境监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针对当前海洋环境监测中,采用海洋水质集成在线监测系统,开展现场自动化监测的实际需求,以国家海洋技术中心自主研发的四参数水质仪、浊度传感器和营养盐自动分析仪为基础,开发岸基海洋水质集成在线监测系统。按照海洋水质集成在线监测系统的总体工作顺序,将工作流程划分为多个状态进行管理。应用LabVIEW编程语言,采用队列状态机,对各状态进行合理安排,最终实现了岸基海洋水质集成在线监测系统工作流程的有序调度以及可靠控制。  相似文献   
334.
王磊  周鑫鑫  吴长彬 《测绘通报》2021,(12):33-37,43
针对无人机视频巡查时无法获取视频要素与周围场景地理要素的空间关系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无人机实时视频与三维地理场景融合方法。该方法通过设置路线站点获取无人机实时巡查视频,利用高分辨率倾斜摄影模型构建三维地理场景,将视频在三维地理场景中投影,构建视频投影参数规范和无人机数据传输模型,实现无人机实时视频与三维地理场景融合展示;对无人机实景融合的应用流程进行设计,并通过具体案例进行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无人机实景融合具有良好的表达效果,视频与三维地理场景融合度高且视频画面变形较小。该方法将无人机视频应用扩展至三维空间,为视频要素赋予了空间参考。  相似文献   
335.
336.
钦州湾-杭州湾构造结合带(南段)地质演化和找矿方向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钦州湾-杭州湾结合带是位于扬子与华夏两大古陆块中间的巨型构造结合带。根据内部结构不均一性和演化历史的差异,钦-杭结合带可划分为3段:北(东)段、中段和南(西)段,分界线大致为北纬24°和北纬27°。中段与南岭带大体一致;北段指南岭以北地区,即绍兴-江山-萍乡一带;南段位于南岭以南区域,大致与云开-十万大山带相当。钦-杭结合带南段是华南大陆壳再造和矿产资源寻找的重要研究课题。它的地质演化与钦-杭结合带具有整体一致性,特别是具有一致的开-合历史。震旦系底部的粤西云浮大降坪块状硫化物矿床是海底喷流沉积的产物,它与信宜和陆川新元古代蛇绿岩等是南段洋壳存在的重要证据。在进一步的矿床勘查中,要重视斑岩型铜(钼)矿床的寻找。中酸性斑岩体来自于元古宙岛弧底部玄武质岩石(下地壳)在中生代时期的部分熔融,本质上该类矿床带有岛弧俯冲环境的基因。  相似文献   
337.
王者  周斌 《第四纪研究》2024,44(1):240-249

第四纪黄土沉积物中黑碳主要为当时地表生物质燃料不完全燃烧产生的一系列含碳物质的连续体。由于各含碳物组分间界线不明确, 采取不同的定量提取方法可能导致不同的数据结果。前人采用重铬酸钾化学氧化法提取黄土沉积中黑碳的研究中定量结果存在一个数量级的差异, 影响了研究结果的可解释性和可对比性, 阻碍了黄土高原区域黑碳相关研究的发展。对比分析发现, 先前研究提取过程分别采用了不同的氧化时间, 这可能是数据呈现明显差异的原因。本研究选取黄土高原段家坡剖面特征层位(S5、L9和S9)样品, 并分为多组子样品采用不同氧化时间进行处理, 对不同氧化时间提取物进行剩余碳含量(RC%)、碳同位素组成(δ13C)及拉曼光谱测试, 探究氧化时间对重铬酸钾化学氧化法提取黄土中黑碳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 提取物RC%与氧化时间的变化关系符合质量作用定律, 即达到一定氧化时间后, 提取物RC%趋于稳定, 证明足够的氧化时间可提取黄土中黑碳; 在氧化前烘干研磨样品的条件下, 仅需20 h即可使RC%稳定。但碳同位素组成测试结果显示, 至少100 h后, 所有实验中氧化提取物δ13C均保持稳定(变化<0.5‰)。进一步通过拉曼谱图比较发现, 氧化前烘干研磨样品后, 黄土样品(L9层)经60 h及以上处理后的氧化提取物及古土壤样品(S5层)经80 h及以上处理后的氧化提取物变为均一组成, 且有明显的经历火事件的碳质材料一级模特征峰(1340 cm-1及1580 cm-1附近), 而不烘干研磨的条件下, 所有样品直接进行100 h氧化反应也可达到相同效果。综合时间效率、结果稳定性和流程统一性等各因素, 提出黄土-古土壤序列沉积物黑碳的提取过程中, 在重铬酸钾化学氧化一步采用100 h的时间进行充分反应, 氧化前无须再烘干研磨。本研究优化了化学氧化法提取黄土中黑碳的实验流程, 对系统开展黄土区域黑碳工作, 重建区域火并探讨其演化规律提供了技术支撑; 为其他沉积环境黑碳流程的优化和评估提供了研究范本。

  相似文献   
338.
基于采矿环境再造的开采顺序时变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建华  雷涛  周科平  陈庆发 《岩土力学》2011,32(8):2517-2522
根据卡房矿新山矿段的地质条件和生产能力要求的实际情况,基于采矿环境再造连续开采的思想,提出了3种可行的开采顺序优化方案。运用MIDAS/GT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复杂矿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并分析了3种不同开采顺序优化方案的力学时变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开采的逐步推进,采场的应力和位移不断增大,并出现了明显的应力集中;3种方案中采场周围最大压应力均达到了27 MPa,顶板最大压应力不超过15 MPa,最大拉应力达到了1.2 MPa;顶板最大沉降位移值分别为82.9、84.4、84.5 mm;顶板有较大范围的拉应力区域出现,3种方案拉应力区域面积占顶板面积的比例最大分别达到22%、22.3%和23.5%,但拉应力区域的时变规律表现出显著的不平衡性和突变性。运用采场结构对采动过程响应的时变分析,以拉应力损伤区域和顶板的沉降位移为评价指标,提出方案1的开采顺序为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339.
新一代天气雷达天馈系统故障分析诊断方法和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故障分析诊断技术对保障气象大型装备可靠业务运行具有重要作用。依据CINRAD/SB型新一代天气雷达天馈系统信号流程,通过对新一代天气雷达天馈系统故障诊断方法进行研究,总结出天馈系统漏气、打火故障检测方法,天馈系统损耗大的故障诊断流程和故障定位6种方法。按照故障诊断流程和其中的外接信号源联合频谱仪法,分析诊断、定位并修复了天馈系统天线座内环流器故障导致的雷达观测回波强度偏弱、灵敏度降低故障的典型个例。结果表明,根据雷达现场配备仪表状况,通过故障诊断流程,采用合适方法和技巧,可达到快速定位天馈系统故障部位、在最短时间修复雷达故障目的。  相似文献   
340.
强垂直温度梯度条件下强对流天气分析与潜势预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19年3~9月常规探空观测资料,对南昌ΔT850-500≥27℃这种强垂直温度梯度与江西强对流天气过程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并将区域强对流天气、局部强对流天气、无强对流天气的3类情况下的中低层气压、温度、湿度、风场及稳定度进行分类合成分析,结果表明:当南昌ΔT850-500≥27℃时,且有天气系统作为触发条件时,江西强对流天气发生的概率达85%;中低层低槽和切变等影响系统、江南华南暖湿气流、河套地区的冷空气都有利于江西强对流天气出现。对典型个例的探空曲线和对流有效位能分析表明:强垂直温度梯度结合中低层高湿度是强对流天气发生的重要条件。在强对流天气潜势预报中,强垂直温度梯度有时比对流有效位能更有指示性。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建立了相应的预报流程,并在业务试用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