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74篇
  免费   2629篇
  国内免费   5877篇
测绘学   380篇
大气科学   811篇
地球物理   2831篇
地质学   15530篇
海洋学   971篇
天文学   176篇
综合类   592篇
自然地理   389篇
  2024年   128篇
  2023年   380篇
  2022年   406篇
  2021年   463篇
  2020年   397篇
  2019年   505篇
  2018年   422篇
  2017年   422篇
  2016年   426篇
  2015年   540篇
  2014年   731篇
  2013年   568篇
  2012年   656篇
  2011年   709篇
  2010年   590篇
  2009年   666篇
  2008年   554篇
  2007年   627篇
  2006年   606篇
  2005年   523篇
  2004年   547篇
  2003年   768篇
  2002年   1016篇
  2001年   1129篇
  2000年   882篇
  1999年   688篇
  1998年   815篇
  1997年   738篇
  1996年   797篇
  1995年   743篇
  1994年   735篇
  1993年   418篇
  1992年   513篇
  1991年   517篇
  1990年   381篇
  1989年   356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23篇
  1979年   7篇
  1954年   8篇
  1951年   7篇
  1950年   6篇
  1948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51.
《古地理学报》2007,9(2):132-132
2006年6月15日,第五届侯德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青年科学家奖评选委员会在贵阳召开了第11届侯德封奖评审会。受评选委员会刘丛强主任的委托,会议由谢先德委员主持。会议按照“实施办法”规定的程序,完成了全部评选工作。本次共评选出10名获奖人,经公示(公示时间:2006年7月3日至20  相似文献   
952.
<正>1研究背景滇南地区地处川滇菱形块体南缘,横跨康滇古陆、华南地块和印支地块3个重要地质构造单元,区内活动断裂发育,红河断裂带南段、小江断裂带南段以及曲江—建水断裂带等多条大断裂交错,形成地震活动强烈的复杂地质构造背景。该区温泉数量多,分布广,  相似文献   
953.
由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高温高压岩石力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构造物理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的高温高压岩石力学与构造物理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8月15-19日在辽宁召开.  相似文献   
954.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资深专家、中国地震局地下流体学科组顾问车用太研究员与鱼金子、王基华、刘五洲、孙君秀、林元武等合作编著的《地震地下流体学》,在地震科  相似文献   
955.
鲍东明  杨志双  韦鹏  田洪伟  赵亮 《地质与资源》2007,16(4):297-299,320
根据辽宁省岩石环境质量现状,初步探讨岩石环境系统的信息化发展与建设设想.认为信息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促进环境资源保护的有力武器,是环境科技水平的衡量标志,它有利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更快更好地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56.
李秀丽 《地下水》2022,(3):37-40
地热资源已成为现阶段重要的绿色能源之一,研究区鲁山碱厂地热田位于车村—下汤深大裂带与南部的二郎庙—温汤庙裂带及水磨庄—栗村断裂之间。受到北西和北东向次级断裂带的影响,在次级两断裂的交汇处原有温泉出露,呈泉群形式产出。研究区热1井,水温50℃,涌水量95.8 m3/h,地热流体属于氟—硅复合型理疗热矿水。属于对流型地热,热储类型为带状热储,热储层由熊耳群安山玢岩组成,属断裂带裂隙承压水。研究区1 000 m深度内,热储中地热资源量7.37×1017 J,储存热水量7.10×108 m3。地热流体可开采量8.76×105 m3/a的,产能4.12 MW,为小型低温地热田。通过研究该地热区的地热资源特征开发利用情况,对鲁山地热资源勘查评价与开发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57.
油气藏地球物理方法应用至油气田开发中,直接关系着构造、储层和流体表征精度和准确度.为了详细梳理油气田开发中油气藏地球物理研究核心内容和新进展,为该项研究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从构造解释、储层预测、流体描述等3方面梳理该研究核心内容.结果认为,构造描述中地球物理研究主要包括井震结合构造精细解释、基于密井网资料构造精细解释,储...  相似文献   
958.
通过整理分析2016年苍梧5.4级地震前广西境内的地下流体观测资料,发现6个地下流体井的水位观测数据在苍梧5.4级震前出现了前兆异常,水温观测数据无异常:石埠、九塘、香1井水位出现趋势异常;桂平、北海、石康井水位出现破年变异常.其中1个异常井位于震中周边200 km范围内,其余异常井分布在离震中较远的范围.通过分析异常...  相似文献   
959.
中亚造山带东端兴安地块南段的包格德岩体由石英二长岩、二长花岗岩和花岗斑岩3种岩性组成,岩体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分别为368±+1 Ma、364±1 Ma、355±1 Ma,为晚泥盆-早石炭世岩浆活动的产物;岩体的(Na2O+K2O)含量为7.62%~8.82%,K2O/Na2O值为0.93~4.21...  相似文献   
960.
以湖南宏厦桥花岗岩体作为研究区,对地下水化学分析资料进行了研究,发现区内地下水系超淡、极软的、弱-中性的重碳酸型水,其化学组成以Ca2 、Mg2 、K 、Na 、HCO3-为主。与株洲地区的地下水相比,可溶性S iO2、K 、Na 和游离CO2明显偏高,而且,在水中M g2 、K 、Na 、HCO3-所占比重更大,m eq%平均比值分别是株洲地区地下水的2.23、1.27、1.16倍,表现出典型的花岗岩地区地下水相应的化学组成。研究还发现,区内地下水化学的分布具有较强的水平分带性。研究认为:区内地下水化学的形成和迁移受岩性、大气降水及影响水交替强度的地形、地貌、地表水系、断裂构造的控制,同时受其他气候要素及植被、人类活动等生物作用的影响;区内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以硅酸盐矿物的分解和水解等化学风化作用为主,风化过程中CO2的积极参与起作关键性的促进作用。同时水中CO2的减少和阴离子以HCO3-离子占绝对优势地位,进一步说明花岗岩的化学风化过程是一个净碳汇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