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3篇
  免费   818篇
  国内免费   528篇
测绘学   45篇
大气科学   23篇
地球物理   81篇
地质学   2233篇
海洋学   193篇
综合类   270篇
自然地理   64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104篇
  2020年   97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125篇
  2014年   201篇
  2013年   166篇
  2012年   196篇
  2011年   199篇
  2010年   147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59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7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3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4篇
  194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今年以来,林州市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措施,超前运作,严格标准,积极推进铁矿矿山企业整合工作,截至目前,全市拟整合的12组共36家铁矿企业,有10组26家铁矿企业已经完成或基本完成整合任务,得到了省国土资源厅、安阳市国土资源部门领导的一致肯定。林州市在工作中重点把握好两条原则:一是所有参与整合的铁矿企业以组为单位,只能合并为一家,也就是只能有一个经营主体,一个法人代表。二是合并后的企业必须按新矿区范围,请有资质的设计单位重新做开发利用方案,并按新的开发利用方案组织施工。同时,要求各乡镇对每一家矿山企业做到政策公平,机遇平等,…  相似文献   
82.
通过对区内成矿地质背景及矿床特征的分析,阐述了本区位于内蒙古地轴哈达特山台凸西南缘,巴拉嘎斯太庙大断裂与石崩大断裂相连的断裂带上;矿体产于古生界白云鄂博群尖山组片岩及含磁铁斜长角闪岩等地层中;区内断裂发育、矿化明显,充分证明了该区成矿地质条件良好,找矿远景乐观。  相似文献   
83.
近年来,山东省齐河—禹城地区矽卡岩型铁矿找矿预测和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山东省相关地勘单位在对该区地质—地球物理场和成矿规律研究的基础上,对李屯次级磁异常、大张次级磁异常、潘店次级磁异常成矿有利部位进行了异常查证工作;相继发现了"厚度较大、品位较高、分布集中"的矽卡岩型铁矿床,为系统研究该区地质特征、地球物理异常、铁矿成矿规律等提供了资料基础和勘查经验。该文通过对区域地质特征、矿区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及铁矿床特征分析,探讨了该区矽卡岩型铁矿的控矿要素及成矿后期构造运动对该区铁矿床的改造作用。在"三位一体"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的基础上,该次研究工作建立了包括成矿地质背景、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成矿作用特征标志、物探特征等方面的找矿预测地质模型;同时提出了研究区今后铁矿勘查工作中需重点解决的地质问题,以期促进今后相关地区矽卡岩型铁矿勘查工作。  相似文献   
84.
中新世是新生代古气候变化的关键时期。本文以柴达木盆地东北部瑙格剖面18.4~6.9Ma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沉积物颜色指标的测定与分析,获得该时段沉积物高分辨率颜色指标变化序列。发现色度值变化与氧化—还原作用有关,红度值与赤铁矿相对含量呈正相关。结合其它资料分析表明,柴达木盆地东北部地区中新世气候变化为18.4~14.2Ma相对暖湿阶段、14.2~7.7Ma相对冷湿阶段、7.7~6.9Ma相对干冷阶段,其变化可能受到全球温度变化的影响,气候转型主要导致了该区沉积相和沉积物色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85.
海南石碌铁矿独居石的成因类型、化学定年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南石碌铁矿是我国最大的富赤铁矿矿床,同时伴生有钴、铜等多金属矿产。轴向北西-南东向的复式向斜是石碌铁、钴铜矿体的主要控矿构造,富铁矿和钴铜矿的形成与该褶皱变形及伴随的韧性剪切和高温塑性流动有着密切的关系。为获得该构造变形的年代学信息和证实构造变形对成矿物质的富集影响,本文开展了石碌铁矿近矿围岩—石碌群第六层透辉石透闪石岩中独居石的显微结构观察和电子探针化学Th-U-Pb定年(CHIME法)。显微结构观察发现独居石往往沿岩石面理定向分布,且具典型的球冠结构,表现为围绕独居石核部向外依次出现磷灰石、褐帘石、绿帘石同心环。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这些独居石为Ce-La-Nd磷酸盐[(Ce,La,Nd,Th)PO4],具富钍独居石端元组分。ThO 2含量范围(0.78%~4.61%)、稀土特征以及独居石的产出特征均暗示了其为同构造变质成因。电子探针CHIME化学定年结果表明独居石的年龄变化范围为614~397Ma,并具有两个峰值年龄:即主峰值ca.455Ma和次峰值ca.564Ma。低的ThO 2(0.78%~1.65%),PbO(0.02%~0.04%)和CaO(0.50%~0.97%)含量,以及高的Th/U比值(23.06~53.11)暗示了构成ca.564Ma的独居石是早期剪切变形事件的产物。而在随后剪切变形过程中独居石在低角闪岩相变质条件下以及碱性变质流体诱导下发生了溶解-再沉淀,形成了具ca.455Ma年龄的补丁状成分区。该过程引起了U-Pb体系的局部重置,形成的独居石具有变化较大的ThO 2(0.92%~4.61%)、PbO(0.01%~0.08%)和CaO(0.28%~1.58%)含量范围以及Th/U值(24.83~52.86)。在剪切变形之后,早期变质成因的独居石在绿片岩相退变质作用过程中及富Ca、Fe、Si、Al流体参与的条件下,经不平衡反应形成了磷灰石-褐帘石-绿帘石球冠物,反应机制以独居石和球冠矿物间的元素扩散动力学为主。该反应暗示了REE、Y、Th等元素发生了迁移,并可能引起边部独居石的部分Pb丢失。结合华南的构造演化,年龄谱主峰值455Ma代表了与华南加里东造山运动有关的区域变质和动力变质作用事件年龄,是加里东运动在海南岛的响应;次峰值年龄564Ma对应着冈瓦纳泛非事件,暗示了华南在晚新元古代-早古生代与冈瓦纳大陆具有亲缘性,华南加里东运动引起陆内造山过程可能与冈瓦纳大陆的聚合碰撞事件有关。因此,晚新元古代-早古生代造山事件对海南岛构造演化历史具重要影响。此外,该构造运动使石碌群发生褶皱变形,伴随产生的变质流体使铁、钴铜成矿元素进一步活化和富集,对石碌铁、钴铜矿的富集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6.
山东省铁矿分布广泛,在鲁西南广大覆盖区产有许多铁矿床,其中在菏泽市单县地区发育沉积变质型铁矿。简要介绍了单县大刘庄铁矿区的地质特征:该矿床埋藏于第四系-古近系巨厚层(覆盖厚度达458~549 m)以下,赋存于新太古代泰山岩群山草峪组中;区内铁矿体总体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产状与围岩一致,走向为NW-SE,总体倾向SW,倾角为45°~60°;铁矿中全铁平均品位约25%,磁性铁平均品位约20%。详细介绍了运用地质、物探等勘查方法进行找矿的过程:通过对区内的物探数据进行分析,解译了矿区基岩的地质特征和隐伏断层的重要信息;根据大比例尺地质、物探示矿信息特征,建立了包含地质环境、矿床特征和地球物理特征(明显高磁异常和高重力异常及其梯度带)的预测模型;通过对大刘庄铁矿的勘查,总结出了在厚大覆盖层下铁矿床的勘查流程:“航磁异常选区→资料全面系统收集→工作区优选→磁法测量和重力测量→地质信息分析→大比例尺高磁和重力剖面、CSAMT和SIP测量→通过优选成矿有利部位→深部钻探施工→井中磁测”。  相似文献   
87.
文章叙述了通过MT方法在已知矿体上的剖面试验,结合钻探验证的3个钻孔的见矿情况,以及电偶极子人工场源对观测数据影响的对比、分析,指出依据航磁异常布设、采集的大地电磁剖面测深数据,尽管测点位于生产矿区,数据受到较严重的人文噪声干扰,且其部分频段异常形态与近区特征非常相似,实际上应为数据反演过程中所用软件未曾考虑铁矿石磁导率所致,而非近区效应;当一维视电阻率和相位曲线自几千赫兹以上即出现类似近区特征,二维反演剖面中的假象视电阻率异常高达几千至几万欧姆米时,应为有较强磁性的岩石和磁铁矿的反映;具有一定磁性的岩石和磁铁石英岩(包括磁铁石英辉石岩)在假象视电阻率异常强度、异常梯度变化上具有不同特征,可结合岩、矿石的电性、磁性特征予以识别.  相似文献   
88.
在150~160 ℃和未熟烃源岩矿物的催化下,使十八烷酸脱羧生烃,用测定反应放出的CO2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直接研究了我国7个油田未熟烃源岩对脂肪酸催化脱羧生烃的动力学.由所得到的动力学参数与未熟烃源岩中碳酸盐含量的关联中发现,在低温、常压、无水条件下或低温、高压、碱性盐水条件下未熟烃源岩对脂肪酸催化脱羧生烃的动力学参数与其碳酸盐的含量有关,一般碳酸盐含量高反应速率常数大,而反应活化能低.  相似文献   
89.
通过作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吾县淖毛湖普查工作,采用工程揭露及野外观察等地质勘查手段,并经过大量研究认为该铁矿床含矿岩系属接触交代—热液型铁矿床,矿床产于中—酸性侵入体和碳酸盐类岩石的接触带上。铁矿体位置位于肉红色角闪花岗岩(γ42b)与泥盆系钙质岩石的接触带及其附近。铁矿体以西分布有大面积角闪质花岗岩侵入体,其时代晚于泥盆系地层,大量热液活动在其与围岩发生接触变质,形成了矽卡岩带和磁铁矿  相似文献   
90.
陈玲  张微  周艳  刘伟  陈微 《地质与勘探》2012,48(5):1039-1048
采用Worldview-2、Quickbird高辨率分数据及Aster数据,开展了新疆塔什库尔干地区的沉积变质型铁矿遥感综合研究工作。在对研究区开展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特征、遥感异常等成矿信息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以老并一赞坎铁矿区为例,建立了区域沉积变质型铁矿的遥感找矿模型,并利用该模型选择塔萨拉地区作为成矿有利地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圈定了塔萨拉地区矿化蚀变带的分布范围。研究成果表明在布伦阔勒岩群南部的塔萨拉地区具有较好的寻找沉积变质型铁矿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