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455篇 |
免费 | 1951篇 |
国内免费 | 72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651篇 |
大气科学 | 639篇 |
地球物理 | 3054篇 |
地质学 | 3087篇 |
海洋学 | 673篇 |
天文学 | 283篇 |
综合类 | 1354篇 |
自然地理 | 239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7篇 |
2024年 | 218篇 |
2023年 | 318篇 |
2022年 | 365篇 |
2021年 | 407篇 |
2020年 | 354篇 |
2019年 | 335篇 |
2018年 | 248篇 |
2017年 | 254篇 |
2016年 | 253篇 |
2015年 | 289篇 |
2014年 | 752篇 |
2013年 | 553篇 |
2012年 | 529篇 |
2011年 | 504篇 |
2010年 | 507篇 |
2009年 | 601篇 |
2008年 | 558篇 |
2007年 | 445篇 |
2006年 | 400篇 |
2005年 | 466篇 |
2004年 | 348篇 |
2003年 | 385篇 |
2002年 | 350篇 |
2001年 | 351篇 |
2000年 | 284篇 |
1999年 | 257篇 |
1998年 | 219篇 |
1997年 | 244篇 |
1996年 | 193篇 |
1995年 | 166篇 |
1994年 | 161篇 |
1993年 | 111篇 |
1992年 | 170篇 |
1991年 | 139篇 |
1990年 | 102篇 |
1989年 | 105篇 |
1988年 | 30篇 |
1987年 | 17篇 |
1986年 | 19篇 |
1985年 | 14篇 |
1984年 | 11篇 |
1983年 | 12篇 |
1982年 | 20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8篇 |
1979年 | 10篇 |
1977年 | 5篇 |
1976年 | 8篇 |
1975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南乐县国土资源局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结合“两整治一改革”专项行动和濮阳市“一创双优”集中教育活动,按照局党组提出的“以人为镜,为己画像”的争创要求,扎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 相似文献
42.
提起沁阳市西万国土资源所所长郝民这个名字,非法采矿者就会不寒而栗,惧怕三分。何以如此?缘干他不讲情面,敢于碰硬,严格执法,近年来在打击非法采矿活动中,一个个非法采矿者都栽在他的手里。 相似文献
43.
44.
中世纪暖期和小冰期是近2 000年气候变化中重要的气候事件,厘清其在低纬度地区干湿变化特征及其对古代农业发展及人口增长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广西柳州岩溶洞穴中一60 cm岩芯进行孢粉、炭屑分析发现,研究区的气候、稻作农业从唐末以来先后经历了6个阶段演化:1)875―940 a A.D.,C/P值及花粉记录指示:研究区气候整体偏干,水稻种植减少;2)940―1 050 a A.D.,C/P值及花粉记录指示:夏季风增强,水稻种植稍增长,人口增加;3)1 050―1 140 a A.D.,C/P值及花粉记录指示:夏季风减弱,稻作农业及人口较前期有所增长;4)1 140―1370 a A.D.,C/P值及莎草科花粉含量指示:研究区当时气候处于“中世纪暖期”温暖湿润期,稻作农业面积扩大,人口增加;5)1 370―1 900 a A.D.,C/P值及莎草科花粉含量指示:“小冰期”气候变干,水稻种植及人口逐渐减少;6)1 900―2 009 a A.D.气候变暖湿,水稻种植扩大,人口迅速增长。进一步对研究区气候事件与稻作农业及人口关系研究发现:历史时期气候事件与水稻种植、人口具有耦合关系,即中世纪暖期,气候暖湿,水稻种植扩大,人口增殖;小冰期,气候冷干,水稻种植萎缩,人口锐减。在非原地沉积时,莎草科和C/P 对水分反映敏感,可以用来指示气候干湿变化。 相似文献
45.
46.
研究一个地区断层主要活动时期是了解地壳构造运动或断层发育历史的基础。本文仍沿用了传统研究法,并将同位素法和石英形貌法测年与显微构造分析法引进到研究断层主要活动时期的工作中,取得了能相互映正的结果,最后确定阳原盆地化稍营地区的断层经历过:元古代前;燕山期;6~9千万年;上新世——早更新世和最后一次较强烈活动在20—30万年以前等五次主要活动时期。 相似文献
47.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积极参与南极洲的考察活动,并建立考察站。受到苏联因素的牵制,美国最终停止主权要求(并未放弃),转而召集南极会议,推动南极中立化。 相似文献
48.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4,(9)
正地理国情主要是指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是基本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国情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全面获取地理国情信息的重要手段,是掌握地表自然、生态以及人类活动基本情况的基础性工作。普查的目的是查清我国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现状和空间分 相似文献
49.
本文对山西地区地壳形变的历史和现状做了回顾,并从大范围地震活动时空规律出发,收集了现有强震活动的记录及相应的研究成果,对前4个地震活动高潮期中地震的时空分布规律和空间迁移特征进行了论述,并对第5高潮期强震分布的区域提出了新的看法。同时,结合现有的地壳形变资料,讨论了山西地区的地震形势,认为山西临汾地区,仍有7级左右的发震背景,但近期尚无明显的中短期形变、应变前兆存在,故认为近期发生强震的可能性不大 相似文献
50.
基于人口集聚度的中国人口集疏格局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人口集聚和疏散是人口空间分布格局最直观和最集中的体现,研究一个地区人口集疏的空间格局,不仅可以揭不该地区人口集疏的内在规律,也有利于深入研究该地区的整体人口分布的态势和规律,更能够体现出区域内经济格局以及城市化格局的发展.基于人口集聚度的中国人口集疏空间格局的研究,有助于准确把握中国人口空间分布的基本脉络,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本研究采用了人口集聚度分级评价的方法,依据人口集聚度的不同,将各个地区划分为不同等级的人口集聚区,并对其分别讨论.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人口分布格局、自然条件空间格局、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评价结果以及经济发展格局和城市化格局,对中国的人口集疏的空间格局进行了归纳,得出了中国人口分布"西疏东密"的传统空间格局突出,人口集聚以平原地区为依托并呈现"沿海、沿江、沿线"高度集聚的特征的结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