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30篇 |
免费 | 121篇 |
国内免费 | 9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63篇 |
大气科学 | 131篇 |
地球物理 | 286篇 |
地质学 | 250篇 |
海洋学 | 128篇 |
天文学 | 35篇 |
综合类 | 58篇 |
自然地理 | 9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篇 |
2023年 | 30篇 |
2022年 | 35篇 |
2021年 | 43篇 |
2020年 | 28篇 |
2019年 | 35篇 |
2018年 | 16篇 |
2017年 | 20篇 |
2016年 | 23篇 |
2015年 | 21篇 |
2014年 | 38篇 |
2013年 | 42篇 |
2012年 | 44篇 |
2011年 | 33篇 |
2010年 | 44篇 |
2009年 | 45篇 |
2008年 | 40篇 |
2007年 | 46篇 |
2006年 | 36篇 |
2005年 | 42篇 |
2004年 | 50篇 |
2003年 | 45篇 |
2002年 | 17篇 |
2001年 | 30篇 |
2000年 | 34篇 |
1999年 | 35篇 |
1998年 | 26篇 |
1997年 | 30篇 |
1996年 | 19篇 |
1995年 | 29篇 |
1994年 | 16篇 |
1993年 | 13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11篇 |
1989年 | 6篇 |
1987年 | 3篇 |
1985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极端洪水灾害具有频率低、影响范围大、损失高等特点,一般常遇洪水的灾害损失评估方法难以适用。分析了极端洪水灾害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认为极端洪水灾害损失具有时空分布的特性,因此借鉴空间信息格网技术,分别形成了极端洪水水文特性格网与社会经济特性格网,并将其叠加得到具有空间拓扑关系和属性信息的基于GIS的极端洪水损失空间信息格网模型,从而有效地反映了极端洪水灾害的时空特性。结合极端洪水损失率数据库,可评估极端洪水灾害损失。利用该方法评估了1998年特大洪水造成哈尔滨市江南主城区的直接经济损失,实证说明该方法可用于极端洪水灾害损失的评估。 相似文献
72.
73.
74.
1998年3月中旬至4月底,粤港两地发生大规模的赤潮,其始发点是深圳大鹏湾的南澳镇,爆发点是与之隔海相望的香港赤门海峡,后赤潮又沿着香港海域向西南方向蔓延,逐步扩展到广东省的万山、桂山,直至阳江市的阳东县海域。赤潮造成粤港两地损失鱼类700余吨,其中广东省损失350多吨,香港300多吨,直 相似文献
75.
新疆疏附6.0级地震震害与损失宋立军,张勇,朱令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乌鲁木齐)0前言1993年12月1日凌晨4时37分新疆疏附县境内发生6.0级地震,使喀什地区疏附县和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所辖5乡(镇)的51个大队,5个直属场遭受不... 相似文献
76.
77.
井中水头损失问题,可严重影响抽水试验成果的使用,如何正确的解决此问题,是保证抽水试验成果质量的关键。本文从实测井中流量及水位资料出发,探讨了抽水试验时,井中水头损失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78.
79.
明代洛河流域洪涝灾害序列分形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历史文献资料的整理和统计分析,对明代1368-1644年的277年间洛河流域的洪涝灾害进行了研究。研究得出,洛河流域在这一时段内共发生了56次洪涝灾害,平均约4.95年出现1次;其中特大涝灾3次,大涝灾12次,中度涝灾16次,轻度涝灾25次。洛河流域明代洪涝灾害可分为4个大的阶段,其中1368-1429年和1490-1539年两个阶段是洪涝灾害少发阶段,1430-1489年和1540-1644年两个阶段是洪涝灾害多发阶段。洪涝灾害的自相似特征揭示了灾害的分形性质。研究发现,明代洛河流域的各级洪涝灾害的分维值都低于0.2,且无标度区相同,这表明了此时段洪涝灾害的长周期分量较强,且存在灾害的集中性。 相似文献
80.
Xiaoqing Wang Xiang Ding Long Wang Yan Wang Institute of Earthquake Science 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Beijing China 《地震学报(英文版)》2009,(2):129-133
The paper introduces firstly the seismic loss assessment method based on macro-economic indicators and new vulnerability models determined by the data from the on-site damage and loss survey to earthquakes occurred in China during the last two decades.The fast assessment for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with MS8.0 is given based on an empirical intensity attenuation relationship.Compared with the assessment based on the practical seismic intensity map of the event according to the on-site investigation, the...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