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83篇 |
免费 | 240篇 |
国内免费 | 28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60篇 |
大气科学 | 83篇 |
地球物理 | 145篇 |
地质学 | 1315篇 |
海洋学 | 96篇 |
天文学 | 80篇 |
综合类 | 161篇 |
自然地理 | 36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1篇 |
2023年 | 55篇 |
2022年 | 84篇 |
2021年 | 90篇 |
2020年 | 88篇 |
2019年 | 70篇 |
2018年 | 54篇 |
2017年 | 57篇 |
2016年 | 57篇 |
2015年 | 81篇 |
2014年 | 107篇 |
2013年 | 101篇 |
2012年 | 117篇 |
2011年 | 101篇 |
2010年 | 87篇 |
2009年 | 113篇 |
2008年 | 118篇 |
2007年 | 92篇 |
2006年 | 91篇 |
2005年 | 70篇 |
2004年 | 59篇 |
2003年 | 53篇 |
2002年 | 50篇 |
2001年 | 49篇 |
2000年 | 28篇 |
1999年 | 35篇 |
1998年 | 38篇 |
1997年 | 40篇 |
1996年 | 34篇 |
1995年 | 50篇 |
1994年 | 41篇 |
1993年 | 32篇 |
1992年 | 31篇 |
1991年 | 30篇 |
1990年 | 27篇 |
1989年 | 26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1篇 |
1976年 | 2篇 |
1975年 | 2篇 |
1958年 | 2篇 |
1949年 | 1篇 |
194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硒是人和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基于58件标准物质的化学风化指标和硒的认定值,采用微量元素地球化学背景值的经验方程形式拟合得到表征全国范围内硒背景值的经验方程:lgc=0822×(12-WIG/100)-1061×lg(K2O/SiO2)-2704,式中c为Se的含量(单位为μg/g),风化指标WIG的变化范围为43~1116,风化指标K2O/SiO2变化范围为0020~0137。该方程所表征的是样品因风化程度不同所呈现出的硒地球化学背景值,风化程度强的样品总体上具有较高的Se地球化学背景值。将该经验方程式在广东河台和广东南昆山两个研究区进行应用,认为寻找富硒区应当优先将风化程度较强的地区视为备选区,依据全国区域化探扫面数据可以方便地确定风化程度较强的地区。在环境质量评价中可以利用Se实测值确定足硒和富硒区,利用实测值扣除背景值获得的元素含量剩余值可以有效确定残积层土壤下伏的足硒和富硒岩石,即依据全国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数据可以有效地确定足硒和富硒地质体(残积层土壤及其下伏岩石)的分布区。广东南昆山岩体中西部的岩石应属于足硒和富硒地质体。 相似文献
993.
准确评价地下水对河水的补给量是流域水资源量管理和合理利用的基础。在马莲河流域下游采集不同季节地表水和地下水样品75组,利用Cl-、电导率(EC)和D、18O同位素多方法联合评价,识别了地下水补给河水的位置、补给量及其季节变化。结果表明:马莲河水EC和Cl-质量浓度沿着流向均呈降低趋势,δD和δ18O值沿流向减小。雨季EC和Cl-质量浓度最低,δD和δ18O值最高。地下水各组分浓度均低于河水,时空变化不明显。地下水单宽排泄量存在时空变异,上段和下段为地下水强排泄区,中段地下水排泄较弱,不同季节地下水排泄量占总排泄量的72.20%~95.07%。雨季地下水单宽排泄量显著降低,河水中基流比例由雨季前期的68.89%降至29.43%。整体上,地下水补给河水季节变化明显,而空间变化规律较为稳定。研究成果有利于深入认识河水和地下水的相互作用机制,并为当地水资源利用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994.
苏州河网区河道沉积物重金属的污染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测定了苏州河网区河道底泥十个剖面样点60个样品中Cu、Pb、Zn、Cr、Al、Fe、K、Mn、有机质、TP、TN、粒度、pH及含水量,采用地累积指数、生态风险指数和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其重金属污染特征.结果表明:Cu和Zn处于中或中-强度污染,Pb处于无-中污染,没有Cr污染;垂直分布特征显示:Cu和Zn污染逐年变化较为一致,Pb污染有逐年加重趋势;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处于轻微污染状态;相关性分析显示,有机质是影响其分布的重要因素,Mn、Cr、Cu、Zn、Pb五种重金属相关性显著;通过与国内外河流、水库和湖泊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比较,苏州河网区河道重金属的累积受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995.
采用有机地球化学方法对牛庄—八面河地区混源油问题进行了研究。将来自沙三段成熟源岩的牛庄油田原油和来自沙四段源岩的八面河油田原油作为端元,通过伽马蜡烷含量/C30藿烷与藿烷/甾烷交会图、重排单芳甾/C27βS单芳甾比值和芳香甾含量交会图等方法,尝试计算了原油的混合比。计算结果显示从牛庄洼陷向八面河地区沙四段来源油的比例逐渐增加且两种方法计算的混合比一致。牛庄洼陷中心以沙三段来源油占绝对优势,八面河斜坡区则是以沙四段来源油为主,而王家岗地区则二者兼而有之。 相似文献
996.
全新世中期青海海东地区聚落选址与环境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托GIS技术,对全新世中期海东地区河湟谷地的聚落选址特征进行分析,指出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卡约-唐汪文化与辛店文化时期的聚落均对海拔2000~2200 m的高程区间具有强烈的选择倾向,这一首选海拔区间标识了全新世中期河湟谷地水热条件优良的森林与草原植被过渡地带。齐家文化之后的卡约-唐汪文化与辛店文化以2000~2200 m海拔高程区间为核心,分别向较高海拔山区与较低海拔河谷地带扩展生存空间,且聚落分布重心发生迁移,聚落聚集程度降低。4000 aBP前后气候开始转为干冷,导致高海拔山区森林退化与河谷水热条件变化,是齐家文化以后的人类文明对环境的适应方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7.
利用天气雷达观测资料预报小流域流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天气雷达降水临近预报与半分布式水文模型TOPMODEL(TOPography based hydrological MODEL)相结合,研究了降水临近预报延伸小流域流量预报预见期的可行性。研究流域为淠河(安徽省内)上游的佛子岭流域(1813km~2)内划分出的6个上游源头小流域(约60—100km~2)。用雷达估测的降水得到的流量输出作为参考,与1h降水临近预报得到的流量输出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定量降水临近预报准确率是延伸小流域流量预报预见期的关键;基于所研究的个例,定量降水临近可以延长小流域流量预报预见期平均约0.7h左右,但其延长程度还受到具体降水过程、流域属性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8.
云南南角河银多金属矿床石英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100~148℃,δDH2O值为-91.9‰~-69.0‰,δ18OH2O值为-15.60‰~-5.66‰,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古大气降水,可能也混入少量岩浆水。矿石中δ34S值分布范围为-2.18‰~5.95‰,平均为2.15‰,偏离陨石硫的范围,而与基性岩类硫非常接近,矿石硫来源于深源热液流体。临沧花岗岩体铅同位素组成反映其来源的不均匀性和复杂性,包含有上地壳、下地壳及上地幔等组分。矿石铅同位素组成主要落入Zartman和Doe的铅构造模式造山带演化线附近及其上方,表明其来源为壳幔混合铅。矿石铅与临沧花岗岩体铅的对比显示,矿石铅组成由临沧花岗岩体混染澜沧群变质岩构成。 相似文献
999.
1000.
气泡释放是天然水体释放CH4的主要途径之一,准确量化水体气泡释放量对于辨析其“汇、源”特性至关重要。自然水体释放气泡的不连续性、不确定性使得监测其过程较为困难。本研究针对水体气泡释放监测难题,通过改进倒置漏斗型气泡通量监测装置提出了一种气泡释放过程连续监测方法。本方法测量对象为定长时间监测水域释放气泡的体积,经室内外实验验证,其理论量程为3.6~132 mL/(m2·min),测量结果能够较好的表征10~40 m水深缓流水体气泡体积通量变化特征。运用该方法于2021年6—11月对三峡水库支流香溪河库湾开展CH4气泡通量连续监测,并分析不同环境因子对其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监测期间,研究水域CH4气泡通量变化范围为0.02~8.13 mg/(m2·d),且各采样点间CH4气泡通量呈现较高的时空变异性;CH4气泡通量与水温、水体pH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水深及水体电导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其中,水深可能是决定水体是否通过气泡形式释放CH4的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