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2篇
  免费   361篇
  国内免费   653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85篇
地球物理   130篇
地质学   1242篇
海洋学   514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48篇
自然地理   24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128篇
  2021年   124篇
  2020年   111篇
  2019年   139篇
  2018年   97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120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123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61.
系统地总结早前寒武纪地质研究成果中与板块构造相关的一些线壳以及对在地史早期寻找古板块的不利因素;在与现代洋壳结构对比的基础上,描述了地史早期洋壳残片的特征,为在现代大陆中寻找古板块提供了依据,并例证现今至少已经找到了早元古时期的洋壳残片。  相似文献   
962.
秦岭晚古生代弧前增生的背驮型盆地体系   总被引:26,自引:4,他引:26  
王宗起  闫臻等 《地质通报》2002,21(8):456-464
秦岭发育了受断裂控制的晚古生代沉积盆地,其基底是具有洋壳、众多碳酸盐岩孤岛以及岛弧、弧前增生楔的洋盆底;盆地的主要边界逆冲断裂表现为背驮式的活动特征;各个盆地虽都有自己的沉积特点,但盆地的相对水深总体由北向南逐渐加大,反映出弧前大陆斜坡的地理特征;盆地初始规模较大,到后期渐小,盆地充填呈退积序列,揭示了秦岭晚古生代盆地具有弧前增生的背驮型盆地性质。  相似文献   
963.
塔仁本洋岛型玄武岩是中特提斯洋古洋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内构造混杂岩中局部有序部分的特殊洋壳残片.它以具有海底爆发相与远洋放射虫硅质岩相整合和大洋板内碱性玄武岩的构造环境为主要特征.它的发现丰富了班-怒带的研究内容,证明当时中特提斯洋曾经有发育完好的古洋壳存在.  相似文献   
964.
研究了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西南部地下胡安·德富卡消减板块内高精度的震源与从接收函数分析和反射地震数据所得速度结构之间的关系。用双差算法对深度在40~65 km的108个地震进行了重新定位,得到了精确的地震位置。重新确定的地震活动与构造信息间的互相关显示出地震集中在消减的洋壳的顶部,而更深层位的地震活动性位于地幔顶部胡安·德富卡消减板块内。消减板块的构造与地震活动性之间的强相关性表明,地震破裂是由板块内的力学强度改变引起的,这支持了相变和热岩状态在双重地震层的地震成因中起重要作用的假说。  相似文献   
965.
发现其曼于特早古生代蛇绿混杂岩带和二叠纪普鲁-阿羌裂谷型火山岩带.确定苏巴什蛇绿混杂岩带的形成时代为石炭纪-中二叠世.查明阿尔金断裂延入西昆仑表现为转换断层的性质.认为其曼于特蛇绿混杂岩与库地蛇绿岩相当,代表震旦纪-早古生代原特提斯多岛洋内亲塔里木板块的小洋盆;苏巴什蛇绿混杂岩带归属于晚古生代古特提斯沟-弧-盆体系,为弧后陆缘小洋盆消减的产物,该盆地于中二叠世末褶皱,代表晚古生代弧-陆碰撞后的大陆增生;晚二叠世-三叠纪沉积及巴颜喀拉山群奠基于特提斯洋盆之上,在接受大量陆缘碎屑沉积的同时向北侧的古生代增生造山带之下俯冲,形成了昆仑山最南侧、规模最大的晚三叠世-侏罗纪二长花岗岩带,并最终实现洋-陆转化.  相似文献   
966.
吉林延边缝合带的性质与东北亚构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近年的新进展,讨论了延边缝合带的性质,认为它是晚侏罗世兴凯地块与龙岗-冠帽地块联合的增生缝合带,属于东北亚中生代环太平洋构造带的一部分.中国东北与整个东北亚一样,中生代构造主要形成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其内带是大陆(包括大陆边缘)碎块的增生,外带主要是具有特提斯洋特征的洋壳和岛弧碎块的增生.  相似文献   
967.
张虎  范柱国  曾文涛 《云南地质》2005,24(4):421-426
澜沧江断裂以东的景洪变质岩带中的绿片岩分布较为广泛,其原岩为基性火山岩。主量元素表现为低碱、低钛、低FeO*/MgO、富纳、稀土配分曲线呈平坦型。微量元素比值蛛网图上,不相容元素亦具平坦型特点。显示作为绿片岩原岩的基性火山岩属大洋拉斑玄武岩。经构造环境判别,进一步证实为N型洋中脊玄武岩,其形成与原特提斯澜沧江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68.
在许多语气表明,在地球的更深化部位存在着来自地幔的巨厚甲烷储层。这种成因类型的甲烷在C,O,H同位素上与有机质正常裂解所形成的甲烷气明显不同。Kelley认为该类CH4的形成至少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涉及到岩浆挥发分,形成的温度较高,CHR被捕获在包体中,并在其中继续发生CO2转化为CH4的反应,使CH4聚集较轻的碳同位素,即残留的CO2比原始地幔气更重;第二阶段发生于400℃左右,由于冷却作用,在  相似文献   
969.
应用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镜对Muenzhigraptus一属的一些构造进行研究发现,在其原始管和线管壁上的发育有纵脊,线管纵脊是原胎管纵脊向线管的延伸,纵脊的形成晚于原胎管壁及线管壁的形成,Muenzhigraptus的副胞管呈简单管状,随着正胞管在笔石体始部呈末端孤立至笔石体末部变为直管状无孤立部分,相应地,副胞管在笔石体始部至末部绕过正胞管背级弯曲生长逐渐转为直管状。  相似文献   
970.
在灵山地区北西向的六吉-蕉根坪断裂带上,存在着明显的窗棂脊构造地貌。叙述了该构造地貌的特征、形成时间及年变速率,并据此指出,该断裂具有较高的活动性,其地震危险值得注意。该构造地貌的发现为华南地区现今构造应力场和古地震的研究提供了新的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